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橘林
(1).古 蜀 名园。 汉 扬雄 《蜀都赋》:“西有 盐泉 、 铁冶 、 橘林 、 铜陵 。”《宋书·谢灵运传》:“至若 凤 丛 二臺, 云梦 、 青丘 、 漳渠 、 淇园 、 橘林 、 长洲 ,虽千乘之珍苑,孰嘉遁之所游。”原注:“ 橘林 , 蜀 之园林。”
(2).橘树林。 唐 韩翃 《送元詵还江东》诗:“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
《漢語大詞典》:橘树
树名。果实为橘子。例如: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李朝威《柳毅传》
《骈字类编》:橘花
唐 徐彦伯 拟古三首 其二 橘花覆北沼,桂树交西荣。
唐 宋之问 过蛮洞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唐 韩翃 赠别成明府赴剑南 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
唐 刘禹锡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 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䌽旗。
唐 张籍 宿江店 野店临西浦,门前有橘花。
元 倪瓒 山园 春水凫鹥野外堂,山园细路橘花香。
《骈字类编》:橘熟
元 范梈 斋居即事用敖徵君韵二首 其一 犹记去年霜橘熟,分甘曾得寄来书。
元 倪瓒 杭人有传余死者贞居闻之怆然因赋此以寄 果园橘熟谁分饷,茅屋诗成懒寄将。
元 谢应芳 洞庭胡敬之以余父执之交岁馈新橘凡十有馀年感无以报是用作歌 今年霜落洞庭早,橘熟先于葑田稻。
《漢語大詞典》:霜橘
即橘子。因其经霜后成熟,故称。 唐 孟浩然 《疾馀过龙泉寺精舍》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唐 李群玉 《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俊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 宋 汤思退 《菩萨蛮·游水月寺》词:“霜橘半垂黄,征衣尽日香。”
《國語辭典》:金橘  拼音:jīn jú
植物名。芸香科金柑属,常绿灌木。叶革质,互生,长椭圆形,两端均钝,长三至八公分,表面暗绿色,里面苍白色,油腺密布,叶翼狭长或不明显。花形小,白色,一至三朵簇生,花瓣五片。柑果也称「金橘」,球形,熟时金黄色,果皮厚而柔韧,不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生食,或加工制成果饼、蜜饯。原产华南、华东至海南岛,台湾引进栽培。也称为「金柑」。
《漢語大詞典》:朱橘
橘子。橘成熟后常呈红色,故称。 晋 傅玄 《橘赋》:“诗人覩王雎而咏后妃之德, 屈平 见朱橘而申直臣之志。” 晋 张协 《都蔗赋》:“清滋津於紫梨,流液丰於朱橘。”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三色黄甘,千户朱橘,桃荫井而成蹊,萍浮江而泛实。”
《骈字类编》:橙橘
唐 王昌龄 送李擢游江东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唐 孟郊 送淡公 其九 橙橘金盖槛,竹蕉绿凝禅。
《漢語大詞典》:绿橘
橘的一种。皮色青绿,比一般柑橘小,早熟。 宋 韩彦直 橘录卷中:“緑橘比他柑微小,色紺碧可爱。不待霜,食之味已珍。留之枝间,色不尽变。隆冬採之,生意如新。 横阳 人家时有之,不常见也。” 宋 梅尧臣 《赠裴直讲水梨二颗答吴甘三颗走笔呈之》诗:“緑橘似甘来太学,大梨如水出 咸阳 。”
《國語辭典》:橘子  拼音:jú zi
橘树结的果实。
《骈字类编》:橘香
唐 谭用之 江边秋夕 曲内橘香江客笛,字中岚气岳僧书。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 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
宋 苏轼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其二 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骈字类编》:丹橘
左思吴都赋其果则丹橘馀甘荔枝之林晒张九龄感遇诗见绿林下 杜甫诗乌麻蒸续 丹橘露应尝梅薛能诗叠果盘餐丹橘地落花床席早 风 文同新霜诗见紫榴下
《漢語大詞典》:千头橘(千頭橘)
千棵柑橘树。 明 李东阳 《次李白洲留别韵》之一:“家贫尚有千头橘,身健何须九节蒲。”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之十九:“夸张有绢千头橘,防备无衣百本桑。”参见“ 千头木奴 ”。
分類:柑橘橘树
《漢語大詞典》:千头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树。 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苏轼 《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
《國語辭典》:橘颂(橘頌)  拼音:jú sòng
《楚辞》九章的篇名。战国楚屈原所作。作者称颂橘树,以橘来自比,言己之志节坚贞,眷恋故国。
《骈字类编》:橘叟
元怪录见橘园下爱汤原登瀛洲赋方涵泳乎古今天人之学而无 乎橘叟麒麟之脯 王庭扬登瀛洲赋见梅仙下奕王世贞元岳太和山赋磐陀之石橘叟所 削脯角飞盘拿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