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欧阳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定三年(1210)任饶州知州。嘉定八年(1215)任靖州知州。嘉定九年(1216)3月放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9—? 【介绍】: 宋吉州人,初名巽,字迂父,改名后字公权,晚号巽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授雩都主簿,调赣州司户。江万里创白鹭洲书院,首聘其讲学;后应吴子良聘为岳麓书院副山长。又因万里荐,入为史馆检阅,授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郎兼崇政殿说书。有《巽斋文集》。
全宋诗
欧阳守道,字公权,初名巽,字迂父,吉州(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历雩都主簿、赣州司户。后讲学白鹭洲书院,为岳麓书院副山长。景定初,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迁校书郎兼景宪府教授。迁秘书郎,以言罢。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以荐添差通判建昌军,辞不就,迁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官终著作郎,卒年六十五(《巽斋文集》附录文天祥《祭巽斋先生文》)。有《巽斋文集》。《宋史》卷四一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八○○○
欧阳守道(一二○九——一二七三),字公权。初名巽,字迂父。晚号巽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孤贫力学,以德行为乡郡儒宗。淳祐元年举进士,授雩都主簿,丁母忧归。江万里作白鹭洲书院,首致守道为诸生讲说,吴子良又聘为岳麓书院副山长。江万里入为国子祭酒,荐为史馆检阅,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景宪府教授,迁秘书郎。以言罢。添差通判建昌军。迁著作佐郎、兼崇政殿说书、兼权都官郎官,迁著作郎。咸淳九年卒,年六十五。著有《易故》、《巽斋文集》等。见《巽斋先生传》(《巽斋文集》附录),文天祥《祭欧阳异斋先生》(《文山集》卷一六),《宋史》卷四一一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欧阳麟,曲江(今广东韶关)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三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欧阳庆甫,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度宗咸淳中隐州西白鲁井。事见清嘉庆《永州府志》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潭州宁乡人,字性之。宋恭帝德祐初举进士不第,隐居泉溪右岩。闻元阿里海牙拔潭州将屠城,杖策入军门,劝勿杀。海牙深纳之,辟为荆湖行枢密院掌书记,迁中书令史。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2—1308 【介绍】: 元浏阳人,字成叔。欧阳逢泰子。从醴陵田氏受《春秋三传》,试国学,以春秋中第。世祖至元中,侍父还浏阳,左丞崔斌召之,以亲老辞。后荐为文靖书院山长,迁道州路教授卒。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庐陵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公瑾字彦珍,庐陵人。
欧阳济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3—1357 【介绍】: 元浏阳人,字原功,号圭斋。幼从张贯之学,有文名。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平江州同知。历芜湖、武冈县尹,入为国子博士、监丞。顺帝至正间,以翰林直学士与修辽、金、元三史,任总裁官。三史成,升翰林学士承旨。历官四十余年,凡宗庙朝廷文册制诰,多出其手。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贵人墓隧之碑,得玄文辞以为荣。有《圭斋文集》。
元诗选
玄字原功,宋执政文忠公同族,迁于潭州之浏阳。生十岁,有黄冠者见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当以文章冠世。」延祐乙卯,以乡贡首荐登进士第。除同知平江州事,调芜湖、武冈二县尹。召为国子博士,迁翰林待制。天历初,授艺文少监,纂修《经世大典》。至正初,以学士告归。诏修宋、辽、金三史,起为总裁官,拜翰林学士承旨。屡乞休不允,竟以中原道梗,卒于大都寓舍,年八十五,时至正十七年也。赠大司徒、柱国、楚国公,谥曰文。初,虞文靖公为国子助教,其父井斋先生教授于潭,见原功文,大惊,手封一帙寄文靖曰:「他日当与汝并驾齐驱。」由是文靖荐之于朝,声誉赫赫然相埒,卒如井斋言。原功历官四十馀年,三任成均,而两为祭酒。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屡主文衡,两知贡举及读卷官。当四海混一,文物方盛,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告万方制诰,多出其手。金缯上尊之赐,殆无虚岁。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贵人墓隧之石,得其文辞以为荣。片言只字,流传人间,皆知宝重。宋景濂序《圭斋集》云:公之文自擢第以来,多至一百馀册。藏浏阳里第,尽燬于兵,此则在燕所录。自辛卯至丁酉,七年间所作耳。然则当元季之乱,名公钜卿之文,其厄于兵燹而不得传者,又可胜道哉!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原功,潭州浏阳人。延祐乙卯以乡贡首荐登进士第,累迁翰林待制,以学士告归,复起为宋、辽、金三史总裁官,拜承旨。卒赠大司徒柱国楚国公,谥曰文。有圭斋集。
维基
欧阳玄(1283年—1357年),字元功,号圭斋,因避清讳,其名又作欧阳元,其先家江西庐陵,为欧阳修之后,后迁居浏阳,故为浏阳人。生于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籍贯江西,后迁居湖南浏阳。其父欧阳龙生,入元后仕至道州路教授。欧阳玄自幼聪明,八岁能成诵,年十四下笔辄成章。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中式第三名进士。曾任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元统六年(1333年),任翰林院直学士,奉诏编修《泰定帝实录》、《明宗实录》、《文宗实录》和《宁宗实录》。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编有《辽史》、《金史》、《宋史》三史。又编有《太平经国》、《至正条格》、《经世大典》。至正十七年(1357年)病逝大都。赠大司徒、柱国,封楚国公,谥曰“文”。有《圭斋文集》15卷、《睽东记》传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正源。字竺远。姓欧阳。南康人也。生之夕。梵僧见梦于其母。具戒后。参虚谷陵公。公以龙潭灭纸炬语问之。师对以焦石可破层冰。公曰。破后奚为。应之曰。探索乃知。公诘曰。所知者何事。方思对其语。公遽举杖击之。师悚然默喻。由是智开识融。外内无碍。而人归之矣。出世。凡五主巨刹。皆方镇大臣。遣使者所邀致。位尊而不以为荣。德盛而守之以谦。居道场。增室庐之未备。主径山。掩乱兵之遗骼。在灵隐。楼阁皆为煨烬。惟师所居独存。类有神以相之者。以元至正二十一年六月。示寂。寿七十又三。塔全身于径山。弟子分瘗爪发于道场。舍利丛然乎其间。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正源,字竺远,姓欧阳氏。世居南康,盖欧阳文忠之苗裔也。生之夕,母感梵僧入梦,知非凡俗。稍长即归禅院,鱼钟清彻,心性俱驯。年二十七,始受具戒。大辩与虚谷陵以道德名冠东南,源往参之,皆得其法而去。初见陵时,以龙潭灭纸炬语问之,源应之曰:“焦石可破层冰。”曰:“破后奚为?”复应之曰:“探索乃知。”陵诘曰:“所知者何事?”方思属对,陵遽举杖击之,悚然默喻。由是智开识融,外内无碍,雄谈慧辩,动静皆空。叩之者无穷,归之者有容,近者化而信,远者慕而宗。又能饰之以文,持之以勤,位尊而不以为荣,德盛而守之以谦。所居道场,培修增饰,佛殿僧寮,悉臻完备。主径山时,乱兵所至,遗骼暴露,衋焉闵之,尽为焚瘗。其在灵隐,屡经兵燹,楼阁煨烬,唯居室独存,若有神相,其建功动物,可见如此。元帝闻其贤,锡以“佛慧慈照普应禅师”之号。五主名蓝,皆方镇大臣遣使邀致,盖法之孚于人者深也。元至正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预告期至,书偈而化。寿七十有二,得法弟子广化、圆伊等,分爪发于道场,舍利丛生,灵异显著。越明年,奉遗骨藏径山,而徵宋文宪濂为之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