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槃 → 槃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朱利槃特诵一偈
【佛学大辞典】
(故事)(参见:半托迦)
周利槃特迦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周利槃特)
周利槃特
【佛学大辞典】
(人名)S/uddhipanthaka又Ks!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半托迦,翻曰小路。兄弟二人,父母旅行至中路生长子,称曰槃特。后又于路上生一子,名曰周利槃特。槃特者,路之义。周利槃特者,小路之义。兄聪明,弟愚钝。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周利槃特,亦云周利槃陀迦。周利云小,槃陀迦,此云路也。」慈恩阿弥陀经疏上曰:「周梨槃陀迦者,不思议经翻为继道。(中略)以兄弟相继于路边生。兄名路边,弟名继道。即周梨槃陀伽。」有部毗奈耶三十一曰:「朱荼半托迦,朱荼是小,半托迦是路。旧云周利槃特迦者,讹也。」增一阿含经三曰:「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利般兔是。」
承露盘
【佛学大辞典】
(物名)塔上重重之相轮也。寂照谷响集一曰:「重重相轮名承露槃,故传中(高僧传)云:承露金盘一十一重,铁锁角张盘,及锁上皆有金铎。承露盘,或略云露盘。」
南本涅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初北凉昙无谶,译大乘之大般涅槃经有四十卷,后南朝刘宋沙门慧观,与谢灵运等再治为三十六卷,所谓南本涅槃经也,部文精练,天台章安尊者依此本作疏,但流通于世者甚少,旧本则久行于世也。
香盘
【佛学大辞典】
(物名)香篆之盘。见象器笺十九。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记迦叶赴佛涅槃处。悲哀说偈。
后分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般涅槃经后分之异名。
后教涅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涅槃经为佛一代中最后之教法,故冠以后教二字。
祇哆槃那
【佛学大辞典】
(地名)Jetavana,旧称祇哆槃那。新称逝多饭那,誓多饭那。译作胜林。祇洹精舍所在之处。(参见:祇树)。翻梵语九曰:「祇洹林,应云祇哆槃那,亦云祇哆槃林。译曰:祇多者胜,槃那者林。华严经三十一卷。」
祇哆槃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誓多林之意,(参见:祇树)
乌波提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言有苦涅槃。谓外道小乘之涅槃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波,此翻为有,提云苦也。谓二乘所得无馀涅槃,未离变易,行苦随故。有馀涅槃,及诸外道所计涅槃,并未离三苦故。」Upa%dhi-nirva%na。
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昵缚喃Parinirva%n!a。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单译灭为正翻。他皆为义翻。肇师之涅槃无明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槃玄义上曰:「既可得翻,且举十家: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槃圣,翻为灭。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三白马爱,翻为秘藏。四长干影,翻为安乐。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六大宗昌,翻为解脱。七梁武,翻为不生。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涅槃经四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圆觉经曰:「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俱舍论二十四曰:「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證圆寂初加行故。」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喃。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槃,音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华严大疏五十二曰:「译名涅槃,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无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馀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俗语佛源】
涅槃,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槃」是佛家修證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槃」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槃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槃。」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槃、圆寂。在文学中运用如郭沫若赋有长诗《凤凰涅槃》,借用佛语「涅槃」,谓凤凰经过烈火的锻炼而获得新生。又如徐迟《火中的凤凰》谓:「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李明权)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来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涅槃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之具名。涅槃玄义上曰:「毗婆沙云涅槃那,今经无那字,盖译人存略耳。」大乘义章十八曰:「涅槃,此名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华严疏钞五十二曰:「那,入义。」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涅槃。(参见:涅槃)
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昵缚喃Parinirva%n!a。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单译灭为正翻。他皆为义翻。肇师之涅槃无明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槃玄义上曰:「既可得翻,且举十家: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槃圣,翻为灭。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三白马爱,翻为秘藏。四长干影,翻为安乐。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六大宗昌,翻为解脱。七梁武,翻为不生。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涅槃经四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圆觉经曰:「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俱舍论二十四曰:「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證圆寂初加行故。」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喃。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槃,音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华严大疏五十二曰:「译名涅槃,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无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馀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俗语佛源】
涅槃,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槃」是佛家修證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槃」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槃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槃。」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槃、圆寂。在文学中运用如郭沫若赋有长诗《凤凰涅槃》,借用佛语「涅槃」,谓凤凰经过烈火的锻炼而获得新生。又如徐迟《火中的凤凰》谓:「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李明权)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来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二种涅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有馀涅槃,二无馀涅槃。新译曰有馀依,无馀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于惑业而曰馀。有馀涅槃者,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馀有漏依身之苦果也。无馀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馀也。此二种之涅槃,同为一体。三乘之行人,于初成道时,虽證得之,而无馀涅槃之现,则在于命终之时。智度论三十一曰:「涅槃是第一法无上法。是有二种:一有馀涅槃,二无馀涅槃。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馀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馀涅槃。」此二种就大小乘分别之,有三门:一、单就小乘分别。断生死之因,犹馀生死之苦果,谓之有馀涅槃。断生死之因,同时使其当果毕竟不生,谓之无馀涅槃。现无馀涅槃之相,在命终之时。盖无馀涅槃者,灰身灭智,一有情都灭也。二、单就大乘分别。变易生死之因尽,为有馀,变易生死之果尽,为无馀。三、大小相对而分别。小乘之涅槃为有馀,以犹有变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槃为无馀,以更无馀之生死故也。此一义出于胜鬘经。见胜鬘经宝窟下本。又身智永灭,大小乘各异其说。小乘之空义,谓三乘之圣人,入于无馀涅槃,则身智永亡而无一物。法界中灭一有情也。大乘中有相性二宗。相宗之唯识宗谓定性二乘之无馀涅槃,为毕竟都灭。不定性之二乘及佛之无馀涅槃,非为实灭。二乘之人,离分段生死,谓为无馀涅槃,佛息应身之化,归于真身之本,谓为无馀涅槃。性宗三论华严天台之诸家,谓无有定性之二乘,毕竟成佛也。故法界无有实灭之无馀涅槃者,但息妄归真,缉化还本,而入于无馀涅槃耳。大乘义章十八曰:「入义有三义:一就实论,入息妄归真,从因趣果。二、真应相对,息化归真,故名为入。三者唯就应,现舍有为过,趣入无为,故名入。」
【佛学常见辞汇】
有馀涅槃和无馀涅槃。如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其身体还在,名有馀涅槃,或有馀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犹馀有漏的依身;待其依身亦亡了,才名无馀涅槃,或无馀依涅槃。
【佛学次第统编】
就生死总说涅槃,就涅槃亦说有其差别,故依涅槃有有馀、无馀二种。新译作有馀依、无馀依。依、有漏之依身也,对惑业曰馀,此二属小乘涅槃。
一、有馀涅槃者,生死之因惑业尽,犹馀有漏依身之苦果也。
二、无馀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而无所馀也。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三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三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常无常异,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性是常,大乘之涅槃亦是常。常义相顺,故得相成。」(馀三义略)。又就常乐我净四德,分别大小,则大乘之涅槃,具有四德,小乘之涅槃,四义不定。据小说小。则小乘之涅槃,有常乐净之三,唯无我之一。何则?涅槃为无为,不迁于四相,故说为常,又何断之惑体,永灭不起,故名为常。寂灭之体永安,故名为乐,离垢染故称为净,而于此涅槃中,身智俱灭,无自在之大用,故无可名为我(俱舍论说灭谛之行相,谓为灭,净,妙,离因而可知无我德),据大说小,则某时全夺四德而悉为无。某时与以乐净之二,而不许我常之二。全夺之者以彼尚有变易生死故也。许净乐之二者,就离分段生死上,有一分净乐之义故也。法华玄论二曰:「大小之涅槃凡有三义:一、本性寂灭非本性寂灭异。小乘之涅槃,灭生死而涅槃也。大乘之涅槃,生死本来涅槃也。故法华方便品言之,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二界内界外断惑异。小乘之涅槃,唯断界内分段生死而止,大乘之涅槃,并断界外变易生死也。三、众德具不异。小乘之涅槃,无身无智,故不具众德。大乘之涅槃,具身智,故具法身般若之德。」法华玄赞二,谓真如具三德,以成涅盘,一真如生圆觉,名为般若。真如之体为觉性故也。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体,以出所知障名为法身。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也。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体,众苦都尽,离分段变易二死,故名解脱。小乘之涅槃,离分段生死,未脱变易生死,故非圆满之解脱。然就离分段之生死,谓为三乘同坐解脱之床。由此小乘亦得名涅槃,而非为大涅槃,以其不具足故也。要之离分段变易二生死,有无边之身智,具法般解之三德,常乐我净之四义者,大乘之涅槃也。唯离分段之生死,灭无身智(身大乘言之有变易生死之身智),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之一分,四义之中,唯具常乐净之三者,小乘之涅槃也。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的涅槃和大乘的涅槃。小乘的涅槃,灭生死而涅槃;大乘的涅槃,生死本来就是涅槃。又小乘的涅槃,只断界内分段生死而已;大乘的涅槃,同时也断界外之变易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