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刘一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一临(1560年—1599年),字天幸,号星楼,直隶淮安府山阳县人。沈丘知县刘世光子。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常山县知县,历调长兴县、信丰县,皆著异政。为乡试同考,称得人。时父世光为沈丘令,常山与沈丘相望,父子以循吏同被抚按荐剡,一时叹羡。然性高简,不事权贵,故不得竟其志。初,一临生三日,举汤饼会,同里王典来会饮,问儿何名,曰一临。典大惊,诘其故,曰:前一夕梦神告典与刘一临乡试同榜,今乃生耶!众举酒且贺且谑。一临七岁,即善属文,十六成博士弟子,果与典同登丙子贤书,年四十卒于官。
沈时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沈时来(1561年—?),字君大,号石楼,直隶华亭县人。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二十五年八月与户部主事王天合主考云南乡试,三十年二月行取,授浙江道御史,巡视西城,三十三年巡按直隶,十月巡按江西。

人物简介

维基
易应昌(1566年—1645年),字瑞之,一字瑞芝,号白楼,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易应昌是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举人,次年(1607年)联捷进士,授福建瓯宁知县。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升河南道御史,理顺漕政;天启元年(1621年)改为巡按应天,很快改任督学,提拔为大理寺丞,进少卿、大理寺卿,阉党弹劾他是东林党人,被革职。崇祯二年(1629年)起用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晋左副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和曹于汴扶持史𡎊、高捷起用官务一事上甚为出力,不久因为以救刑部尚书乔允升而逆旨,遭下诏入狱论死。崇祯帝采用大学士成基命言论,将易应昌送往三法司审讯,被谪罚戍边守卫。弘光帝继位,将他官复原职,升任工部右侍郎,被阮大铖列入大悲案的十八罗汉之一,南京失守后去世,虚岁七十。
阎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阎溥,号凤楼,陕西凤翔府陇州人,官籍,进士出身。万历十九年辛卯科陕西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三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观刑部政。授山西榆次县知县,历官河南怀庆府知府,四十一年三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迁山西布政司参政,四十七年五月升云南按察使,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升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十二月转左布政,天启五年阎溥入觐,至二月始抵京,以病苦逾期,恳恩宽宥,部覆许其回任,至是尚未入滇,为御史何廷枢所参,九月吏部覆令以老疾致仕。

人物简介

简介
孙仁孺(约公元一六一二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号蛾眉子,亦称白雪楼主,蜀人。著有传奇《醉乡记》,《曲录》及《东郭记》并传于世。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举,慈溪人。万历丁未进士,知新野宜春二县入为工部主事有丽瞩楼集
维基
钱文荐(1573年—?),字仲举,号石楼,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浙江乡试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吏部观政,三十六年正月授河南新野知县,四十年补宜春县,四十五年升工部主事,四十六年管清江造厂,天启二年养病。
黄卷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卷(1578年—1615年),字舒之,号邺楼,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己酉福建乡试八十八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一百四十六名,第二甲第十六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授户部陕西司主事,四十年差易州管仓,升员外郎、郎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升浙江严州府知府,卒。。

人物简介

维基
楼一堂(15世纪—16世纪),字叔宇,号致虚,浙江金华府浦江县文溪人,军籍。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楼一堂举甲午科应天乡试,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获授工部主事,累迁至工部郎中,曾处置不法收取金钱的胥吏;四十七年(1619年)升瑞州知府,上书都察院废除多馀税项十分二,令民安宁,任职四年平反十数件冤案。天启三年(1623年),升为江西按察司驿传道副使。五年(1625年),擢四川右参政,分守上川东道,同年十一月与谢渭互调,担任山东参政。天启七年(1627年),楼一堂升山西按察使,拒绝魏忠贤招揽;崇祯元年(1628年)擢任广东右布政使,代理海道事务,海盗李之奇作乱,他招其党羽郑芝龙,令他杀死李之奇赎罪,郑芝龙最后果然成事,朝廷嘉奖其功,以积劳发背而逝世,年六十二岁。楼一堂居家孝友,读书期间不参与外事,人民有丧总会尽力帮助;浦江山上无巨木但有重税,奸人妄想染指中产,他立刻在上言此事,榷使宋良翰因此罢去重税,乡人刻碑纪念其事,祭祀他至今,著有《瑞槐轩集》、《乡约训言》、《女则》流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2—166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常熟人,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遗老。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编修、詹事,崇祯初为礼部侍郎,因事罢归。以文学冠东南,为东林巨子。娶名妓柳如是,筑绛云楼,藏书极富。南明弘光帝时,起为礼部尚书。清兵渡江,出城迎降。顺治三年,授礼部侍郎,任职五月而归。后两次以大案牵连入狱,均得幸免。七年,绛云楼毁于火,藏书悉成灰烬,晚境颇颓唐。诗文极有造诣,入清后所作多抑塞愤张之语。有《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事略》,又编《列朝诗集》。清高宗列谦益入《贰臣传》,焚其书,虽屡禁不绝。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九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
词学图录
【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虞山蒙叟。常熟人。崇祯初官礼部右侍郎,南明弘光朝官礼部尚书。降清官礼部右侍郎,充修明史副总裁,旋告归。与郑成功等秘密抗清。明清之际文坛宗主,学殖宏博。其诗博大闳肆,以杜为宗而出入韩、苏,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词作仅数首。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杜诗笺注》。编有《列朝诗集》。词在《有学集》中。
清诗别裁集
字受之,江南常熟人。成历庚戌,赐进士第三人。国朝官至礼部尚书。著《初学》、《有学》二集。○尚书天资过人,学殖鸿博。论诗称扬乐天、东坡、放翁诸公。而明代如李、何、王、李,概挥斥之;馀如二袁、钟、谭,在不足比数之列。一时帖耳推服,百年以后,流风馀韵,犹足詟人也。生平著述,大约轻经籍而重内典,弃正史而取稗官,金银铜铁,不妨合为一炉。至六十以后,颓然自放矣。向尊之者,几谓上掩古人;而近日薄之者,又谓澌灭唐风,贬之太甚,均非公论。兹录其推激气节,感慨兴亡,多有关风教者,馀靡曼噍杀之音略焉。见《初学》、《有学》二集中,有焯然可传者也。至前为党魁,后逃禅悦,读其诗者应共悲之。○牧斋诗,如“吾道非欤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屋如韩愈诗中句,身似王维画里人”,“工致有馀,易开浅薄,非正声也。五言平直少蕴,故不录。
维基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初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引领文坛长达五十年之久。在政治上钱被视为东林党或复社人士钱谦益与东林党或复社皆有密切来往,但却遭周延儒排挤,入南明又依附马士英、阮大铖。。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有“贰臣”之目。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后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四川忠州人,字枝楼。天启五年进士。历德清、金华知县。崇祯四年,授御史,敢直言。以巡视草场,坐失火下狱。逾年释归。寻起官,累迁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弘光帝拜刑部尚书,清兵破南京,自缢死。
维基
高倬(?—1645年6月7日),字枝楼,四川重庆府忠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高倬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授浙江德清知县,调任金华,又改为河南道监察御史。蓟辽总督曹文衡与总监邓希诏互相上奏举报对方,他表示应该撤换邓希诏,让曹文衡安心;若曹文衡不称职应该换人,不要让宦官参与。奏疏一上表,高倬被贬一级,不久因为草场失火,被指巡视不谨慎连坐罢官,贬谪为光禄寺监事。之后得起用上林苑丞,转大理右寺副。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火星发生逆行,高倬请求清理刑部的积案,升任南京太仆寺卿,驻在滁州,招募州人当兵保障当地获允许。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高倬出任都察院佥都御史,提督操江,秋天时,朝廷改任勋臣刘孔昭担任提督操江,召高倬转官,但未赴北京就已经失陷。弘光帝继位,高倬升任工部右侍郎;御用监的宦官要求设立宫殿摆放玩物,光禄寺又要求办理御用器物,他上表应该奉行节俭。之后宦官又催徵大婚费用,他说:「这是什么时间?国土缺半,民力枯歇,兵马粮钱尚欠二百五十万,户部存银只有千多,请求节用。」未被采纳。解学龙被削籍,高倬转任左侍郎,晋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他坚持不作冤狱,遭马士英憎恨。南京沦陷,高倬自缢而死。
耿胤楼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耿胤楼(16世纪—1638年),字旋极,北直隶真定府灵寿县人。耿胤楼在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五年(1625年)成进士,获授临淄知县。当地人民剽悍,同时粮食歉收,多人因此以偷窃为业,他得知后每次捕获贼人总以严刑处置,人们都不敢再犯事。临淄长期乾旱,他在烈日穿著囚衣步行祷告,在祭坛自疏罪状哭泣,雨水立刻降下;其时他也代理寿光县县事,寿光居民来到临淄请他到当地代祷,很快寿光也下雨,士民都感悦。五年后耿胤楼升任兵部车驾司主事,迁官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到崇祯九年(1636年)乞假归乡。十一年(1638年)灵寿城陷,他不屈而殉难难,儿子耿参从也因此战死,朝廷得知后事追赠光禄寺少卿,命建祠祭祀,让孙子耿延纶胄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4—1645 【介绍】: 明池州府贵池人,字次尾,号楼山。意气横厉一世。崇祯十一年,与陈贞慧等倡议声讨逆案阮大铖,揭发其再起阴谋。撰《留都防乱公揭》。署名者一百四十余人。福王即位后,大铖得志,应箕遂亡命他乡。南都失守,起兵应金声,兵败被执,慷慨就死。有《东林本末》、《楼山堂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次尾,贵池诸生。有楼山堂前后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八八
庾楼,字木叔。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明亡,隐居授徒。著有《敦行堂集》、《西湖志》。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三有传。
楼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楼晟,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进士出身。顺治三年(164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顺治六年,升任湖广按察使司佥事、上江防兵备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原名玄成,避康熙讳,以字行,号楼冈,一号楼江。方拱乾子。顺治六年进士,累官侍读学士。以江南科场案牵连戍宁古塔。释归后因吴三桂招赴云南。吴三桂叛时任翰林承旨,一说入滇后即离去。卒于康熙十九年后。所著《钝斋文集》、《滇黔纪闻》,部分内容为戴名世采入《南山集》。康熙间《南山集》案发,被剖棺戮尸,亲属亦多受株连。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五
方孝标,原名玄成,避圣祖讳,以字行,号楼冈,桐城人。顺治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有《钝斋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