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薄伽梵  拼音:bó qié fàn
世尊,为佛陀的十种名号之一。由梵语bhagavan翻译得名。含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尔时薄伽梵从初證觉,于十二年中诸声闻弟子无有过失,未生疮疱。」也译作「婆伽婆」、「婆伽梵」。
《國語辭典》:诃梨勒(訶梨勒)  拼音:hē lí lè
植物名。使君子科榄仁树属,落叶大乔木。树皮灰褐色。叶有柄,椭圆形或阔倒卵形,叶背及叶柄均密被毛茸。穗状或圆锥花序,花两性,绿白色或黄色。核果倒卵形,可供药用,有下气消痰之效。原产于印度、斯里兰卡至中国大陆云南。也称为「诃子」。
《漢語大詞典》:乾闼婆(乾闥婆)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从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闥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
《漢語大詞典》:迦利
亦作“ 迦黎 ”。 梵语kali的音译。原意为秽恶。亦为古 印度 佛教故事中的无道国王名,以凶暴著称。《大方等大集月藏经·诸恶鬼神得敬信》:“如我昔作 忍辱仙人 ,常在林中食诸甘果。时有国王名曰 迦利 ,支解我身而为八段。”后常指凶暴好斗的劣性。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则我如今三生石上脱迦黎……兄弟,你前日不见么,热撮撮一时闹起 曲江池 ,扢支支险揉碎緑罗衣,痴也不痴?”
《國語辭典》:阿毗昙(阿毗曇)  拼音:ā pí tán
佛教三藏中属于论藏的典籍。译自胡语。指对佛陀教法以非常精细而系统化著成的佛教典籍。《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一:「问曰:『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有何差别?』」也作「阿毗达磨」。
《漢語大詞典》:阿阇黎(阿闍黎)
亦作“ 阿闍梨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 唐 颜真卿 《西林寺题名》:“﹝ 西林寺 ﹞有 法真 律师,深究清浄毗尼之学,即律祖师 志恩 之上足,余内弟 正义 之阿闍黎也。” 五代 齐己 《送谭三藏入京》:“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月明星稀,孰在孰亡。煌煌东方,惟有啟明。咨尔上座,及阿闍梨。代佛出世,惟大弟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这些规范,必需经阿闍梨(闍音shē,传法师)传授。”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八国垂涎舍利子,西来健者又阿闍。天风吹满羣龙起,夺得魔王佛口鬚。”
《漢語大詞典》:奢摩他
亦作“ 奢摩它 ”。 梵语译音。寂止,寂静。谓精神集中,不为外界扰乱。《圆觉经》卷下:“以浄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万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宗密 疏:“此翻云止,定之异名,寂静义也。” 清 龚自珍 《释二门三点同异》:“《楞严》有奢摩它,《圆觉》有奢摩它,《涅槃》有奢摩它。”
《漢語大詞典》:冒地
(1).谓触犯地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妾无罪兮冒地,又何辜兮负天!”
(2).佛教语。梵语bodhi(菩提)的另一译音。意译正觉。 唐 空海 《青龙寺惠果和尚之碑》:“从金刚萨埵稽首扣寂,师师相传,於今七叶矣,非冒地之难得,遇此法之不易也。”
《漢語大詞典》:塔婆
梵语stūpa或古 印度 俗语thūpa的音译。塔。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塔婆:或言‘偷婆’,或言‘藪斗波’,皆讹也。正言‘窣覩波’,此言‘庙’也。”释氏要览·送终立塔:“梵语‘塔婆’,此云‘高显’,今略称‘塔’也。”
《漢語大詞典》:纣绝阴(紂絶陰)
即纣绝阴天宫。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血花香溢芬陀利,雄鬼欢呼紂絶阴。”芬陀利,梵语。义译为白莲花。参见“ 紂絶阴天宫 ”。
《漢語大詞典》:纣绝阴天宫(紂絶陰天宫)
道教六天宫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六天:一曰紂絶阴天宫,二曰泰煞谅事宫,三曰明辰耐犯宫,四曰怙照罪气宫,五曰宗灵七非宫,六曰敢司连苑宫。人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宫名。”
《漢語大詞典》:钵多罗(鉢多羅)
钵。梵语的音译。 唐 宗密《盂兰盆经疏》卷下:“鉢和罗饭者,鉢中饭也。梵云鉢多罗,此云应量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鉢者,畧也。”
分類:梵语音译
《漢語大詞典》:瞋毒
梵语krodha意译。佛教语。“三毒”之一。三毒之中,此为最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以弘济为心,龙乘瞋毒作暴,僧伽蓝、窣堵波六坏七成。”参见“ 三毒 ”。
《國語辭典》:三毒  拼音:sān dú
佛教谓贪爱、瞋恚、愚痴三种心态上的缺点。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
分類:佛教三毒
《國語辭典》:迦蓝(迦藍)  拼音:jiā lán
佛教用语。佛寺、寺院。为梵语saṁghārāma的音译。
《漢語大詞典》:苹婆(蘋婆)
梵语bimba音译。苹果。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上苑之苹婆, 西凉 之蒲萄, 吴 下之杨梅,美矣。” 清 曹寅 《冲谷四兄归浭阳予从猎汤泉同行不相见十三日禁中见月感赋兼呈二兄》诗:“争似苹婆双院里,挥毫日日醉春风。”
《國語辭典》:燃灯佛(燃燈佛)  拼音:rán dēng fó
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而被预言,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也称为「锭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