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邦桢(邦楨)
国家的支柱。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昨闻詔书下, 权公 作邦楨。” 明 陈子龙 《送同年赵太史谪闽中》诗之二:“勗哉保令仪,邦楨仰遗直。”
分類:国家支柱
《漢語大詞典》:干桢(幹楨,乾楨)
筑墙所用的主柱,竖在两旁的叫“干”,竖在两端的叫“楨”。引申为支柱,支撑。 汉 扬雄 《法言·五百》:“经营然后知干楨之克立也。” 汪荣宝 义疏:“干,説文作榦。 李 云:‘榦楨,筑墻版之属也。’按:书·费誓云:‘峙乃楨干。’史记·鲁世家《集解》引 马 注云:‘楨干者,皆筑具;楨在前,干在两傍。’”隶释·汉山阳太守祝睦碑:“当享繁禄,为帝干楨。”
乾楨:朝廷的支柱。桢,古代筑墙时所立的柱子。 汉 班固《十八侯铭·曹参》:“蹇蹇相国,允忠克诚……身履国土,秉御乾楨。”
《高级汉语词典》:干桢
筑墙所用的主柱,竖在两旁的叫“干”,竖在两端的叫“桢”。引申为支柱、支撑
《骈字类编》:金桢(金桢)
沈炯太尉始兴昭烈王碑见玉干下
《骈字类编》:瑶桢(瑶桢)
唐 韩愈 城南联句 绿发抽珉甃,青肤耸瑶桢。
《分类字锦》:周桢(周桢)
诗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毛传桢干也郑笺此邦能生之则是我周家干事之臣
分类:
《国语辞典》:杨维桢(杨维桢)  拼音:yáng wéi zhēn
人名。(西元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又号抱遗老人。善吹铁笛,故又号铁笛道人。元末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泰定进士,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喜游山水,晚居淞江。工诗,号铁崖体,尤擅古乐府。所作古乐府多以史事和神话为题材,纵横奇诡。著有《东维子集》、《铁崖古乐府》等。
《漢語大詞典》:桢臣(楨臣)
谓栋梁之臣。 明 陆采 《怀香记·司空受掾》:“列位今日士林之兰友,他年王国之楨臣。”
《漢語大詞典》:桢材(楨材)
犹干才。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中》:“会在 战国 ,姦人又因缘外交……既不校练,功楛未可知;就有楨材,其能又不与官适。”
分類:干才
《漢語大詞典》:桢弼(楨弼)
指栋梁辅弼之臣。魏书·阳固传:“遭季叶之纷乱兮,仍矫迹於 良乡 ;弃侯卫之楨弼兮,乃殖根於 幽 方。”
分類:栋梁辅弼
《漢語大詞典》:乾桢(乾楨)
朝廷的支柱。桢,古代筑墙时所立的柱子。 汉 班固 《十八侯铭·曹参》:“蹇蹇相国,允忠克诚……身履国土,秉御乾楨。”
《漢語大詞典》:基桢(基楨)
犹根基。基,建筑物的根脚;桢,筑墙时两端之柱。引申为准则;榜样。《汉书·匡衡传》:“愿陛下留神动静之节,使羣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楨,天下幸甚!”
《漢語大詞典》:桢固(楨固)
犹支柱,骨干。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忠臣贤士,国家之元龟,社稷之楨固也。”
分類:支柱骨干
《高级汉语词典》:桢木  拼音:zhēn mù
木名,即女贞
《漢語大詞典》:桢子(楨子)
画幅。《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尽取 阎王 禎子跪” 蒋礼鸿 通释:“‘禎’应作楨,楨子是画 阎王 的画幅。”
分類:画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