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欺弊
欺诈蒙骗。 宋 欧阳修 《河北奉使奏草·乞一面除放欠负》:“牵驾纲船,般运物色,内有少欠,元无欺弊。”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莫非有些欺弊,瞒着老夫么?”
分類:欺诈蒙骗
《漢語大詞典》:诈力(詐力)
欺诈与暴力。《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晋书·宣帝纪:“ 刘备 以诈力虏 刘璋 , 蜀 人未附而远争 江陵 ,此机不可失也。”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至 秦 有天下, 始皇帝 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餘,而 禹 、 汤 、 文 、 武 之不知出此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及其衰也,仁义去而诈力独存。”
分類:欺诈暴力
《漢語大詞典》:诱致(誘致)
引诱使之来;用欺诈手法招致。汉书·武帝纪:“将三十万众屯 马邑 谷中,诱致单于,欲袭击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季兴:“今 岐 人已惫,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虑者,闭壁以老我师,此可以诱致之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鄂文端公 以闻,得旨:‘宜听其自然,不必有意设法诱致。’”
《國語辭典》:逆诈(逆詐)  拼音:nì zhà
事情尚未分明就怀疑别人会欺骗自己。《论语。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國語辭典》:诈欺(詐欺)  拼音:zhà qī
欺骗。如:「你难道不知道,乱开空头支票是一种诈欺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渐行(漸行)
(1).诈行,以欺诈行事。韩非子·诡使:“下渐行如此,入则乱民,出则不便也。”
(2).谓泡在(泥水)中行走。《宣和遗事》后集:“时帝后自春及夏,渐行泥水间,衣服垢腻,又生蟣虱,以致循行苦楚不胜言。”
《國語辭典》:奸巧  拼音:jiān qiǎo
奸猾诡诈。《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黄皓奸巧专权,乃灵帝时十常侍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今且再说一个容貌厮像弄出好些奸巧希奇的一场官司来。」
《國語辭典》:欺负(欺負)  拼音:qī fù
1.欺骗、背叛。《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唐。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书:「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
2.欺凌侮辱。《西游记》第三一回:「你这泼猴,其实惫懒!怎么上门子欺负人家!」《红楼梦》第五五回:「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
《國語辭典》:饮羊(飲羊)  拼音:yìn yáng
羊贩用水将羊喂得极饱,增加其体重,以欺骗买者,称为「饮羊」。引申为商人投机取巧、诈欺牟利的行为。《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饮羊、登垄,计最工。」
《國語辭典》:行诈(行詐)  拼音:xíng zhà
做欺诈的事。《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欺谁?欺天乎?』」《文选。班固。答宾戏》:「觊蕲辩以激君,吕行诈以贾国。」
《漢語大詞典》:罔人
(1).欺骗他人。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实,若 管 、 商 、 苏 、 张 之属者,至不可名数。”
(2).欺诈之人。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认定孩提之童一片天良,不肯去作罔人。”
《漢語大詞典》:怀诈(懷詐)
心存欺诈。汉书·汲黯传:“ 黯 常毁儒,面触 弘 等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 宋 曾巩 《责御史制》:“论其情则怀诈,比其治则瘝官。”
分類:欺诈
《國語辭典》:中饱(中飽)  拼音:zhōng bǎo
官吏侵吞公款、压榨人民而获巨利。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君之国中饱。』……『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后泛指经手公款,以不正当的手段,从中牟利者。《明史。卷一七六。李贤传》:「卢中饱而不货,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漢語大詞典》:怀谖(懷諼)
心存欺诈。 明 文徵明 《先叔父中宪大夫行状》:“中官 刘瑯贵 横尤甚,怀諼侵官,无所不至。”
分類:欺诈
《漢語大詞典》:诈妄(詐妄)
欺诈诬妄。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 清 林则徐 《沥陈民间烟土枪具仍宜收缴片》:“此等藉词摇惑,以严为宽,实属诈妄之尤,亟宜痛加惩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