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荣忭(榮忭)
亦作“ 荣抃 ”。 荣幸欢欣。旧时公文套语。 唐 李德裕 《进上尊号玉册文状》:“祇荷明恩,倍怀兢惕。谨以撰讫,谨连进上,不任荣忭,惶越之至。” 唐 韩愈 《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承命震悚,再欣再跃,无任荣抃之至。”
《漢語大詞典》:舞悦
欢欣雀跃。 唐 柳宗元 《乞巧文》:“观者舞悦,夸谈雷走。”
分類:欢欣雀跃
《国语辞典》:忭欢(忭欢)  拼音:biàn huān
喜悦欢欣。如:「三五好友久别重逢,把酒忭欢。」
分类:喜悦欢欣
《漢語大詞典》:雀忭
欢欣雀跃。《花月痕》第五十回:“高宴三日,自大将军以至走卒,无不雀忭。”
分類:欢欣雀跃
《漢語大詞典》:忭忻
欢欣貌。 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未进瞻休采,愚衷实忭忻。”
分類:欢欣
《漢語大詞典》:欢释(歡釋)
欢欣开怀。《文选·嵇康〈琴赋〉》:“其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 李周翰 注:“释,纵也。”
分類:欢欣开怀
《國語辭典》:以手加额(以手加額)  拼音:yǐ shǒu jiā é
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感激。《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水浒传》第四二回:「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又救了我的性命。』」
《漢語大詞典》:钟鼓之色(鐘鼓之色)
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鐘鼓之色也。”吕氏春秋·重言:“显然喜乐者,鐘鼓之色也。”亦作“ 鐘皷之色 ”。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欢欣众悦,鐘皷之色。”
《漢語大詞典》:涂歌里抃(塗歌里抃)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 南朝 梁 沈约 《贺齐明帝登祚启》:“涂歌里抃,载怀鳧藻。”
《漢語大詞典》:忻蹈
欢欣舞蹈。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近则金石之声,鸟兽忻蹈;远则干羽之舞,蛮夷骏奔。”
分類:欢欣舞蹈
《国语辞典》:排愁破涕  拼音:pái chóu pò tì
排解忧愁,不再流泪。形容由忧愁变为喜悦、欢欣。如:「和朋友相聚真是排愁破涕的良方。」《周书。卷四一。列传。王褒》:「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国语辞典》: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拼音:hā lì lù yà
1.基督徒赞美上帝的颂词,意指「荣耀归于上帝」。也是表示颂赞、欢欣的感叹词。为英语hallelujah的音译。
2.乐曲名。是神剧弥赛亚中最负盛名的乐曲之一。为德国作曲家韩德尔于西元一七四一年所作,歌词取自《新约圣经》的经句。每年圣诞节在世界各地演唱,以庆祝基督的降生,歌颂基督的救世精神。
《国语辞典》:抚掌大笑(抚掌大笑)  拼音:fǔ zhǎng dà xiào
拍掌大笑。形容非常欢欣或得意。《三国演义》第四回:「于是众官皆哭,坐中一人抚掌大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齐公在傍听解罢,抚掌大笑。」
《國語辭典》:驩附  拼音:huān fù
喜悦归附。《新唐书。卷一五九。吴凑传》:「凑持节至汴、滑,委悉慰说,裁所欲为奏,各尽其情,亦度朝廷可行者,故军中驩附。」
《漢語大詞典》:神怿气愉(神懌氣愉)
形容欢欣愉快。 清 薛福成 《重建苏州南禅寺钟楼记》:“移故 海宁寺 鐘置楼上以属 沧浪亭 ,浮屠时其撞击,鏗鍧朝夕,由是 苏 之士民神懌气愉,而瞻听益严以悚。”
分類:欢欣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