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浮柱
梁上柱。文选·扬雄〈甘泉赋〉:“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 吕向 注:“浮柱,梁上柱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悬梁浮柱,沓起飞楹。” 唐 杜甫 《水槛》诗:“高岸尚为谷,何伤浮柱欹。”
分類:梁上
《漢語大詞典》:芝栭
(1).亦作“ 芝檽 ”、“ 芝荋 ”。灵芝与木耳。二者皆属菌类,多生木上,可食。礼记·内则:“芝栭蔆椇,枣栗榛柿。” 郑玄 注:“芝音之;栭音而,本又作檽。” 孔颖达 疏:“芝栭者, 庾蔚 云:‘无华叶而生者曰芝栭。’ 卢氏 云:‘芝,木芝也。’ 王肃 曰:‘无华而实者名栭,皆芝属也。’”后汉书·马融传:“芝荋堇荁,蘘荷芋渠。”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蠛蠓之育於醯醋,芝檽之产於木石。”
(2).画有灵芝纹彩的梁上短柱。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芝栭攅罗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据。” 张载 注:“芝栭,山节,方小木为之。” 李周翰 注:“栭,梁上短柱也,画以芝草之文。”
《漢語大詞典》:梁头(梁頭)
清 代对运输船征税的名目。清史稿·郑成功传:“ 省英 为宣慰使,督各郡钱粮,令人月输银五分,曰‘毛丁’;船计丈尺输税,曰‘樑头’。”
(1).桥头。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僧羣 ﹞菴舍去石盂隔一小涧,日夕往还,以木为梁,由之以汲水。年至一百三十,忽见一折翅鸭,舒翼当梁头就唼, 羣 永不得过……遂絶水,经数日死。”
(2).屋梁上。 唐 冯著 《燕衔泥》诗:“尔莫厌老翁茅屋低,梁头作窠梁下栖。”
《漢語大詞典》:桥面
桥梁为车辆所用的部分
桥梁上可供行走或穿行的地面或平台。例如:桥梁的桥面。
《國語辭典》:楶棁(楶梲)  拼音:jié zhuó
楶,柱上支撑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楶棁指短小的木材。比喻不能担当重任的小材。《文选。班彪。王命论》:「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
《漢語大詞典》:楶棁之材
比喻小才。《文选·班彪〈王命论〉》:“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 张铣 注:“栭谓之楶,梁上楹谓之棁,盖小材也。”
分類:小才
《漢語大詞典》:游极(遊極)
即浮梁。《文选·陆机〈吴趋行〉》:“重欒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张铣 注:“游,浮;极,栋也。”参见“ 浮梁 ”。
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的梁。文选·张衡〈西京赋〉:“跱游极於浮柱,结重欒以相承。” 薛综 注:“三辅名梁为极。作游梁,置浮柱上。”
《國語辭典》:浮梁  拼音:fú liáng
用船筏或浮筒在水面上搭的临时便桥。《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
《国语辞典》:椽木  拼音:chuán mù
屋梁上承受瓦片的木条。如:「这栋木造房屋的梁柱和椽木都是上等建材,造价不菲。」
《漢語大詞典》:梁垒(梁壘)
梁上的燕巢。因燕子衔泥为垒,故称。《花月痕》第四一回:“燕寻梁垒穿空幙,犬拥金铃卧落花。”
《国语辞典》:鼻骨  拼音:bí gǔ
位于两眼窝间,构成鼻梁上部与侧部的颜面骨。小而扁平,左右各一,互相衔接。
《漢語大詞典》:乌龙尾(烏龍尾)
梁上壁间的倒挂烟尘。以形似得名。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梁上尘﹝释名﹞:“倒掛尘名乌龙尾、烟珠。”
《漢語大詞典》:烟珠(煙珠)
屋梁上垂下的丝棉状黑色灰尘。可入药。也叫乌龙尾。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梁上尘﹝释名﹞:“倒挂尘名乌龙尾、烟珠。”
《國語辭典》:吊桶  拼音:diào tǒng
用来汲取井水的桶子,因用绳索吊上、垂下,故称为「吊桶」。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你似个吊桶,我似个井,这吊桶常落在井里。」《水浒传》第二一回:「我这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
《漢語大詞典》:株檽
梁上的短柱。 韩愈 《进学解》“欂櫨侏儒” 宋 王伯大 音释:“侏儒,一名棁,字或作株檽。”参见“ 侏儒 ”。
分類:梁上音释
《國語辭典》:侏儒  拼音:zhū rú
1.身材过度矮小的人。参见「侏儒症」条。
2.古代表演杂伎或以滑稽动作引人笑乐的艺人。《荀子。王霸》:「俳优侏儒妇女之请谒以悖之。」
3.梁上短柱。《礼记。明堂位》汉。郑玄。注:「藻棁,画侏儒柱,为藻文也。」唐。韩愈 进学解:「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漢語大詞典》:棳儒
梁上短柱。释名·释宫室:“棳檽,梁上短柱也。棳儒犹侏儒短,故以名之也。”
分類:梁上
《国语辞典》:枣核脸(枣核脸)  拼音:zǎo hé liǎn
一种国剧脸谱。只在鼻梁上抹一枣核形粉块,抹此种脸者多为武丑,其人虽不能规行矩步,然却是正人,不过言行滑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