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榆木疙瘩
见“ 榆木圪墶 ”。
《漢語大詞典》:榆木圪垯(榆木圪墶)
坚硬的榆树根。喻思想顽固。 葛洛 《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圪墶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亦作“ 榆木疙瘩 ”。《新华文摘》1981年第2期:“ 罗心刚 :‘ 老夏 ?你认识?’ 夏雨 :‘岂止认识!是我爸爸,典型的榆木疙瘩脑袋!’”
《漢語大詞典》:榆木圪垯(榆木圪墶)
坚硬的榆树根。喻思想顽固。 葛洛 《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圪墶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亦作“ 榆木疙瘩 ”。《新华文摘》1981年第2期:“ 罗心刚 :‘ 老夏 ?你认识?’ 夏雨 :‘岂止认识!是我爸爸,典型的榆木疙瘩脑袋!’”
《國語辭典》:榆瞑豆重  拼音:yú mián dòu zhòng
吃榆叶让人昏睡,吃豆类让人增加体重。指物各有性。语本三国魏。嵇康 养生论:「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唐。李商隐 为柳圭谢京兆公谢辟启:「木朽石顽,雕镌莫就,榆瞑豆重,性分难移。」也作「豆重榆瞑」。
分類:神昏
《漢語大詞典》:榆面
亦作“ 榆麵 ”。 榆树皮磨成的粉,旧时荒年用以制面食以充饥。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古人春取榆火。今人采其白皮为榆麪,水调和香剂,黏滑胜於胶漆。” 清 陈淏子 《花镜·花木类考·榆》:“荒岁,其皮磨为粉可食,亦可和香末作糊。榆麵如胶,用粘瓦石,极有力。”
《骈字类编》:榆糜
谈薮:北齐卢思道聘陈设宴。联句作诗。先唱者讥北人云。榆糜欲饱汉。草长不肥驴。
《骈字类编》:榆眉
晋书姚弋仲传:弋仲少英毅,不营产业,惟以收恤为务,众皆畏而亲之。永嘉之乱,东徙榆眉,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
《分类字锦》:榆落小钱(榆落小钱)
张仲素 春诗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分类:
《漢語大詞典》:榆木脑壳(榆木腦殼)
见“ 榆木脑袋 ”。
《漢語大詞典》:榆木脑袋(榆木腦袋)
比喻思想顽固。 谷峪 《新事新办》:“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娶亲不坐轿,这年头净这么办的,俺也赞成。”亦作“ 榆木脑壳 ”。 刘绍棠 《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 黄金印 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分類:思想顽固
《骈字类编》:榆仰
史记龟策传:命曰。横去榆仰。以占小吉。
《漢語大詞典》:榆雁
马名。世说新语·德行“ 庾公 乘马有的卢”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伯乐 《相马经》曰:‘马白頟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鴈,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
分類:马名
《骈字类编》:榆寿(榆寿)
薛逢天上种白榆赋:榆之寿兮,诚大椿之莫敌。
《分类字锦》:榆绕宫门(榆绕宫门)
琅嬛记:昔有女仙,喜食众草,日夜恒不卧。一日食一树叶,酣卧不欲觉,殊愉快,因名其树曰愉。后人改心从木,即今榆树也。后女仙绕宫门种之,与族雪道君会于下,使金童讲镠虹宝典。
分类:
《漢語大詞典》:榆钱糕(榆錢糕)
以榆荚和面加糖或盐等做成的蒸糕。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榆钱糕》:“三月榆初钱时,採而蒸之,合以糖麪,谓之榆钱糕。”
分類:榆荚和面
《漢語大詞典》:榆木炮
一种土炮。 周立波 《沁源人民》:“那些旧武器:地枪、抬枪、榆木炮和五子炮都像地雷一样发挥着威力。”
分類:土炮
《分类字锦》:榆叶波文(榆叶波文)
潜夫论:剋削绮縠,寸窃八采,以成榆叶,无穷水波之文。
分类:绡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