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白槌
【佛学大辞典】
(仪式)又曰白椎。凡鸣槌而白事者,皆是白槌也,然禅林独于开堂称为白槌,乃鸣槌一下,息静群喧,方白于众,谓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称之曰白槌,其次长老之对说终。白椎之人,更槌一下,白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是曰结槌。祖庭事苑八曰:「白槌,世尊律仪,欲辨佛事,必先秉白,为穆众之法也。今宗门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当其任。长老才据座已,而秉白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长老观机法会酬唱既终。复秉白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盖先德之真规皆不失佛意。且见丛林多举世尊升座文殊白槌。」
老檑槌
【佛学大辞典】
(杂语)檑又作礌,杵类也。以比老秃。群谈采馀四曰:「于谦幼时,僧人兰古春过学堂。见于梳三角髻。戏曰:三角如鼓架。于对曰:一秃似檑槌。」桃隐颂偈赵州卧雪颂曰:「苦哉古佛老雷椎。」
拈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拈起槌也。
遍槌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之目。食粥之时打槌遍集大众也。
槌砧
【佛学大辞典】
(物名)承槌打之木,谓之槌砧。拈打之小木谓之槌。槌为本器。为槌而有砧。敕修清规维那曰:「左手按砧,(中略)右手鸣椎,高不过五寸,声绝方下椎,急缓合度。」
槌墩
【佛学大辞典】
(物名)槌砧之异名。正字通曰:「墩音敦,平地有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