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反轴心国(反轴心国)  拼音:fǎn zhóu xīn gu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英、美、苏及其同盟诸国,以对抗轴心国而称。
《国语辞典》:卡港会议(卡港会议)  拼音:kǎ gǎng huì yì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邱吉尔于西元一九四三年一月在北非的港市卡萨布兰加举行会议,议定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
《国语辞典》:史迪威事件  拼音:shǐ dí wēi shì jiàn
民国三十一年(西元194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推荐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来华后,以美军代表自居,并受亲共顾问的影响,批评国民政府,干涉中国内政,使中美关系陷入低潮。民国三十三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他调回,改派魏德迈(Albert C. Wedemeyer)继任。史称「史迪威事件」。
《国语辞典》:神风特攻队(神风特攻队)  拼音:shén fēng tè gōng duì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使用的人机、人舰共亡的自杀式战术。常以飞机,甚至军舰做自杀性突击行动,予美军极大的威胁。后引申指所有自杀式的攻击行动。
《国语辞典》: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  拼音:lián hé guó xiàn zhāng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中、美、英、苏、法等国于西元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六日在美国旧金山市签定,同年十月二十四日生效,共计十九章,一百一十条。内容揭橥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与组织机构设置,并规定联合国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会员国的入会、会籍、大会及安理会的职权及议程,亦包含国际法庭规约等规章,为联合国运作的根据。
《国语辞典》:纽伦堡大审(纽伦堡大审)  拼音:niǔ lún bǎo dà shě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俄四国于西元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开始,在德国纽伦堡,对纳粹首要战犯与组织进行审判与执行工作。相关工作历时近一年,二十四名被告中,有十二人被判处死刑。
《国语辞典》:曼哈坦计画(曼哈坦计画)  拼音:màn hā tǎn jì hu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研发制造原子弹的计画。西元一九四二年六月美国陆军部开始实施制造超级炸弹的计画,于一九四二年十月二日成功地研发出自持链式核反应,制成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又制造两颗原子弹,用于攻击广岛及长崎两地。日本随后宣布投降。
《国语辞典》:大东亚战争(大东亚战争)  拼音:dà dōng yà zhàn zhēng
是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远东和太平洋战场的战争总称,其目的是为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对远东和太平洋发动的战争,因以东亚为中心,故称为「大东亚战争」。
《国语辞典》: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  拼音:chāo xiàn shí zhǔ yì
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盛行的文学、艺术运动。主要启发于早期达达主义运动。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实践非常强调方法论与体验的探索,并强调艺术作品是促进人的心理研究和发掘的手段。超现实主义以诗和绘画为主,反对理性主义、自然主义,以梦、潜意识、不合理的精神状态为内容,呈现具体且大胆的创作。其受佛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很大。
《国语辞典》:自由世界  拼音:zì yóu shì jiè
1.今日民主国家称共产国家以外的地区为「自由世界」。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般人士称实行极权主义的德国、日本、义大利三个轴心国家以外的地区为「自由世界」。
《国语辞典》:国际儿童村(国际儿童村)  拼音:guó jì ér tóng cūn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奥地利汉门。曼诺博士(Dr.Hermgnn G.Meiner)创立的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独立组织。专门收养孤苦无依或因战乱而和亲人失散的儿童。以SOS为标志,其意为「拯救孩子们的灵魂」。本组织遍布世界各国,目前已有130馀国设有此机构。台湾国际儿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 of Taiwan)成立于西元1970年,西元1972年登记为财团法人。
《国语辞典》: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拼音:cháo xiān mín zhǔ zhǔ yì rén mín gòng hé guó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国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韩共在朝鲜半岛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北所建立的国家,即一般所谓的北韩。富于矿产及水利,工业发达,首都为平壤。
《国语辞典》:和平纪念公园(和平纪念公园)  拼音:hé píng jì niàn gōng yuá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为表示永远追求和平,不蹈错误的决心,宣布广岛为和平纪念都市,并于原爆中心点修建公园,称为「和平纪念公园」。
《国语辞典》:现代主义(现代主义)  拼音:xiàn dài zhǔ yì
一种二十世纪的艺术潮流。起因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的物质主义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撞击,使得人类内心产生精神上的空洞、虚无。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强调个人的孤立性、经验的破碎性。在语言技巧上,现代主义有别于过去者,在于不断创新语言,不避土语方言,融入严肃的作品中。同时,由于佛洛依德学说的兴起,现代主义强调意识流及象徵作用。
《国语辞典》:攻击机(攻击机)  拼音:gōng jí jī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使用的军用飞机。主要任务为对战场上的敌面部队,实施低空扫射以支援乙方地面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