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雠正(讎正)
亦作“讐正”。
(1).校正。新唐书·儒学传序:“帝又讎正五经繆缺,颁天下示学者,与诸儒稡章句为义疏,俾久其传。” 清 章学诚 校雠通义·校雠条理:“夫博求诸本乃得讐正一书,则副本固将广储以待质也。”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七章第三节:“ 乾 嘉 以还,学者多讎正 先秦 古籍,渐可得读。”
(2). 唐 代官名。掌校勘书籍。 宋 洪迈 容斋五笔·详正学士:“ 唐太宗 时,命秘书监 魏徵 写四部羣书,将藏内府,置讎正二十员。后又詔 虞世南 、 颜师古 踵领之,功不就。 显庆 中罢讎正官,使散官随番刊正。”
《漢語大詞典》:扬都(揚都)
(1). 南北朝 时称 建康 为 扬都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在 扬都 值 侯景 杀 简文 而篡位,於 江陵 逢 孝元 覆灭,至此而三为亡国之人。”中华书局版校勘记:“按当时习称 建康 为 扬都 。”
(2).指 扬州 。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七:“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 扬都 。” 宋 徐铉 稽神录·朱拯:“伪 吴 玉山 主簿 朱拯 赴选至 扬都 。”
《漢語大詞典》:灯楼(燈樓)
张灯用的綵楼。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上元灯楼》:“ 唐玄宗 於 上阳宫 建灯楼,高一百五十尺,悬以珠玉,微风将至,鏘然成韵。”参阅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校勘记。
分類:校勘
《國語辭典》:分校  拼音:fēn xiào
1.校本部以外分设的学校。
2.分隔,使不在一校。如:「男女分校」。
《漢語大詞典》:校石
校勘石刻文字。宋书·周朗传:“且室间轩左,幸有陈书十篋,席隅奥右,颇得宿酒数壶。按絃拭徽,讎方校石,时復陈局露初,奠爵星晚,驩然不觉是 羲 轩 后也。”
《漢語大詞典》:误文(誤文)
校勘用语。因抄写、排版等疏忽而造成的文字错误。 清 顾炎武 《〈仪礼郑注句读〉序》:“而此经误文最多,或至脱一简一句。”
《漢語大詞典》:等给(等給)
同“ 等级 ”。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以别贵贱等给之度。” 阮元 校勘记:“ 闽 监、 毛 本同, 嘉靖 本同。 卫氏 《集説》同。 岳 本‘给’作‘级’,《石经》同。案《石经》作‘级’,盖依《吕览》。”
《漢語大詞典》:雠勘(讎勘)
亦作“讐勘”。 校勘。 唐 道宣 续高僧传·唐京师普光寺释玄琬:“至於寻检文理,取会多乖,乃结义学沙门讎勘正则,其有词旨不通者,并諮而取决。” 清 叶方蔚 《〈水东日记〉序》:“因取三本参互讐勘,是正颇多。”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爰搜取各家刊本,彼此讎勘。”
分類:校勘
《漢語大詞典》:霆霓
疾雷。尔雅·释天:“疾雷为霆霓。” 阮元 校勘记:“霆下本无霓字。”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旧篋中尚有 蒋叔起 超伯 七古一章……诗曰:‘急开君诗扫烦暑,爽若快雨驱霆霓。’”
《漢語大詞典》:研校
仔细校勘。 隋 牛弘 《乐定奏》:“臣等伏奉明詔,详定雅乐,博访知音,旁求儒彦,研校是非,定其去就。”
分類:仔细校勘
《國語辭典》:校订(校訂)  拼音:jiào dìng
校正改订。如:「他是校订古籍的专家。」
《漢語大詞典》:集校
汇集诸家对某一古籍的各种校勘,断以己意。如: 郭沫若 著有《〈管子〉集校》
《漢語大詞典》:校释(校釋)
校勘注释。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大颠书:“惟 韩 集参会诸家,精为校释。” 胡适 《〈梁任公墨经校释〉序》:“ 梁先生 的校释,有许多地方与 张惠言 、 孙诒让 诸人的校释大不相同。” 戈宝权 《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 鲁迅 的校释是为了帮助译者校改译文和为了让 日本 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而加的。”
分類:校勘注释
《漢語大詞典》:校益
校勘增益。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班 氏规模《七略》, 刘昫 沿袭隋书《新唐》校益《旧唐》。”
分類:校勘增益
《漢語大詞典》:雠订(讎訂)
校勘订正。 明 《〈元人十种诗〉序》:“近又取 元 人十种,手自讎订,布诸宇内。”
分類:校勘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