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国材,号木榴子。徽宗崇宁初,士多以舍法抡秀登名,干独居木榴山闭门著书。有《渊通》、《覃思》。
全宋诗
林干,字国材,温州(今属浙江)人。徽宗崇宁初以舍法抡秀,士皆奔竞,干独闭门著书。居木榴山,因号木榴子。著有《渊通》四十八篇、《覃思》十三篇,为邑令鲍辉称赏,已佚。清康熙《温州府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五三
榴花女,姓名不详,东莞人。事见汤志岳《广东古代女诗人诗选》。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三四七
黄榴,字樵溪,南海人。鹏子。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举人。官莆田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二一
李如榴,字美石。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解元。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崔应榴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秋谷。嘉道时人。诸生。有《吾亦庐稿》等。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卷六
字允宜,桐城人,中翰澹庵女孙,方云骏室。
林下词选
允宜,赋性幽闲,能诗词,工书画,适同邑方云骏,字又申,为大学士坦庵公之孙,孝廉舆三之子,孝廉即中翰之婿。榴阁与又申原属温家姑表,彼唱此随,兄先妹后,又过粱孟远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1688 【介绍】: 清江南上海人,字炳霞,号苍岩。顺治十八年进士。江南奏销案起,降国子监博士。康熙二十四年,任湖广粮储道。二十七年,署布政使。适裁兵夏逢龙起事,不屈被杀。谥忠节。有《苍岩山房遗稿》、《叶忠节公遗稿》等。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一
叶映榴,字炳霞,号苍岩,上海人。顺治辛丑进士,改庶吉士,降国子博士,历官湖广参议道署布政使。殉夏逢龙难,赠工部侍郎,谥忠节。
清诗别裁集
字炳霞,江南上海人。顺治辛丑进士,官湖广参议道,死夏包子难,赠工部侍郎,谥忠节。
维基
叶映榴(1638年—1688年),字炳霞、丙霞、苍岩、苍岩,谥忠节,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直辖市旧城区)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康熙三年(1664年),任国子监博士。康熙九年,任户部主事,康熙十一年,任陕西乡试副考官。康熙十二年,升任户部员外郎。次年,改礼部郎中、监督赣关税务。康熙十七年,任陕西按察司佥事、陕西学政。康熙二十四年,任湖广粮储道。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武昌兵变,叶映榴官服自刎。朝廷追谥忠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0—1800 【介绍】: 清浙江桐乡人,字星实,一字诒曾,晚号踵息居士。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内阁中书,累迁鸿胪寺卿,出为江西布政使。罢归后,取王十朋、施元之、查慎行诸家苏轼诗注,考其是非得失,广搜博采,为《苏文忠公诗合注》,另有《学语稿》。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冯应榴,字诒曾,号星实,桐乡人。乾隆辛巳进士,授内阁中书,历官鸿胪寺卿。有《学语稿》。
朱希良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希良(1776年—?年),字亦房,号榴轩。顺天府大兴县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己卯恩科进士。曾任四川省重庆府璧山县知县。曾任道光《重庆府志》协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授礼部主事。道光间任河南汝宁知府,有政声。有《毛诗约旨》、《历代名臣管见》等。
维基
费庚吉(1791年—?),字耕亭、耕亭,一字慕韩,号榴峰,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嘉庆戊寅举人,己卯联捷进士。道光七年任大清通礼纂修官;十四年任吏部主事;十五年迁员外郎;十六年任礼部郎中;十七年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河南汝宁府知府、福建粮储道;二十二年迁河南开封府知府。于同治九年入名宦祠。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四
诸葛钊,字榴生,兰溪人。道光癸卯副贡,官仙居训导。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蔡鸿书(1864~?),字榴庭。清嘉义布袋嘴(今嘉义布袋镇)人。光绪年间生员。乙未鼎革后,青毡讲学,为渔盐之乡开启汉学风气,其功厥伟。曾于野崎盐行任雇员,因金券遭窃,蒙无妄之灾,被拘留数日始获释。大正十三年(1924)元旦,与布袋人士共同组织「岱江吟社」,邀请「罗山吟社」林纯卿莅临指导,长达十年之久。〖参考赖子清《嘉义县志。人物志》,嘉义县政府出版,1976年;〈古今台湾诗文社〉(一),《台湾文献》十卷三期,1959年9月,页100;《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嘉义通信」,1911年4月13日,第三版。〗蔡鸿书诗作目前仅见四首,收录于《寿星集》、《台海诗珠》、《瀛洲诗集》及《嘉义县志》,以下据此编校。
连城璧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连城璧(1873~1958),幼名德裕,谱名重裕,字应榴,又字荆玉,台湾县宁南坊(今台南市)人。邑庠生,为史家连横胞兄。始祖连兴位,于康熙间来台,传至乃父连得政,创业芳兰号,善贾多财,为郡治郊商之一。乙未割台之际,连得政曾助刘永福抗日,任「护台会」执事(即会长)、台湾民主国政府「筹饷奉行」(即财务长),当时派遣连城璧出任「护台会」副从(即秘书)、台湾民主国政府「筹饷奉行」副从。割台后,因不满位于大南门的马兵营住家(今台南市府前路一段)被日人徵用为地方法院厅舍,拒绝日方编辑地方文献之聘。设帐授徒,鼓吹汉学,曾协助连横搜集资料撰写《台湾通史》〖参考黄典权等主编《台南市志。人物志。连城璧传》,台南:台南市政府,1959年;郑喜夫《连雅堂先生年谱》,收于《连雅堂先生全集》,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年;吴毓琪《南社研究》,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6月。〗。为「南社」社员,亦为台南「酉山诗社」七秀之一。战后,加入「延平诗社」。生平作品目前仅见其孙连平原提供的手稿本一种,题名「连城璧诗集」。今据此诗稿,参以其他报刊及选集,予以校录。(吴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