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南阳湖阳人。玄宗时登进士第,又中书判拔萃科。累历祠部、度支员外郎。天宝中,为汀州刺史。代宗大历间,任润州刺史,与诗人刘长卿、皇甫冉友善。曾辑杜甫诗为《杜工部小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其名又误作樊冕、楚冕、樊光。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句容(今属江苏)人。玄宗时登进士第,又中书判拔萃科。初任硖石主簿,又曾任祠部、度支员外郎。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历兵部员外郎。代宗大历时任润州刺史。与诗人刘长卿、皇甫冉友善,有诗唱和。善诗,有诗名于当时。殷璠曾收其诗入《丹阳集》,芮挺章《国秀集》亦选入其诗。晃曾集杜甫诗为《杜甫小集》,并为作《杜工部小集序》。事迹散见《新唐书·林蕴传》、《元和姓纂》卷四、《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四及卷二二。《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联。
唐诗汇评
樊晃,生卒年不详,郡望南阳湖城(今河南唐城湖城镇),后徙居淮南。天宝初,举进士。肃宗朝,官祠部度支二员外郎、汀州刺史。大历五年、官润州刺史,集杜甫遗文二石九十篇为《杜甫小集》六卷,自为序。开元中又有硖石主簿樊光,句容(今属江苏)人,或以为即樊晃。《全唐诗》收诗一首,原属樊晃,出《国秀集》:又残句一,原属樊光,出《吟窗杂录》。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冕。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九
光。大历时官硖石主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秦州上邽人。姜皎子。生方周岁,帝许尚主。后沦谪二十余年。玄宗天宝初,皎甥李林甫为帝言之,始命袭楚国公。天宝十载尚新平公主,拜太常卿。后修植建陵,误毁连岗,代宗怒,贬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7—779 【介绍】: 即李豫。唐朝皇帝。肃宗长子。初名俶,后改现名。通《》、《》,年十五封广平王。肃宗至德二载,为天下兵马元帅,与郭子仪等率兵击败安庆绪,收复两京。乾元元年,立为太子。宝应元年,由宦官拥立即位。在位十七年,时宦官擅权,藩镇跋扈,不能制。卒谥睿文孝武皇帝。
全唐文·卷四十六
帝讳豫。肃宗长子。开元十四年生。初名俶。年十五。封广平王。至德二年进封楚王。乾元元年改封成王。四月册为皇太子。改今名。宝应元年四月即位。二年上尊号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在位十八年。年五十三。谥曰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0—811 【介绍】: 唐卫州人,字公楚。代宗宝应初擢进士第,又登茂才异行科。累擢咸阳尉。郭子仪镇朔方,辟为掌书记,以事贬猗氏丞。李怀光镇邠宁,奏为从事。怀光反,郢固止之,不听。及怀光被诛,李晟表其忠,马燧辟为掌书记,后历主客员外郎、刑部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德宗贞元十九年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罢知政事,出镇华州。宪宗元和初转兵部尚书。以尚书右仆射致仕。卒谥贞。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郢字公楚。卫州人。宝应初进士。应制举。登茂才异行科。累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拜太常卿。贞元十九年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顺宗立。转刑部尚书。罢知政事。元和初以右仆射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德宗建中中,为兴元小将。尝事朱泚,得其宠信。泚反,凤翔节度使谋去楚琳,遣屯陇州。楚琳遂为乱,归款于泚。及奉天围解,复遣使贡奉。时方艰阻,朝廷不得已,命为凤翔节度使,赐号保义军。兴元元年来朝,授金吾大将军。后以仆射兼卫尉卿。李晟、韦伦均欲除之,上以京师初复,方安反侧,不许。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待伦,一作待翰。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德宗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官终校书郎。生平见《登科记考》卷一四。《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1 【介绍】: 唐幽州昌平人。刘济次子。宪宗元和五年,以毒死其父得领军政,朝廷不知真相,仍诏嗣节度,封楚国公,累进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吴元济、李师道平,王承宗死,总失支助,大恐。晚年恐悸尤甚,请落发为僧,穆宗赐号大觉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3—823 【介绍】: 唐定州人,字材卿。李茂昭甥。有武干,事茂昭,以功擢诸卫大将军,封普宁郡王。宪宗元和末,定州乱,拜易定节度使,定州将士,皆楚旧卒,驰传赴州,众心遂定。入为羽林统军,检校司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837 【介绍】: 唐宜州华原人,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德棻后裔。宪宗时,以能为辞章,尤善笺奏制令,进中书舍人。以与皇甫镈、李逢吉结党逐裴度,出为华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时进门下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敬宗时迁宣武节度使,召为尚书右仆射,拜彭阳郡公。所至皆有善政。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谥文。有《漆奁集》,又选有《元和御览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7 字壳士,别号白云孺子,排行四。其先敦煌(今属甘肃)人。家于太原(今属山西)。德宗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为桂州、太原从事。宪宗元和年间入朝为右拾遗,累官至河阳节度使。元和十四年(819)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亲吏脏污事发,贬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文宗大和末为尚书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所,谥文。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令狐楚才思俊丽,与刘禹锡、李逢吉、广宣唱和甚多。曾向朝廷奏进张祜诗卷,又向李商隐传授骈文。其诗“宏毅阔远”(《吴礼部诗话》),尤长于绝句。《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2首,题2则。
唐诗汇评
令狐楚(766-837),字悫士,祖籍敦煌(今属甘肃),实居并州(今山西太原)。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授校书郎。桂管观察使王拱辟为从事。佐太原节度使府,历掌书记、节度判官。元和初,入为右拾遗、礼部员外郎。丁父忧。免丧,为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十三年出为华州刺史,转河阳怀节度使。十四年拜相,十五年贬为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量移郢州。长庆四年,自河南尹迁宣武军节度使。大和二年,入为户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及天平、河本二镇。入为吏部尚书,迁尚书左仆射、领盐铁转运事。开成初,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楚工诗,长于乐府。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与刘禹锡唱和诗《彭阳唱和集》三卷,与李逢吉唱和诗《断金集》一卷,均佚。元和中编《御览诗》一卷进呈,今存。《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九
楚字壳士。燉煌人。自言十八学士德棻之裔。贞元七年进士。元和十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朝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文宗朝历宣武天平河东节度使。大和七年入为吏部尚书。转太常卿。进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子绹贵。累赠至太尉。

作品评论

吴礼部诗话
武元衡、令孤楚皆以将相之玺,声盖一时,其诗宏毅阔远,与灞桥驴子上所得者异矣。
升庵诗话
令狐楚与王涯、张仲素同时为中书省舍人,其诗长于绝句,号“三舍人诗”,同为一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7 【介绍】: 唐人。出身寒微。初为镇州小史。王承宗荐于李逢吉,擢右拾遗。敬宗立,迁起居郎,辞疾归洛。未几授刑部侍郎,寻改京兆尹,严刑罚,不避权豪。韦处厚恶之,出为桂州观察使。有集。
谢楚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楚。元和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1—843 【介绍】: 唐循州兴宁人,字匡美。顺宗时以宦官侍东宫。宪宗立,迁内给事,出监平卢、凤翔等军。宪宗元和至文宗大和间,数任内外五坊使,擢为左神策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甘露事变后,趁势大肆捕杀朝臣,遂操纵朝政,历右骁卫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封楚国公,又迁观军容使,兼统左右军。贪酷二十余年,计杀二王、一妃、四宰相。后以疾请老,寻卒。
韦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韦长弟。宪宗末至文宗朝,隐居乐道,敛迹市朝,栖山卧云,练气绝粒,凡二十余年。居洛阳伊阙平泉,与白居易、李德裕友善。大和六年,居易为河南尹,表荐之。八年,德裕为相,征为左拾遗内供奉,竟以自乐闲澹不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3—? 【介绍】: 唐人,字寿朋。穆宗长庆四年进士。文宗开成初,官左拾遗,二年,与补阙王缋等连章论李德裕妄奏钱谷以倾牛僧孺,上不问。寻弃官东归,游金陵、襄阳等地。工诗,有名于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3—? 一作常楚老,误。字寿朋。穆宗长庆四年(824)登进士第。官拾遗。开成二年(836)后游金陵、襄阳,卒于宣宗大中六年(852)前。生平事迹散见杜牧《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金华子》卷下、《剧谈录》卷下、《唐诗纪事》卷五六。有诗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高古奥逸主之及门。《全唐诗》录存其诗2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韦楚老,生卒年里贯均未详。长庆四年(824)登进士第。开成二年,任左拾遗,与同官连章劾李德裕妄奏钱率倾陷牛僧孺事。及李德裕入相,遂辞官承归,寄居金陵。楚老工乐府,风格类李贺。《全唐诗》存诗二首,残句一。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高古奥逸主:孟公卿……及门二人:陈润、韦(一作“常”)楚老。
唐才子传
(楚老)工诗,气既沉雄,语亦豪健。众作古乐府居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6 【介绍】: 唐灵武人。何进滔子。本名重顺,武宗赐现名。帝讨刘稹,加东面招讨使。弘敬倚稹相唇齿,无深入意。后不得已,进战,拔平恩,诏加检校左仆射。泽潞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懿宗初,进兼中书令,封楚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