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四十品无明根本
四根本性罪
四根本重罪
四善根
俱舍四善根
成实四善根
法相四善根
三品四善根
四种根本罪
未知根
未知当知根
玄根
耳根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佛类词典(续上)
心根四十品无明根本
四根本性罪
四根本重罪
四善根
俱舍四善根
成实四善根
法相四善根
三品四善根
四种根本罪
未知根
未知当知根
玄根
耳根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心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十五谛之一。(参见:数论外道)附录。
(术语)二十五谛之一。(参见:数论外道)附录。
四十品无明根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證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位而断破之者。其中于等觉位所断之无明,称为元品之无明,乃一切无明之根本也。
(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證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位而断破之者。其中于等觉位所断之无明,称为元品之无明,乃一切无明之根本也。
四根本性罪
【佛学大辞典】
(名数)比丘之四波罗夷罪Pa%rajika%也。十轮经三曰:「出家受具足戒,于四根本性罪中精勤守护。」
(名数)比丘之四波罗夷罪Pa%rajika%也。十轮经三曰:「出家受具足戒,于四根本性罪中精勤守护。」
四根本重罪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四波罗夷也。显密各异其戒相。(参见:波罗夷)
(名数)谓四波罗夷也。显密各异其戒相。(参见:波罗夷)
四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小乘俱舍成实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法相宗于十回向之满位,生四种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为见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实,法相三宗,其行相各异。梵Kus/ala-mu%la。
【佛学大辞典】
(名数)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参见:加行位)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小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声闻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之后,接著须修四谛观。当无漏智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之时,名为暖位;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名为顶位;再进而明四谛之理,其心坚住,决定不移,名为忍位;更进而到达有漏智的最终点,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法。3。指大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以佛觉为己心,如火欲燃,名为暖;以自心成佛,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印持无所取之境,顺忍所无取之心识,名为忍(暖位以佛觉为己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忍位则觉于中道);由此更进,则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虽未至初地见道之出世间,然已到世间的最后边际,纵属有漏,但在世间已是第一,名世第一。在此大乘暖、顶、忍、世第一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能所二取皆空。
(名数)小乘俱舍成实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法相宗于十回向之满位,生四种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为见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实,法相三宗,其行相各异。梵Kus/ala-mu%la。
【佛学大辞典】
(名数)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参见:加行位)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小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声闻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之后,接著须修四谛观。当无漏智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之时,名为暖位;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名为顶位;再进而明四谛之理,其心坚住,决定不移,名为忍位;更进而到达有漏智的最终点,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法。3。指大乘之暖、顶、忍、世第一法。以佛觉为己心,如火欲燃,名为暖;以自心成佛,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印持无所取之境,顺忍所无取之心识,名为忍(暖位以佛觉为己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忍位则觉于中道);由此更进,则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虽未至初地见道之出世间,然已到世间的最后边际,纵属有漏,但在世间已是第一,名世第一。在此大乘暖、顶、忍、世第一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能所二取皆空。
加行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宗五位之第二。于十回向之终,修四寻思四如宝之愿,得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为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际,故名为加行位。即四道中之加行道也。唯识论九曰:「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又曰:「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参见:四寻思观)
【佛学常见辞汇】
唯识宗所立五位之第二,即于十回向之后,修四寻思观,得暖、顶、忍、世第一之四善根位。
【佛学次第统编】
加行者,准备入正位之时,而加一番之修行也。位有四,谓之四加行,又名四善根。
一、煖位 煖位者,为将发见道无漏之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发,先有煖相是也。此位刱观四谛,修十六行。
二、顶位 顶者已达巅顶也。此位用观同前,转更明朗。
三、忍位 忍可决定四谛之理不动之智为忍,忍位有三:
一、下忍 遍观八谛(欲界四谛上二界四谛成八谛)三十二行(欲界十六行上二界十六行)。
二、中忍 缩观渐减缘行(缘者缘于八谛,行即三十二行。渐减者,历观三十二行,每一周递减为三十一三十二十九等,直至第一欲界苦行)。乃至一行二刹那在,名中忍满,即入上忍。
三、上忍 惟观欲界苦谛,但有一行二刹那在,前一刹那尽,名上忍中。
四、世第一位 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第一,名世第一。二刹那中,后一刹那尽,名世第满,引入无漏见道。
此之四位,渐能伏除烦恼分别。
【三藏法数】
谓四加行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四加行者,煖、顶、忍、世第一也。见道即欢喜地菩萨位也。)
【三藏法数】
加行位者,其位有四:一、煖位。(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见智火,已得煖相。)二、顶位。(观行转明,如登山顶,悉皆明了。)三、忍位。(忍即忍可之义,谓于苦、集、灭、道,四谛之法忍可而乐修也。)四、世第一位。(于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谓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證道果也。
(术语)唯识宗五位之第二。于十回向之终,修四寻思四如宝之愿,得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也。为入于见道,正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分际,故名为加行位。即四道中之加行道也。唯识论九曰:「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又曰:「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参见:四寻思观)
【佛学常见辞汇】
唯识宗所立五位之第二,即于十回向之后,修四寻思观,得暖、顶、忍、世第一之四善根位。
【佛学次第统编】
加行者,准备入正位之时,而加一番之修行也。位有四,谓之四加行,又名四善根。
一、煖位 煖位者,为将发见道无漏之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发,先有煖相是也。此位刱观四谛,修十六行。
二、顶位 顶者已达巅顶也。此位用观同前,转更明朗。
三、忍位 忍可决定四谛之理不动之智为忍,忍位有三:
一、下忍 遍观八谛(欲界四谛上二界四谛成八谛)三十二行(欲界十六行上二界十六行)。
二、中忍 缩观渐减缘行(缘者缘于八谛,行即三十二行。渐减者,历观三十二行,每一周递减为三十一三十二十九等,直至第一欲界苦行)。乃至一行二刹那在,名中忍满,即入上忍。
三、上忍 惟观欲界苦谛,但有一行二刹那在,前一刹那尽,名上忍中。
四、世第一位 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第一,名世第一。二刹那中,后一刹那尽,名世第满,引入无漏见道。
此之四位,渐能伏除烦恼分别。
【三藏法数】
谓四加行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四加行者,煖、顶、忍、世第一也。见道即欢喜地菩萨位也。)
【三藏法数】
加行位者,其位有四:一、煖位。(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见智火,已得煖相。)二、顶位。(观行转明,如登山顶,悉皆明了。)三、忍位。(忍即忍可之义,谓于苦、集、灭、道,四谛之法忍可而乐修也。)四、世第一位。(于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谓此四位加功用行,取證道果也。
俱舍四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暖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暖法。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暖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暖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于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暖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名顶法。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也。顶者譬之山顶,山顶在进退之两际,此顶位在进退之中间,或有进而上于忍位者,上于忍,则无毕竟退堕者,愈进而入于见道,或退而下于暖位,或有造无间之业,而堕于地狱者,在如是进退之中间,故譬以山顶,名为顶法。又顶者人之顶也,如人身中最高胜者,以此顶位为退位中最高处故也(忍法已上更无退法)。功德假令退堕而堕于暖位或无间,然毕竟无如暖法之人断善根者。三忍法,生于顶之后念之善根,名为忍法。亦有三品,忍可决定四圣谛,为最殊胜之位,故名忍。其下忍,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如前,至此位,则无毕竟堕于三恶趣者。其中忍,由是渐灭所缘之谛,灭能缘之行相,至其极留属于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谓之减缘减行。其上忍之位,观前所馀苦谛下苦之一行相也。故上忍之位,仅为一刹那之间。至此忍位,则必无退堕忍法者,又无堕于恶趣者。四世第一法,生于上忍后念之善根也,是为一刹那。故无下中上之三品,与上忍同,观苦谛苦之一行相也。世者以有漏法而名,有漏法中无超于此观智者,以之为最胜之法,故名世第一法。此住亦为一刹那。此位无间,必生无漏智,入于见道,真正證悟胜谛,为圣者而离凡夫之生也。俱舍二十三曰:「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
(名数)一暖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暖法。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暖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暖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于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暖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名顶法。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也。顶者譬之山顶,山顶在进退之两际,此顶位在进退之中间,或有进而上于忍位者,上于忍,则无毕竟退堕者,愈进而入于见道,或退而下于暖位,或有造无间之业,而堕于地狱者,在如是进退之中间,故譬以山顶,名为顶法。又顶者人之顶也,如人身中最高胜者,以此顶位为退位中最高处故也(忍法已上更无退法)。功德假令退堕而堕于暖位或无间,然毕竟无如暖法之人断善根者。三忍法,生于顶之后念之善根,名为忍法。亦有三品,忍可决定四圣谛,为最殊胜之位,故名忍。其下忍,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如前,至此位,则无毕竟堕于三恶趣者。其中忍,由是渐灭所缘之谛,灭能缘之行相,至其极留属于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谓之减缘减行。其上忍之位,观前所馀苦谛下苦之一行相也。故上忍之位,仅为一刹那之间。至此忍位,则必无退堕忍法者,又无堕于恶趣者。四世第一法,生于上忍后念之善根也,是为一刹那。故无下中上之三品,与上忍同,观苦谛苦之一行相也。世者以有漏法而名,有漏法中无超于此观智者,以之为最胜之法,故名世第一法。此住亦为一刹那。此位无间,必生无漏智,入于见道,真正證悟胜谛,为圣者而离凡夫之生也。俱舍二十三曰:「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
成实四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成实宗不如俱舍宗别观四谛,直以无常观观察五蕴,生相似之涅槃智。其中分四品,下名暖法,中名顶法,上名忍法,上上名世第一法。见大乘义章十一。
(名数)成实宗不如俱舍宗别观四谛,直以无常观观察五蕴,生相似之涅槃智。其中分四品,下名暖法,中名顶法,上名忍法,上上名世第一法。见大乘义章十一。
法相四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大乘于真唯识观之前加行,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之四定,而发四寻思四如实之观智,如其次第,为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参见:四寻思观)
(名数)法相大乘于真唯识观之前加行,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之四定,而发四寻思四如实之观智,如其次第,为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参见:四寻思观)
三品四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闻,独觉,佛三乘之善根也。此中声闻与部行独觉之二者,转于暖,顶,二善根已生之位,而得无上正觉也。彼若得忍,则无成佛之理,何则,彼已超脱恶趣故不能为利物化生往于恶趣也。暖顶忍之三者,转得为独觉,以彼不须利生之化用故也。其次麟角独觉与佛,于暖等四善,无移转之理,盖以彼由暖等善根乃至成菩提,而成一座故也。俱舍二十三曰:「转声闻种性,二成佛三馀。麟角佛无转,一坐成觉故。」
(名数)声闻,独觉,佛三乘之善根也。此中声闻与部行独觉之二者,转于暖,顶,二善根已生之位,而得无上正觉也。彼若得忍,则无成佛之理,何则,彼已超脱恶趣故不能为利物化生往于恶趣也。暖顶忍之三者,转得为独觉,以彼不须利生之化用故也。其次麟角独觉与佛,于暖等四善,无移转之理,盖以彼由暖等善根乃至成菩提,而成一座故也。俱舍二十三曰:「转声闻种性,二成佛三馀。麟角佛无转,一坐成觉故。」
四种根本罪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波罗夷罪也,大日经学处品曰:「四种根本罪。」
(术语)四波罗夷罪也,大日经学处品曰:「四种根本罪。」
未知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未知当知根。是三无漏根之一。
(术语)又云未知当知根。是三无漏根之一。
未知当知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无漏根之一。(参见:三无漏根)
(术语)三无漏根之一。(参见:三无漏根)
玄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玄妙之根性也。涅槃无名论曰:「仰攀玄根,俯提弱丧。」
(术语)玄妙之根性也。涅槃无名论曰:「仰攀玄根,俯提弱丧。」
耳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根之一。(参见:六根)
【三藏法数】
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藏法数】
耳根者,谓观世音菩萨,往昔劫中,于观世音佛所,发菩提心。彼佛教其从闻思修入三摩提,于是菩萨即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矣。经中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即圆通之体也。上合诸佛妙心,下同众生悲仰,而现乎三十二应,施以十四无畏等者,乃圆通之用也。故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成就菩提,斯为第一。(闻、思、修,即三慧也。梵语三摩提,即三摩地也。入流亡所者,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三十二应者,佛应、独学应、缘觉应、声闻应、梵王应、帝释应、自在天应、大自在天应、天大将军应、天王应、四天王太子应、人王应、长者应、居士应、宰官应、婆罗门应、比丘应、比丘尼应、优婆塞应、优婆夷应、女主应、童男应、童女应、诸天应、龙应、药叉应、乾闼婆应、阿修罗应、紧那罗应、摩呼罗伽应、人应、非人应也。十四无畏者,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二、知见旋复;三、观听旋复;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十一、消尘旋明;十二、融形复闻;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也。)
(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根之一。(参见:六根)
【三藏法数】
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藏法数】
耳根者,谓观世音菩萨,往昔劫中,于观世音佛所,发菩提心。彼佛教其从闻思修入三摩提,于是菩萨即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矣。经中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即圆通之体也。上合诸佛妙心,下同众生悲仰,而现乎三十二应,施以十四无畏等者,乃圆通之用也。故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成就菩提,斯为第一。(闻、思、修,即三慧也。梵语三摩提,即三摩地也。入流亡所者,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三十二应者,佛应、独学应、缘觉应、声闻应、梵王应、帝释应、自在天应、大自在天应、天大将军应、天王应、四天王太子应、人王应、长者应、居士应、宰官应、婆罗门应、比丘应、比丘尼应、优婆塞应、优婆夷应、女主应、童男应、童女应、诸天应、龙应、药叉应、乾闼婆应、阿修罗应、紧那罗应、摩呼罗伽应、人应、非人应也。十四无畏者,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二、知见旋复;三、观听旋复;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十一、消尘旋明;十二、融形复闻;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也。)
六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识而使各别缘六境之胜用,故立为六根。俱舍论三曰:「颂曰: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根。论曰:了自境者,谓六识身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为根。」
【佛学常见辞汇】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馀可类推。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 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 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 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此之六根,尚有其他六受、六入、六处等名义,另详他章,兹不细及,以免繁絮。
【三藏法数】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
〔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鼻根〕,谓鼻能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是也。
〔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
〔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
〔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识而使各别缘六境之胜用,故立为六根。俱舍论三曰:「颂曰: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根。论曰:了自境者,谓六识身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为根。」
【佛学常见辞汇】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馀可类推。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 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 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 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此之六根,尚有其他六受、六入、六处等名义,另详他章,兹不细及,以免繁絮。
【三藏法数】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
〔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鼻根〕,谓鼻能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是也。
〔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
〔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
〔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所说(参见:思之惑数也。见见思)
(名数)大乘所说(参见:思之惑数也。见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