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那须预人家国

相关人物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轻诋〉~839~
桓公欲迁都,以张拓定之业。孙长乐上表,谏此议甚有理。桓见表心服,而忿其为异,令人致意孙云:「君何不寻〈遂初赋〉,而彊知人家国事?」
典故
能令公喜

相关人物
王珣
 
郗超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宠礼〉~723~
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典故
宁作我

相关人物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52~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典故
相关人物
桓温
 
郗超


《晋书》卷六十七〈郗鉴列传·(郗愔子)郗超〉~802~
超字景兴,一字嘉宾。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愔事天师道,而超奉佛。愔又好聚敛,积钱数千万,尝开库,任超所取。超性好施,一日中散与亲故都尽。其任心独诣,皆此类也。……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温迁大司马,又转为参军。温英气高迈,罕有所推,与超言,常谓不能测,遂倾意礼待。超亦深自结纳。时王珣为温主簿,亦为温所重。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寻除散骑侍郎。时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温恒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机,遣笺诣温,欲共王室,修复园陵。超取视,寸寸毁裂,乃更作笺,自陈老病,甚不堪人间,乞闲地自养。温得笺大喜,即转愔为会稽太守。温怀不轨,欲立霸王之基,超为之谋。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典故
相关人物
桓温
 
谢安


《世说新语》上卷下《文学》
桓公见谢安石作简文谥议,看竟,掷与坐上诸客曰:「此是安石碎金。」

例句

鲁殿铿寒玉,苔山激碎金。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典故
郗嘉宾

相关人物
桓温
 
郗超


《晋书》卷六十七〈郗鉴列传·(郗愔子)郗超〉~802~
超字景兴,一字嘉宾。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愔事天师道,而超奉佛。愔又好聚敛,积钱数千万,尝开库,任超所取。超性好施,一日中散与亲故都尽。其任心独诣,皆此类也。……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温迁大司马,又转为参军。温英气高迈,罕有所推,与超言,常谓不能测,遂倾意礼待。超亦深自结纳。时王珣为温主簿,亦为温所重。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寻除散骑侍郎。时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温恒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机,遣笺诣温,欲共王室,修复园陵。超取视,寸寸毁裂,乃更作笺,自陈老病,甚不堪人间,乞闲地自养。温得笺大喜,即转愔为会稽太守。温怀不轨,欲立霸王之基,超为之谋。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晋书》卷六十七〈郗鉴列传·(愔子)郗超〉~802~
超字景兴,一字嘉宾。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愔事天师道,而超奉佛。愔又好聚敛,积钱数千万,尝开库,任超所取。超性好施,一日中散与亲故都尽。其任心独诣,皆此类也。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雅量〉~368~
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明晨起,呼谢安、王坦之入,掷疏示之。郗犹在帐内,谢都无言,王直掷还,云:多!宣武取笔欲除,郗不觉窃从帐中与宣武言。谢含笑曰:「郗生可谓入幕宾也。」
典故
相关人物
桓温
 
谢玄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附《王珣传》
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例句

隋邸旧僚推谢掾,汉廷高议得相如。 罗隐 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

典故
须作猬毛磔

相关人物
桓温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2568~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国语辞典》:桓温(桓温)  拼音:huán wēn
人名。(西元312~378)字元子,晋龙亢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与前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大败而还,后废帝奕,立简文帝,阴谋篡夺,威势显赫,旋以疾卒。
《分类字锦》:桓温十脔(桓温十脔)
晋书陆纳传出为吴兴太守将之郡先至姑孰辞桓温因问温曰公致醉可饮几酒食肉多少温曰年大来饮三升便醉白肉不过十脔
分类:
《國語辭典》:扪虱(捫蝨)  拼音:mén shī
前秦王猛年少穷苦,当东晋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论天下事,一面捻著身上虱子,犹如旁若无人。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态度从容,侃侃而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漢語大詞典》:鬼揶揄
晋 罗友 为 桓温 下属,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为郡守者, 桓温 设宴欢送, 罗友 很迟才到会, 桓 问其故, 友 答道:“民性饮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门,於中路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终惭,回还以解,不觉成淹缓之罪。”见世说新语·任诞“ 襄阳 罗友 有大韵”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后因以“鬼揶揄”为仕途坎坷之典。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漢語大詞典》:髯参(髯參)
“髯参军”的省称。 晋 郄超 为 桓温 记室参军,多髯,时人称“髯参军”。后用以称记室参军。 唐 李逢吉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 髯参 六义穷。” 金 元好问 《闻希颜得英府记室》诗:“近得 髯参 信,知从 兔苑 游。”参见“ 髯参军 ”。
《漢語大詞典》:髯参军(髯參軍)
(1). 晋 郄超 的别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宠礼:“ 王珣 、 郗超 竝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 珣 为主簿, 超 为记室参军, 超 为人多须, 珣 状短小。于时 荆州 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2).羊的别名。《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羊曰美髯主簿、髯参军。”
分類:
《漢語大詞典》:龙山会(龍山會)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 桓温 曾大聚佐僚于 龙山 。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唐 朱湾 《九日登青山》诗:“想见 龙山 会,良辰亦似今。” 唐 赵嘏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是日 龙山 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宋 吴则礼 《满庭芳·九日》词:“想见征西旧事, 龙山 会,宾主俱豪。”亦作“ 龙山佳会 ”。 宋 周紫芝 《品令》词:“休説 龙山 佳会,此情不浅。”
《国语辞典》:晋阳秋(晋阳秋)  拼音:jìn yáng qiū
书名。晋孙盛撰。内容记载桓温在枋头兵败的史事。
《漢語大詞典》:入幕
(1).进入帷幕。 北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还飈入幕,写雾出楹。”
(2).引申指进入内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剧贼遁免:“﹝ 罗龙文 ﹞与 严东楼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诸宝玩,其入幕无间朝夕。后与 严 同败,同遣戍。”
(3).指入为幕僚。 唐 贾岛 《送陈判官赴绥德》诗:“将军遥入幕,束带便离家。” 金 元好问 《送樊顺之》:“ 王粲 从军正年少, 庾郎 入幕更风流。”参见“ 入幕宾 ”。
《漢語大詞典》:入幕宾(入幕賓)
语出晋书·郗超传:“ 谢安 与 王坦之 尝诣 温 论事, 温 令 超 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 安 笑曰:‘ 郗生 可谓入幕之宾矣!’”后因称参与机密的幕僚为“入幕宾”。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怀乡不作《登楼赋》,佐府真为入幕宾。” 康有为 《瑞典北海申堪闻常熟凶闻》诗之二:“ 萧何 能荐登坛将, 王猛 曾为入幕宾。”
《國語辭典》:碎金  拼音:suì jīn
比喻简短的佳作。《晋书。卷七九。谢安传》:「温尝以谢安所作简文帝谥议以示坐宾,曰:『此谢安石碎金也。』」
《漢語大詞典》:谢掾(謝掾)
指 东晋 谢玄 。 玄 曾任 桓温 掾属,故称。晋书·王珣传:“ 珣 字 元琳 。弱冠与 陈郡 谢玄 为 桓温 掾,俱为 温 所敬重,尝谓之曰:‘ 谢掾 年四十,必拥旄杖节。 王掾 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唐 罗隐 《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诗:“ 隋 邸旧僚推 谢掾 , 汉 廷高议得 相如 。”
分類:谢玄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