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哭田横
 
田横客悲
 
田横感歌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田横


《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
「(横)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为都尉,发卒二千人,以王者礼葬田横。」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晋·崔豹《古今注》:「薤露、蒿里,送哀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而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灭。至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逝者歌之,俗呼为挽歌。」

例句

纵使将军能伏剑,何人岛上哭田横。 李涉 哭田布

李陵初诗,田横感歌。 李瀚 蒙求

六合茫茫皆汉土,此身无处哭田横。 李玖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之白衣叟述甘棠馆西楹诗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横客。 杜甫 八哀诗(并序)赠司空王公思礼

典故
齐横降

相关人物
田横
 
郦生(郦食其)


《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附《田横传》
横定齐三年,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横以为然,解其历下军。

例句

势侔高阳翁,坐约齐横降。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

典故
彭泽横琴
 
意在无弦
 
没弦琴
 
渊明琴中趣
 
无弦
   
琴中得趣,弦上何劳声
 
琴无弦
 
空抚余徽
   
陶琴不要弦
 
陶琴无弦
 
陶翁琴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四十九〈史传部一〉
陶潜,字渊明。……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简释

无弦琴:喻自寻乐趣,或喻意趣高雅,或表示弦外情味。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例句

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 司空图 书怀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李白 戏赠郑溧阳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王昌龄 赵十四兄见访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

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

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冲淡偶作次韵二首

典故
纵横王霸
 
相关人物
苏秦
 
张仪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224~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279~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仪因言秦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惠王乃以张仪为相,更名少梁曰夏阳。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居一岁,为秦将,取陕。筑上郡塞。……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彊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典故
田横海岛
 
田横号齐

相关人物
田横


《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附《田横传》
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彭越为梁王。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馀人入海,居中。高帝闻之,以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有乱,乃使使赦横罪而召之。

例句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一

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 韦庄 赠云阳裴明府

典故
五百人
 
田横五百士

相关人物
田横


《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附《田横传》
「后岁馀,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馀人入海,居岛中。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臣亨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使还报,高皇帝乃诏卫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閒,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乃大惊,大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馀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

例句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李白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三千客里宁无义,五百人中必有恩。 许浑 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

典故
无赖是横波


《片玉集集注》卷九
隋·杨广《嘲罗罗诗》:「个人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峨。幸好留侬伴侬睡,不留侬睡意如何。」
典故
雪拥蓝关
 
云横秦岭


《酉阳杂俎》卷十九〈广动植四〉
韩愈侍郎有疏从子侄自江淮来,年甚少,韩令学院中伴子弟,子弟悉为凌辱。韩知之,遂为街西假僧院令读书。经旬,寺主纲复诉其狂率,韩遽令归,且责曰:「市肆贱类营衣食,尚有一事长处。汝所为如此,竟作何物?」侄拜谢,徐曰:「某有一艺,恨叔不知。」因指阶前牡丹曰:「叔要此花青、紫、黄、赤,唯命也。」韩大奇之,遂给所须,试之。乃竖箔曲,尽遮牡丹丛,不令人窥。掘棵四面,深及其根,宽容人座。唯赍紫?轻粉朱红。旦暮治其根。凡七日,乃填坑,白其叔曰:「恨较迟一月。」时冬初也,牡丹本紫,乃花发,色白红历绿,每朵有一联诗,字色紫分明,乃是韩出宫时诗。一韵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十四字。韩大惊异。侄且辞归江淮,竟不愿仕。
《青琐高议》前集卷九〈韩湘子〉
公曰:「子安能夺造化开花乎?」湘曰:「此事甚易。」公适开宴,湘预末坐,取土聚于盆,用笼覆之。巡酌间,湘曰:「花已开矣。」举笼见岩花二朵,类世之牡丹,差大而艳矣,叶杆翠软。合座惊异。公细视之,花朵上有小金字分明可辨其诗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公也莫晓其意。饮罢,公曰:「此乃幻化之一术耳,非真也。」湘曰:「事久乃验。」不久,湘告去,不可留。公以言佛骨事,贬潮州。一日途中,公方悽倦,俄有一人冒雪而来。既见,乃湘也。公喜曰:「汝何久舍吾乎?」因泣下。湘曰:「公忆向日花上之句子乎?乃今日之验也。」公思少顷曰:「亦记忆。」因询问地名,即蓝关也。公叹曰:「今知汝异人,乃为汝足成此诗。」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朝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乃与湘同宿传舍,通夕谈论。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韩退之〉
《艺苑雌黄》云:「退之有《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余按《酉阳杂俎》言:『韩愈侍郎有疏从子侄,自江淮来,年少狂率,韩贵之。拜谢曰:某有一艺,恨叔不知。因指阶前牡丹曰:叔要此花青黄紫赤,惟命也。韩大奇之,遂给所须试之,乃竖箔掘窠,赍紫粉朱红,且暮治其根,凡七日,填坑,白叔曰:恨校迟一月。时冬初也,牡丹本紫,及花发,色白红历绿,每朵有一联诗,字色分明,乃韩出关时诗,一韵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大惊异。后辞归江淮,竟不愿仕。』段成式所载如此。及观刘斧《青琐》,亦记此事,云:『湘落魄不羁,公勉之令学,尝作诗献公,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之句。公戏之曰:汝能夺造化之工以开花乎?湘遂聚土覆盆,良久,曰:花已发矣。举盆,乃碧花数朵。细视之,花时间有金字,乃诗一联。公未晓诗意。湘曰:事久方验。公后以言佛骨贬潮阳,一日涂中遇雪,俄有一人冒雪而来,乃湘也。曰:公忆向花上之句乎?询地名,即监关也。公嗟叹久之,命笔续成全篇。』二说不同,如《杂俎》之言,则花上一联,乃韩公旧句;如《青琐》之言,则花上一联,本非韩公语,韩特续成之耳。《杂俎》言指阶前牡丹,治其根;《青琐》言聚土覆盆种花,二说不知何者为是。窃意段成武当时盖有所受之,刘斧特互窜其说而已。东坡尝有《冬日牡丹诗》:『使君要见蓝关咏,须倩韩郎为染根。』正用《酉阳杂俎》故事。又按:《续仙传》:『殷七七,字文祥,尝醉歌云:琴弹碧玉轸,炉炼白丹砂。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则此诗亦非韩湘作。」
典故
眼横秋水


《昭明文选》卷十七〈赋壬·音乐上·舞赋〉~797~
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

例句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李贺 唐儿歌

典故
一枝竹外横斜好
 
竹外一枝斜
 
竹外横斜


《苏轼诗集》卷二十二〈和秦太虚梅花〉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不知风雨捲春归,收拾馀香还畀昊。
典故
相关人物
张仪
 
苏秦


汉·扬雄《法言》卷十一《渊骞》
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汉书》卷六十四上《主父偃传》
「学长短从横术。」东汉·服虔注:「苏秦法百家书说也。」

例句

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 刘长卿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

纵横济时意,跌宕过人迹。 刘长卿 送元八游汝南

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岑参 题虢州西楼

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 张昌宗 少年行

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我逢纵横者,是我牙与翼。 李华 杂诗六首

纵横愁系越,坎壈倦游秦。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高适 效古赠崔二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高适 东平留赠狄司马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魏征 述怀

《國語辭典》:纵横(縱橫)  拼音:zōng héng
1.南北和东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驿,各有所趣。」《三国演义》第六○回:「回还二百八程,纵横三万馀里。」
2.合纵与连横。比喻外交手段。汉。陆贾《新语。辨惑》:「因其刚柔之势,为作纵横之术。」唐。魏徵〈述怀〉诗:「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也作「从衡」。
3.放肆、恣肆。《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诸将擅命于畿内,贵戚纵横于都内。」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4.水流盘纡,波浪起伏的样子。宋。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5.杂错众多。《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铒纵横,网罟接绪。」宋。苏轼〈凤翔八观诗。石鼓歌〉:「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6.数学上几何学称直线为「纵」,平线为「横」。
《漢語大詞典》:纵衡(縱衡)
见“ 纵横 ”。
《國語辭典》:横流(橫流)  拼音:hèng liú
1.水四处漫溢的样子。《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三国演义》第二三回:「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2.形容涕泪纵横交流。《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于是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
3.比喻灾祸、动乱。唐。王维〈谢除太子中允表〉:「复宗社于坠地,救涂炭于横流。」
《漢語大詞典》:横斜
(1).或横或斜。多以状梅竹之类花木枝条及其影子。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疎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元 马谦斋《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夏》曲:“竹影横斜,荷香飘荡。一襟满意凉。”《广陵潮》第三四回:“墙砖剥落,窗柱横斜,燕子粪地上都堆白了。”
(2).代指横斜之物。 宋 范成大 《伏闻知府秘书欲取小杜桐庐诗语以见花名堂计梅开堂成归舟已下南浦》诗:“説与横斜应早计,不须更待雪花催。”此指梅花。
《國語辭典》:横塘(橫塘)  拼音:héng táng
1.三国吴时所兴建的古堤,在今南京市西南,秦淮河南岸。
2.泛指水塘、池塘。唐。温庭筠 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國語辭典》:无弦琴(無弦琴)  拼音:wú xián qín
没有琴弦的琴。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指闲适自得其乐或意趣高雅脱俗。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诗二首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漢語大詞典》:无声琴(無聲琴)
即无弦琴。语本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 唐 杜甫 《过津口》诗:“瓮餘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漢語大詞典》:陶令琴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陶琴
见“ 陶令琴 ”。
《漢語大詞典》:陶令琴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
分類:典实
《漢語大詞典》:靖节琴(靖節琴)
指无弦琴。典出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不解音声,而畜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輒抚弄以寄其意。” 宋 曾巩 《静化堂》诗:“客来但饮 平阳 酒,衙退常携 靖节 琴。”
《漢語大詞典》:苏张(蘇張)
(1). 战国 时纵横家 苏秦 、 张仪 的并称。 汉 班固 《奕旨》:“割地取偿, 苏 张 之资。”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之三:“败他存此亦何功, 苏 张 终作多言鬼。” 梁启超 《瓜分危言》第二章第二节:“於此而犹谓 山东 为吾所有,虽有 苏 张 之舌,不能辩也。”
(2). 唐 名士 苏颋 与 张说 的并称。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李 杜 诗篇敌, 苏 张 笔力匀。”新唐书·苏颋传:“自 景龙 后,与 张説 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 燕 许 大手笔’。”按, 苏颋 袭封 许国公 , 张说 封 燕国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