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优楼频螺
【佛学大辞典】
(植物)Uruvilva%,巴Uruela%,又作沤楼频螺,乌卢频罗,乌卢频螺,优楼毗蠡,优楼频蠡,木名。译曰木瓜。智度论三十四曰:「如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文句一之下曰:「优楼频蠡,亦优楼毗,(中略)此翻木瓜林。」又村名。苦行林所在之地。
优楼频螺迦叶
【佛学大辞典】
(人名)Uruvilva%-ka%s/yap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毗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名。译曰木瓜林。三迦叶之第一。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卢频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叶波是姓,旧言优楼频螺。正法华经云:上时迦叶,兄弟三人,居长者也。」玄赞一曰:「迦叶波者姓也,此云饮光,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饮蔽日月之光。(中略)三迦叶,皆饮光种。兄弟三人,梵云邬卢频螺,言优楼,讹也。此云木瓜,当其胸前,有一癃起,犹如木瓜。又池中龙亦名木瓜,从彼为称,故以为名。」为归佛前有五百弟子之外道论师。导佛于毒蛇窟,不得害。与二弟及弟子共归佛出家。见四分律三十二。
【三藏法数】
梵语优楼频螺,华言木瓜林;谓其居处,近于此林,故以名之。将护四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最为第一。(四众者,一比丘、二比丘尼、三优婆塞、四优婆夷也。四事者,一饮食、二衣服、三卧具、四医药也。)
优楼频螺聚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隔伽耶城东南七里许,以佛于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为优楼频螺迦叶之生地而有名。优楼频螺说见前。
弥勒楼阁
【佛学大辞典】
(杂名)华严经七十七曰:「于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从菩萨善根果报生。」同七十九曰:「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禅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
弥楼
【佛学大辞典】
(地名)山名。译曰高山,光山。或谓与须弥山一体。或谓为别体。依法华经则为别山也。法华嘉祥疏十一曰:「弥楼山此云高山,又云光山。」慧琳音义十五曰:「弥楼山即须弥楼山也,皆梵语讹转也,唐云妙高山,或云妙光山。」大部补注十曰:「有人谓弥楼,此云光明山,即七金山也,金色光明故云耳。若准第一义法胜经云:须弥楼山,则弥楼山是须弥山也。如新俱舍云苏迷卢山,旧译俱舍,其须弥山亦云弥据山,是则梵音有楚夏耳。若据今文(法华经)下句自云须弥铁园,是则弥楼须弥有异。」以同一为正。
宝楼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法中第六,观极乐宝楼珠阁之相也。经曰:「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阁,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佛学常见辞汇】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宝楼珠阁之相。
宝楼阁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宝楼阁经之修法也。道场观有千叶之大莲华,七宝庄严,于中有曼荼罗,曼荼罗中心有字,字变成佛钵,钵变成释迦如来。住于说法印,相好圆满,大众围绕。有根本陀罗尼,能诵持之,则成就一切所愿。见宝楼阁经,百二十尊法。
宝楼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
苏楼波
【佛学大辞典】
(杂语)Suru%pa,译曰妙色。见胜天王般若经七。
钟楼
【佛学大辞典】
(堂塔)悬大钟之楼也。
听经楼
【佛学大辞典】
(杂名)人海记曰:「成祖靖难后,于都城四达之衢,必建一听经楼。每夜令僧于上讽诵经义。俾臣民席地静听之。既迁都。百年后,旧制尽失。尚存其一于北门桥。与十庙相近。嘉靖初,僧复新之。人莫知其为听经楼之故址也。」
郁多罗拘楼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参见:郁多罗究留)。
空中楼阁
【俗语佛源】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如《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说,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又如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其空中楼阁的理想,诚足以自慰。」(李明权)
富楼那,说法第一
【三藏法数】
梵语富楼那,华言满愿。父于满江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满中盛宝,入于母怀,以遂父愿,故名满愿。佛弟子中,善解说法,故称说法第一。(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