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棘刺造沐猴
 
猴雕刺


《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
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治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治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治人谓王曰:「计无度量,言谈之士多棘刺之说也。」

例句

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李白 古风之三十五

斗巧猴雕刺,誇趫索挂跟。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典故
棘刺情

相关人物
顾恺之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顾恺之传》
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

例句

额点梅花样,心通棘刺情。 吴融 个人三十韵

《漢語大詞典》:棘刺
(1).荆棘芒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列子·汤问:“ 飞卫 之矢先穷。 纪昌 遗一矢;既发, 飞卫 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2).喻刚直严正。晋书·崔洪传:“寻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丛生棘刺,来自 博陵 。在南为鷂,在北为鹰。’”
(3).喻障碍。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一种新鲜活泼之气,宜场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贵福泽享用,自从容无棘刺。”
《漢語大詞典》:棘垣
以棘刺护墙。元史·郝经传:“驛吏棘垣钥户,昼夜守逻,欲以动 经 , 经 不屈。”
分類:棘刺
《國語辭典》:棘手  拼音:jí shǒu
荆棘多刺,拔时易伤手。比喻事情难处理。《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止一县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棘手。」
《漢語大詞典》:刺芒
某些果实外壳上的针状物。亦泛指棘刺。 宋 王禹偁 《回寇密植谢官启》:“目窥星斗之文章,身负刺芒之怵惕。”
《國語辭典》:棘猴  拼音:jí hóu
战国时,有宋人自请为燕王在棘木上的尖端刻猴,企图诈骗钱财。右御和治工皆言此为不可能之事,燕王查问,得知此乃骗局,故杀宋人。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用以比喻虚妄或诈骗。元。贡师泰 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
分類:棘刺尖端
《漢語大詞典》:棘藩
棘刺的藩篱。《文选·张衡〈西京赋〉》:“揩枳落,突棘藩,梗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 李善 注引 杜预 《左氏传注》:“藩,篱也。”
分類:棘刺藩篱
《漢語大詞典》:抱棘
比喻像荆棘刺心一样难过。 明 李东阳 《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慟哭三郎逝,凄凉二载过,我心方抱棘,汝泪復悬河。”
《國語辭典》:棘盆  拼音:jí pén
用棘树围成的临时戏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馀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
《国语辞典》:满地荆棘(满地荆棘)  拼音:mǎn dì jīng jí
处处充满荆草棘刺。《三国演义》第三回:「陈留王曰:『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于是二人以衣相结,爬上岸边。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
《国语辞典》:针鼹(针鼹)  拼音:zhēn yǎn
一种卵生哺乳动物。全身长满棘刺,遇敌则竖起。嘴型尖而似鸟,以捕食蚂蚁或白蚁为生,擅长挖洞。雌针鼹产卵后于腹部的袋子孵化,由母体分泌乳汁喂哺幼儿。目前卵生哺乳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针鼹分布于澳洲和附近的塔斯马尼亚岛。
《漢語大詞典》:鳍棘(鰭棘)
指支撑鱼鳍薄膜的棘刺状硬骨。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鲈》:“鱸,可食,色白,有黑点,巨口细鳞,头大,鰭棘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