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束检
节检
丧检
检愿
检节
有耻且格
跅落
衽席不修
检俭
捡幅
《漢語大詞典》:束检(束檢)
拘束。约束检点。 明 无名氏 《霞笺记·父子伤情》:“今月里忽然恋 张姬 ,结誓缘,自此放心无束检,异日难图昼锦旋。”
《漢語大詞典》:节检(節檢)
犹检节。检点节制。新唐书·王式传:“﹝ 式 ﹞少节检,巧于宦,因 郑注 以交 王守澄 ,中丞 归融 劾之,出为 江陵 少尹。”
分類:检点节制
《漢語大詞典》:丧检(喪檢)
丧失德行,失去检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霞:“幸祖德厚,尚足及子孙。无復丧检,以促餘龄。”
《漢語大詞典》:检愿(檢愿)
检点朴实。新唐书·高釴传:“ 釴 少孤窶,介然无党援,以致宦达。诸弟皆检愿友爱,为搢绅景重。”
分類:检点朴实
《漢語大詞典》:检节(檢節)
检点节制。后汉书·郅恽传:“时 冀部 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类不检节, 寿 案察之,无所容贷。”北齐书·高乾传:“ 季式 豪率好酒,又恃举家勋功,不拘检节。”
分類:检点节制
《漢語大詞典》:有耻且格(有恥且格)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何晏 集解:“格,正也。” 邢昺 疏:“使民知有礼则安,失礼则耻,如此,则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 清 魏源 《军储篇一》:“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惩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耻且格是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诸凡国法,治人身恶之既形者,制其滋蔓之多,必先教以天条,而后齐以国法,固非不教而杀矣,亦必有耻且格尔。”
《漢語大詞典》:跅落
落拓不加检点。《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唐 颜师古 注:“跅者,跅落无检局也。”
分類:落拓检点
《漢語大詞典》:衽席不修
谓生活上不加检点。语本周书·皇后传序:“ 太祖 创基,修衽席以俭约; 高祖 嗣历,节情欲於矫枉。”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卢隐 、 李峭 ,皆 王鐸 门生,时议皆以衽席不修,屡黜辱。”
分類:检点
《漢語大詞典》:检俭(檢儉)
谓行为检点,生活俭朴。 唐 元稹 《唐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在 振武 时,以检俭同士卒劳苦,居餘官皆谨慎专至如不及。”
分類:检点俭朴
《漢語大詞典》:捡幅(撿幅)
修整边幅。指检点约束,注意细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温庭筠:“然( 温庭筠 )薄行无捡幅,与贵胄 裴诚 、 令狐滈 等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