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乾闼婆(乾闥婆)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从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闥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
《漢語大詞典》:阿阇黎(阿闍黎)
亦作“ 阿闍梨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 唐 颜真卿 《西林寺题名》:“﹝ 西林寺 ﹞有 法真 律师,深究清浄毗尼之学,即律祖师 志恩 之上足,余内弟 正义 之阿闍黎也。” 五代 齐己 《送谭三藏入京》:“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月明星稀,孰在孰亡。煌煌东方,惟有啟明。咨尔上座,及阿闍梨。代佛出世,惟大弟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这些规范,必需经阿闍梨(闍音shē,传法师)传授。”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八国垂涎舍利子,西来健者又阿闍。天风吹满羣龙起,夺得魔王佛口鬚。”
《漢語大詞典》:瞋毒
梵语krodha意译。佛教语。“三毒”之一。三毒之中,此为最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以弘济为心,龙乘瞋毒作暴,僧伽蓝、窣堵波六坏七成。”参见“ 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