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子服椒 朝代:春秋鲁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湫。春秋时鲁国人。大夫。孟献子孙。晋人执鲁季孙归,子服椒从。椒私与中行穆子言,鲁、晋兄弟之国,晋为邾、莒小国而弃鲁,“臣一主二”,鲁转而事齐、楚,于晋无益。穆子言于韩宣子,乃释季孙归。卒谥惠伯。
斗椒 朝代:春秋楚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05 【介绍】: 或作越椒。春秋时楚国公族,字子越,又字伯棼。斗谷于菟侄。椒初生,斗谷于菟以为其熊虎之状,豺狼之声,弗杀将灭若敖氏。其父子良不允。斗谷于菟卒,其子般继为令尹,椒为司马,芳贾为工正。贾谮杀般,椒代为令尹,恶贾而杀之,且举众攻楚王。王御之,遂灭若敖氏。
子越 朝代:春秋楚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05 【介绍】: 又称越椒、斗椒、伯棼。春秋时楚国人。名椒。鲁文公十六年,庸乘楚荒年叛楚,子越与子贝率师灭庸。鲁宣公四年,令尹子文死,斗般继任令尹,子越任司马。后与蔿贾诬杀斗般,继任令尹。旋杀芳贾,并以族人处于蒸野,准备进攻庄王。庄王以文王、成王、穆王三王之子孙作为人质,以求和解,不允。遂与庄王战于皋浒,败死,其族被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楚国人。伍参子。邑于椒,亦称椒举。大夫。娶王子牟女,王子牟以罪逃亡,楚人言伍举送之,恐而奔晋。赖蔡声子言于令尹子木,得返楚复仕。楚灵王三年出使晋,请诸侯与楚会盟,盟已,诫灵王慎终勿骄,举亦因显名于楚。
铎椒 朝代:战国楚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楚国人。为太傅。通《春秋》。有《铎氏微》三篇。
李椒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陇西成纪人。李广中子。为代郡太守。先李广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 【介绍】: 东汉南阳棘阳人,字君迁。少为县吏,从刘秀定河北,刘秀即帝位,任护军都尉,迁扬武将军。击斩李宪,尽平江淮地。建武十四年屯常山、中山以备北边,筑堡壁,起烽燧,以防匈奴侵扰。封全椒侯。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初名玉衡,字仲椒,长卿先生次子也。为近体诗,秀色欲掩其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502 【介绍】: 明江西广昌人,字廷秀,号椒丘,何文渊子。景泰五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为刑部郎中,捕治锦衣卫卒,拒都指挥袁彬请嘱,由是知名。成化间,以河南按察使助都御史原杰招抚南阳流民,亲入山谷劝说,附籍者甚众。历山西巡抚、刑部侍郎。孝宗嗣位,辅臣万安、刘吉忌其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既而入为刑部尚书,有所施为,辄遭刘吉阻格,又遭忌者中伤,遂致仕归。博学多闻,为诗多援据典故。有《元史臆见》、《周礼集注》、《勋贤琬琰录》、《椒丘文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乔新字廷秀,一字天苗,江西广昌人,冢宰文渊子。景泰甲戌进士,授南礼部主事。改刑部,历员外、郎中,迁福建按察副使,改河南。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迁刑部侍郎,进尚书。卒赠太子少傅,谥文肃。有《椒丘集》三十二卷。 (《双槐岁钞》:成化庚子,内阁刘吉丁外艰,诏赍以羊酒宝钞,起复视事如故。吉三上疏辞,托贵戚万喜得不允,陈编修音上书劝其力辞,吉不答,人无改言者。吉每谈笑对客,殊无戚容。丁来,今上新政,科道交纠,万安,尹直以、次罢遣。吉独不动,虑科道言之,乃倾身阿结,昏夜款门?蕲免弹劾,建言欲超迁科道,待以不次之位。弘治改元,风雹发自天寿山,毁瓦伤物,震惊陵寝,上戒谕群臣修省,遣官祭告。于是左春坊庶子兼翰林侍读张升疏言应天之实,当以辅导之臣为先。今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以奸邪尚在枢机之地也。因数吉十罪,且谓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科道交章劾升,指为轻薄小人。上命谪升南京工部员外郎。其同乡何乔新赠以诗曰:「乡邦交谊最相亲,忍向离筵劝酒频。抗疏但求裨圣治,论思端不忝儒臣。自怜石介非狂士,任诋西山是小人。暂别銮坡非远谪,莫将辞赋吊灵均。」由是人目吉为「刘棉花」,以其耐弹也。 田按:尚书诗温雅有则,泽古者深,与凡响自别。)
维基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江西广昌县人,官至刑部尚书,谥文肃。父亲何文渊,是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任山东、四川等地的巡按御史。何乔新为何文渊的第三子,母亲揭氏。何乔新生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景泰五年(1454年)登进士第,景泰七年,授礼部主客司主事。天顺元年(1457年),父亲何文渊过世,完成丁父忧、丁母忧。一说天顺二年(1458年),何文渊的弟子揭稽上奏,举发何乔新等诸不法事,并逼其父自尽乔新反控揭稽在镇守广东时,曾代黄竑撰写易储之疏章。。日后何乔新再起为刑部陕西司主事。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出任福建按察副使,历官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有政绩。成化十六年(1480年),为右副都御史,同年11月赴晋任山西巡抚。成化十九年八月乙丑,户部侍郎李衍、刑部侍郎何乔新巡视边关。成化二十年(1484年)被明廷召回拜为为刑部右侍郎,奉命前往山西赈灾。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巳,明廷派遣侍郎李贤、何乔新、贾俊去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赈饥荒之灾。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孝宗继位,万安、刘吉忌之,外放至南京。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时人以「父子尚书」为美谈。刘吉叫唆御史邹鲁诬陷,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5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仲山,号椒园道人。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广东左参政、湖广左布政使等,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任武选郎中时,凡权贵请嘱,令门者一切勿通,而记其姓名,嘱贿遂绝。文章博雅,尤喜为诗,书有米家父子风。有《山东泉志》、《瓜泾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七
源字仲山,长洲人。成化乙未进士,授工部主事。迁兵部郎中,出为广东参政,迁湖广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有《瓜泾集》二卷。
维基
徐源(1440年—1515年),字仲山,号椒园道人,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早年出身国子生,成化元年(1465年)举乙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一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会试第八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五十七名,除工部都水司主事。历升兵部郎中。弘治六年(1493年)三月,升任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弘治十年(1497年)八月,任浙江右布政使。弘治十二年,升湖广左布政使。次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巡抚山东。弘治十八年(1505年),致仕。正德十年(1515年)正月去世。著有《瓜泾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信阳人,字惟允,号椒园。嘉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请斥太常卿陈道瀛等,坐下诏狱,谪湖广布政司照磨,官终陕西佥事。
维基
王纳言,字惟允,襄城县人,河南信阳卫军籍。河南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七名,登第二甲第八十二名进士,授山东按察使司佥事、陕西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6—1555 【介绍】: 明保定府容城人,字仲芳,号椒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改兵部员外郎。大将军仇鸾畏俺答,请开互市市马,欲与媾和。继盛以为鸾耻未雪而议和示弱,大辱国,上疏弹劾。被贬狄道典史。后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刑部员外郎。严嵩欲引为羽翼,复改兵部武选司。而继盛以为嵩之奸甚于鸾,抵任甫一月,即上疏劾嵩十大罪,世宗大怒,下狱三年,终于被杀。隆庆时追谥忠悯。有《杨椒山集》。
词学图录
杨继盛(1516-1555)河北容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以劾严嵩下狱死,谥忠悯。工书画。有《杨忠悯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芳,容城人。嘉靖丁未进士,历兵部员外郎贬狄道典史累迁兵部员外建言坐法追赠太常少卿谥忠悯有椒山集
维基
杨继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县(今河北省容城县)人,明代政治人物,嘉靖丁未进士,官刑部员外郎,因弹劾权臣严嵩而死。后来,被奉为北京城的城隍,有《杨忠悯文集》。嘉靖十九年(1540年),杨继盛中式庚子科顺天府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会试第三十八名,廷试二甲第十一名进士。他生性耿直,刚正不阿。工部观政后,选授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升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时,鞑靼首领俺答数次入寇,咸宁侯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严嵩庇护仇鸾,继盛坐贬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杨继盛在狄道开办学校,选了一百多个孩子上学,其妻张贞变卖珠宝首饰,作学校的经费。一年后,俺答依然扰边,马市全遭破坏。明世宗知继盛有先见之明,再度起用杨继盛,调为山东诸城县令,改任南京户部云南司主事、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员外郎,连迁四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反冠以“诈称亲王令旨”的罪名下锦衣卫狱,廷杖一百,有人送与蚺蛇胆一具,说是可解血毒,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蚺蛇为?”后杨继盛于狱中自行割下烂肉三觔,断筋二条,受尽三年折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杨继盛临刑有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继盛妻殉夫自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0—1646 【介绍】: 明浙江临海人,原名炜,字木叔,号寒椒道人,读书小寒山,又号小寒山子。崇祯七年进士。授靖江知县。以纵情诗酒被御史左光先劾罢。北都陷,倡义勤王,以福王不许民间勤王而止。寻起职方主事。鲁王擢礼部右侍郎。失败后入云峰山,作绝命词十章,投水死。有《寒山集》。
陈函煇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函煇(1590年—1645年),原名炜,字木叔,号寒椒道人,又号小寒山子。浙江临海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十八年(1590年),师从黄道周。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任靖江县知县,被御史弹劾罢官。李自成破北京,陈函煇倡议各地勤王。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破南京。陈函煇跟随监国鲁王,擢礼部右侍郎。浙江兵败,陈函煇与王师在海上失散,入云峰山,作绝命词十章,自尽殉国。

人物简介

维基
沈戬谷(?—17世纪),字子禧,号器车,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沈戬谷是马世奇的门生,在天启元年(1621年)于蔡懋德房下中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获文震孟取录为会试副榜,任于潜教谕,十年(1637年)成进士,获授枣强知县。当时正值饥荒,他捐出俸禄买米煮粥赈灾,发现冤狱后立刻平反;之后入朝担任刑部主事,年多后外任庐州知府,到十七年(1644年)因病南归。很快李自成攻陷北京,沈戬谷淡泊名利,不再出门独力著书,隆武二年(1646年)改名沈謏,自号渚椒子。他的族弟沈中阶,字上襄,崇祯十五年举人,研究性理,不仕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