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楚望。初居杭州,以山水琴书自娱,疏于驰竞。宣宗大中十年,登进士第。累辟淮南等使府。懿宗咸通末,官至侍御史。后归越,为从事。工诗,七律尤清丽可喜,为时人所称。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家居杭州,以山水琴书自娱,疏于驰竞。宣宗大中十年(856)登进士第,入幕湖州、淮南、睦州、信州为从事,入为侍御史。后为越州从事,卒于任。与贾岛、杜牧、鱼玄机等交往。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金华子》卷下、《唐诗纪事》卷五八、《唐才子传》卷八。李郢工诗,尤擅七律。元人辛文房称其诗“清丽,极能写景状怀,每使人竟日不能释卷。”(《唐才子传》卷八)方干赞其诗为“物外搜罗归大雅,毫端剪削有余功”(《赠李郢端公》)。《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有《李郢诗》1卷,今佚。《全唐诗》存李郢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李郢诗38首(其中数首《全唐诗》已收,有异文)。
唐诗汇评
李郢,生卒年不详,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居杭州。开成中,在京,上诗裴度。大中四年,在湖州,与杜牧唱和。十年(856),登进士第,为藩镇从事。咸通中,屡官侍御史、员外郎,卒,卢延让有诗哭之。郢大中中以诗名,与李商隐、温庭筠、方干、女道士鱼玄机等均有唱酬。有《李郢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金华子》
李郢诗调美丽,亦有子弟标格,郑尚书颢门生也……初将赴举,闻邻氏女有秀德,求娶之。遇同人争娶之,女家无以为辞,乃曰:“备一千缗,先到即许之。”两家具钱,同日皆往。复曰:“请各赋一篇,以定胜负,负者乃甘退。”女竟适郢。
唐才子传
郢工诗,理密辞闲,个个珠玉。其清丽极能写景状怀,每使人竟日不能释卷。与清塞、贾岛最相善。时塞还俗,闻岛寻卒,郢重来钱塘,俱绝音响,感而赋诗曰:“却到城中事事伤,惠休还俗贾生亡。谁人收得章句箧,独我重经苔藓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萧萧竹坞残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其他警策率类此。
唐音癸签
李楚望调亦溜亮,不甚弱。《钱塘西斋》一篇,置之卢纶、李端集中,难别泾渭。
《诗源辨体》
李郢七言律……入录者声多宣郎,语多藻丽,然去赵嘏实远。
《唐七律隽》
自元、白而下,七律惟趋卑熟浅薄,或雕琢伤气,辞语盖工,而气骨不振,毋论盛唐典型荡然,较之大历诸公亦迥然不同。惟郢三诗,尚有刘文房遗响。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宣宗时长安石街崇先寺僧。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诗及事迹见敦煌遗书伯三八八六卷。《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元楚。大中时江夏沙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9—888 【介绍】: 唐僧。闽人,俗姓张。投开元寺出家。后诣五台山登戒,学相部律。住上都,学《净名经》。后住芙蓉山,谒黄檗山禅师,问答虽多,机宜顿了。僖宗乾符中,昌化令徐正元召住千顷山慈云院,训示僧徒之外,惟以禅定为事。昭宗闻其道化,赐以鹿胎衣。有《般若经品颂偈》、《破邪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闽之张氏子也。幼事昙蔼师于郡之开元寺。逮冠岁乃薙落。俄受具五台。而趋逍。以究律部。寻游京师。习净名经等。因叹曰。顿渐之指。悬绝如此。去依芙蓉山。无所契證。寻谒运禅师于黄檗。获记莂焉。会昌间。诏废教。即遁居林谷间。大中初。诏复教。裴公休以相国出尹宛陵。邀致黄檗于府治。以便询访。南侍檗左右惟谨。未几。辞入浙。挂锡姑苏之报恩寺。一室禅坐。阅二十馀载。足未尝踰阈。乾符四年。太守周慎嗣承其风。请说法宝林寺。俄徙支硎山。以其静僻。而悦从之也。五年杭州昌化令徐正元。紫溪镇将饶京。以千顷山慈云院尤幽夐迎。处方丈中。训徒之外。但燕嘿而已。然化被吴越。光启三年。元帅钱公镠。造山供施。且表闻其德于上。诏赐紫衣一领。鹿胎衣五事。文德六年二月。忽双虹贯堂室。二鹿入寺。法堂梁折。五月疾。召众别。床上稍垂足引臂。如起行状。遽寂。世寿七十。僧腊五十六。塔全身于院西隅。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楚南。闽人也。俗姓张氏。爰在髫龄冥然跪于父母前诉志出家。投开元寺昙蔼师而受训焉。当授经法目所经睹辄诵于口。执巾侍盥洒扫应对。颇能谨愿。迨乎冠岁乃落发焉。诣五台登戒。就赵郡学相部律。往上都学净名经。一律一经略通宗旨。则知顿机不甘为渐教缚。遂往芙蓉山。根性未发。谒黄檗山禅师。问答虽多机宜顿了。倏值武宗废教。南遂深窜林谷。大中兴教出遇升平。相裴公休出抚宛陵。请黄檗出山。南随侍由此。便诣姑苏报恩寺专行禅定。足不踰阈仅二十馀载。乾符四年苏州太守周慎嗣。向风请住宝林院。又请居支硎山。至五年昌化县令徐正元。与紫溪戍将饶京。同召住千顷慈云院。训示禅徒之外。唯俨然在定逾月。或浃旬。光启三年前两浙武肃王钱氏。请下山供施。昭宗闻其道化赐其鹿胎衣五事。别赍紫衣。文德六年二月忽双虹贯堂室。二鹿蹶然入寺。法堂梁折至五月辞众。后于禅床垂两足伸二臂于膝。奄然而卒。春秋七十。僧腊五十六。迁塔于院西隅。大顺二年壬子岁二月。宣州孙儒寇钱唐之封略。兵士发塔见南全身不散爪发俱长。悔罪而去。南公平昔著般若经品颂偈一卷破邪论一卷。以枝梧异宗外敌见贵于时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1 【介绍】: 唐人。僖宗广明元年,为泾原节度使。时黄巢攻占长安,僖宗奔蜀,宗楚与郑畋、仇公遇等于中和元年同盟起兵,传檄天下讨巢。拜诸军行营副都统。初败巢将尚让等于龙尾陂,寻进攻长安,自延秋门攻入,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人,祖籍南兰陵,字得圣。萧复曾孙。少负大节,以王佐自许。懿宗咸通中擢进士第。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太原从事,僖宗时累拜司空,封楚国公。时田令孜总禁军,公卿大臣,无不候其颜色,唯遘未尝屈降。帝奔凤翔,朱玫立襄王煴为嗣,召遘作册文,遘以疾苦辞,罢为太子太保。帝还宫,宰相孔纬劾遘尝为伪官,赐死,时人哀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7 字得圣,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懿宗咸通五年(864)登进士第,累官右拾遗,迁起居舍人。十三年,为韦保衡所排,贬为播州司马。保衡死,召为礼部员外郎。僖宗乾符时转考功员外郎、知制诰,改户部员外郎,拜中书舍人,累迁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僖宗出奔,改兵部侍郎。中和元年(881),入相,进封楚国公。光启二年(886),因不肯撰立嗣襄王李煴册文,罢为太子太保。三年,复为宰相孔纬奏受伪命,赐死。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宣和书谱》卷四、《唐诗纪事》卷五九。遘能诗,亦善书法。《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润娘。为妓,辩慧能诗。万年县捕盗官郭锻纳置别馆。锻至馆甚希。每有旧识过馆,润娘多于窗牖间相呼,或使人询讯,或以巾笺送遗。锻每知必极笞辱。润娘虽甚痛愤,已而并不稍改。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润娘,长安北里妓。性辩慧,能诗,为三曲之尤。僖宗乾符间,万年捕贼官郭锻纳为妾。因与旧识者过往,屡为郭锻笞辱,终不屈。曾因遇补衮郑昌图而被笞,次日郑往视,二人复作诗酬答。事迹见《北里志》。《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五代间禅僧。嗣白兆志圆,后住安州白兆山竺乾院。与诗僧齐己为友。《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2—930 【介绍】: 五代时楚国创建者。许州鄢陵人,字霸图。出于秦宗权行伍,随刘建锋过江西,尽有岭北及桂管之地。建锋死,遂为主帅。唐授为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加同平章事。后梁太祖立,遣使修贡,拜为侍中兼中书令、天策上将军、封楚王。后唐庄宗灭梁,遣子马希范修贡。自卖茶铸钱,国渐富足。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封楚国王,遂以潭州为长沙府。卒谥武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8—932 【介绍】: 五代时僧。永嘉人。俗姓唐,字方外。鸿莒弟。住温州大云寺。后梁太祖曾赐以紫衣。尝刺血写《法华经》一部,人奉为异宝。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字方外。姓唐氏。永嘉人。幼从表兄弟。出家越之龙宫寺。既受具。乃回乡里。时州将朱褒。知其名。尤钦挹之。唐大顺中。请以城南废大云寺。委楚修治以居。诏许焉。于是楚裒施率工。追还旧观。乾化初。吴越钱氏。召楚于钱唐龙兴寺。临坛开戒。且奏赐紫衣师号。楚以凉德不称其服。力辞。诗人郑说高其义。赠以篇什。楚于法华经尤所通贯。其集众讲演。凡五十馀座。又尝刺血缮写。以充供养。长兴三年。忽莲华产于讲堂之中。重跗复萼。香气芬郁。六月五日夜。犹行道诵经。顷之侍者但觉声微镫暗。就视则趺坐而逝矣。寿七十五。腊五十二。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鸿楚字方外。姓唐氏。永嘉人也。生而符彩且异群儿。及甫髫龄器度宏旷。楚之外昆弟皆出俗越之龙宫伽蓝。遂祈二亲亦愿随往网疏鱼脱笼揭鹤飞。杜若殖于兰洲。新缯染于绛色。互相切直诵习弥通。年二十三方升上品无作。及回本郡时州将朱褒。知其名节钦揖愈勤。唐大顺中以城南有废大云寺荒墌表闻昭宗欲重缔构。帝俞其请。于是百工俱作。楚躬主之。施利程功不愆于素。而讲经礼像无相夺伦。武肃王钱氏。乾化初年于杭州龙兴寺开度戒坛。召楚足临坛员数。因奏荐梁太祖赐紫衣并号。固让弗听终不披著。自言。凉德何称法门命数之服。时诗人郑说南游访鸿静法师。邂逅与楚会。体知高行杼诗赠楚云。架上紫衣闲不著。案头金字坐长看。楚宽慈人未尝见其愠色。神气清爽。厥颐丰下且皤其腹。目不邪视顾必回身。世俗之言不轻掉舌。所讲法华经计五十许座。一日楚之讲堂中忽生莲华。重柎复叶香气芬荂。以长兴三年壬辰六月五日无疾而化。俗龄七十五。法腊五十二。道俗孺慕。其年迁塔于慈云右冈焉。楚讲贯外深夜行道诵经。将逝夕灯光忽暗经声绝微。告门人曰。劳尔给使吾将往矣。其所卧之榻中。先有白蛇。其大若肱。恒同卧处。长诫童侍无妄惊扰。生常撰上生经钞。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至今永嘉人谓为僧宝中异宝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8 【介绍】: 唐末五代初僧,号楚湘。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修睦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8 俗姓赵。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虚中、齐己、处默、栖隐及李咸用等为诗友。后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天祐十五年(918)死于朱瑾之难。事迹略见《唐才子传》卷三。著有《东林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已佚。其诗以近体为多,以写僧居生活及寺院景致为主,亦有与当时诗僧赠寄之作。《全唐诗》存诗27首。另《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庐山记》卷四、《舆地纪胜》卷三〇、《永乐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等,尚存诗4首、断句1,《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唐诗汇评
修睦(?-918),号楚湘,唐末五代诗僧。与齐己、贯休、虚中、李咸用同时,有诗赠答。曾经行长安、扬州、岳阳等地。昭宗时,居庐山东林寺,为洪州僧正。后赴吴辟命。天祐十五年,朱瑾杀徐知训,为府兵所攻,瑾自刭,修睦亦及于祸。有《东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二十七首。
全唐诗补逸
修睦,与贯休同时。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李咸用《读修睦上人歌篇》
李白亡,李贺死,陈陶赵睦相寻次。须知代不乏骚人,贯休之后唯修睦而已矣。睦公睦公真可畏,开口向人无所忌。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轶佞则指。意下纷纷造化机,笔头滴滴文章髓。明年清风三十年,被君驱使如奴婢。
《东目馆诗见》
齐己殊艰涩,栖蟾、修睦较可,亚栖佐以书法,馀可朋,以下尤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蔡州人,字光仪。赵德湮子。嗣父爵为襄州留后,甚有威惠。累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昭宗天祐元年,封楚王。时诸道不上供,唯匡凝岁贡赋天子。朱温遣人谕止之,不听,遂出兵攻之。匡凝战败,奔杨行密。及行密卒,杨渥遣其赴海陵,为徐温所杀。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号三楚渔人。唐末人。事西汉金山国国主张奉,自称为老臣。哀帝天祐二年(905)作长篇歌行《白雀歌》以颂张奉。事迹及歌皆见敦煌遗书伯二五九四、伯二八六四,《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楚峦,五代后蜀(《书史会要》卷五作前蜀)时僧。工草书,以僧梦龟为师。亦能诗。《十国春秋》卷五七有传。《宋史·艺文志七》著录诗集1卷,已佚。《锦绣万花谷》、《诗渊》等书中存其诗4首、断句2,《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鸿莒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 【介绍】: 五代时僧。温州永嘉人。俗姓唐。早出家于越州龙宫寺。强记多识,习诵《法华经》全部。具戒后,至长安学律,为流辈所推。归住温州小松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即鸿楚之兄。其出处。皆与楚同。然性尤强识。治律严谨。习于慈悯济物之行。每获瑞应灵效皆弗以介意。天成三年。旱涝相仍。饥馑被江浙。盗入莒室。饱之饘粥。然后去。长兴四年。趺坐俨然而逝。既殓。夜三鼓矣。俄闻有声。若击龛户使开者。既开。复求新衣于诸弟子曰。佛土诸善人谓。吾所服不洁。不可之净土。已而瞑。顶之暖者七日。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鸿莒。姓唐氏。永嘉人也。早出家于越州龙宫寺。始则诵法华经全部。得度裹足往趋长安学律。因读化度寺碑。时有举人旁听见莒目瞻多行。异之知能背碑。请莒诵之。儒生覆其文了无一误。又相将去崇圣寺亦然。而多强记辈流所推。言归故乡请受二众依止。其细行也生来未尝叱其狸犬。岂况诸馀乎。然昼夜行道诵经。有鬼神扶卫。或为然烛。或代添香。皆鬼物也。天成三年戊子水涝之后。报之以大旱。民荐饥馑。有强盗入其室。莒待之若宾客。躬作粥饭饲之曰。徐徐去山深无人。汝曹为天灾所困耳。盗者拜受而去。弟子中欲袭其不备。莒曰。非我弟子。我舍此永入深山矣。诸子罢轻袭之意。长兴癸巳岁中恬然无疾。跏趺俨然长逝。至三更手敲龛门者三。弟子哭泣启开。云吾告汝等。与吾换新衣裳。缘佛土诸上善人嫌吾服章不净。易毕便终。七日顶暖时院中有巨犬三能猛噬迁塔日随人驯狎。时山中麇鹿飞鸟相参。犬无挚猛兽不惊奔。葬后有虎绕坟嗥叫。其感物之情如是。有弟鸿楚并高行。为时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