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蝶魄
比喻梦中超脱飘逸的心境。 宋 葛长庚 《睡起》诗:“蝶魄游仙去,猿声惊梦回。” 元 赵奕 《春日书怀》诗:“蝶魄迷幽梦,蛛丝绊落花。”参见“ 蝶梦 ”。
《國語辭典》:蝶梦(蝶夢)  拼音:dié mèng
庄周在梦中化身为蝴蝶的故事。典出《庄子。齐物论》。后亦指睡著所做的梦。宋。陈造 夜宿商卿家诗:「蝶梦蘧蘧才一霎,邻鸡啼罢又啼鸦。」
《漢語大詞典》:梦魔(夢魔)
梦中的恶魔。 郭沫若 《女神·湘累》:“ 屈原 :我怕,我怕我睡了去又来些梦魔来苦我。”
分類:梦中恶魔
《國語辭典》:梦遗(夢遺)  拼音:mèng yí
男子于睡梦时排泄精液,称为「梦遗」。
《漢語大詞典》:沙魇(沙魘)
指一种在睡梦中发生无意识行为的现象。亦比喻浑浑噩噩。朱子语类卷一三○:“今世説佛,也不曾做得他工夫;説道,也不曾做得此边工夫。只是虚飘飘地沙魘过世。”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沙魇:“ 湖南 益阳州 ,夜中,同寝之人,无故忽自相打,每每有之,名曰沙魘。土人熟此,不以为异,唯取冷水喷噀,候稍息,饮之汤,徐就醒。然犹二三日如醉餘。”
《漢語大詞典》:省睡
谓从睡梦中醒来。《水浒传》第四五回:“小道便是五更报晓的头陀,教人省睡,晚间宜烧些香,教人积福。”
分類:睡梦梦中
《國語辭典》:梦话(夢話)  拼音:mèng huà
1.梦中呓话。《西游记第》二八回:「只听得草中有人言语,急使杖拨开深草看时,原来是呆子在里面说梦话哩。」
2.比喻荒诞,没有根据的话。《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丁言志道:『你说的都是些梦话!马纯上先生,蘧駪夫先生,做了不知多少诗,你何尝见过!』」
《漢語大詞典》:梦像(夢像)
亦作“ 梦象 ”。 梦中所见的形象、情景。 汉 王符 潜夫论·五德志:“思道三年,而梦获贤人以为师,乃使以梦像求之四方侧陋,得 傅説 方以胥靡筑于 傅巖 ,升以为大公。” 元 无名氏 《昊天塔》:“嗨,元来是母亲的书也。説父亲兄弟,託梦与他,一句句都和我做的梦象相合,有这等异事。”
《漢語大詞典》:象梦(象夢)
谓描绘梦中所见者的形貌。国语·楚语上:“如是而又使以象梦,求四方之贤圣。” 韦昭 注:“思贤而梦见之,识其容状,故作其象而使求之。”
《漢語大詞典》:直梦(直夢)
醒后所见与梦中同,谓之直梦。《淮南子·墬形训》:“西方有刑残之尸,寝居直梦,人死为鬼。” 高诱 注:“悟如其梦,故曰直梦。” 汉 王充 论衡·纪妖:“或曰:‘人亦有直梦。见甲,明日则见甲矣;梦见君,明日则见君矣。’曰:‘然。人有直梦,直梦皆象也,其象直耳。’”
分類:所见梦中
《漢語大詞典》:衔发(銜髮)
古人以为人发为飞鸟所衔,则于梦中飞翔。列子·周穆王:“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髮则梦飞。”后遂以“衔髮”为做梦之典。 唐 贾餗 《庄周梦为蝴蝶赋》:“梦也者,不期而会;飞也者,以息相吹。岂衔髮之能诊,盖忘蹄之可知。”
《漢語大詞典》:寱挣
睡梦中因下意识作用而起来说话、活动。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四折:“没揣的一声狠似雷霆,猛可里諕一惊丢了魂灵,这的是俺娘的弊病,要打灭丑声,佯做箇寱挣。”
《漢語大詞典》:鬼魇(鬼魘)
迷信者称人在梦中惊叫,或觉得有重物压身不能动弹,叫鬼魇。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鬼魘不寤。皂荚末刀圭吹鼻中,能起死人。”
《漢語大詞典》:验梦(驗夢)
谓应验梦中之事。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新广祐王》:“ 乾道 四年秋,梦车骑满野……觉而记其语,明日,径走其处询访之,果有 陈丞 以进士登第,平生廉正,为乡里所称,死方五日。道人验梦可信。”
分類:应验梦中
《国语辞典》:梦断魂劳(梦断魂劳)  拼音:mèng duàn hún láo
睡梦中也想著,弄得神魂不宁。《孤本元明杂剧。南牢记。第一折》:「你这几日为李大姐一丝两气,茶饭少进,行思坐想,梦断魂劳,岂不是痴心汉子。」也作「梦断魂消」。
《国语辞典》:梦断魂消(梦断魂消)  拼音:mèng duàn hún xiāo
睡梦中也想著,弄得神魂不宁。明。高濂《玉簪记》第二七出:「满目新红惊树杪,莺啼处梦断魂消。」也作「梦断魂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