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朽株
腐朽的树桩。亦喻指老朽无用的人。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功,虽有 乌获逢蒙 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槃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饰朽株以丹青之美,登丑石於珪瓚之丛,凛然无堪,躐是异数。”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当其变更,朽株尽可为患者。”
分類:腐朽树桩
《國語辭典》:株连(株連)  拼音:zhū lián
因一个人的罪,而牵连许多人。像砍伐树木,根株相连一般。《新唐书。卷二○九。酷吏传。吉温传》:「于是慎矜兄弟皆赐死,株连数十族。」《文明小史》第六回:「宵小工谗,太守因而解任;贪横成性,多士复被株连。」也作「株蔓」。
《國語辭典》:株守  拼音:zhū shǒu
比喻拘泥守成,不知变通。参见「守株待兔」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三出:「自株守,教怨谁?让荒园,你存济。」《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愚兄老拙株守,两家至戚世交,只和老弟气味还投合的来。」
《國語辭典》:守株待兔  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相传一农夫见兔触树而死,为他所得,遂不事农作,守在树旁,等待兔子撞树,终一无所获。典出《韩非子。五蠹》。后比喻拘泥守成,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汉。王充《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也作「守株伺兔」。
《骈字类编》:十株
宋书符瑞志元嘉二十五年六月壬寅嘉禾旅生华林园十株七百穗
《骈字类编》:双株(双株)
南齐书祥瑞志见一干下
《骈字类编》:九株
宋史舆服志见四凤下 明一统志见九星下
《骈字类编》:四株
晋书五行志永嘉六年五月无锡县有四株茱萸树相樛而生状若连理 齐书祥瑞志永明八年巴陵郡树连理四株
《骈字类编》:二株
宋书符瑞志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癸巳嘉禾二株生江夏王义恭东田 齐书祥瑞志永明三年正月安城县榆树二株连理
《骈字类编》:七株
唐 白居易 新栽梅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漢語大詞典》:犀株
即犀角。角计数以株为量,故称。 唐 李贺 《恼公》诗:“犀株防胆怯,银液镇心忪。” 王琦 汇解引游宦纪闻:“犀中最大者曰堕罗犀,一株有重七八斤者。”参见“ 犀角 ”。
分類:犀角计数
《國語辭典》:犀角  拼音:xī jiǎo
1.犀牛的角。由角质纤维所组成,坚硬细致,可入药,具有强心、解热、去毒、止血的功效。亦可用来制做图章或其他器物。
2.额头上隆起的骨。传说为贵人之相。《战国策。中山策》:「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绝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骈字类编》:松株
张祜 题虎丘寺诗 倚殿松株涩,攲亭石片幽。
《漢語大詞典》:橛株
树根。引申指本义。 章炳麟 《毛公说字述》:“自尔隧字无文可徵,兑之为泽,亦且失其氒株。”
分類:树根本义
《國語辭典》:株林  拼音:zhū lín
《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株林,刺灵公也。」首章二句为:「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骈字类编》:高株(高株)
宋 欧阳修 归雁亭 高株唯有柳数十,夹路对立初谁栽。
《骈字类编》:六株
宋史舆服志第四品花钗六株翟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