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惊栗
见“惊慄”。
《漢語大詞典》:惊慄
犹惊战。 南朝 宋 鲍照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沉空絶景声,崩危坐惊慄。”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蒋司训:“‘顷见郡中新刻忠经,大非是, 马融 何如人,其言何可经也?’众为之惊慄。” 秦牧 《艺海拾贝·〈画蛋·练功〉》:“以后画起圆圈来,信笔一挥,就像用圆规画成一样,‘令人看见惊慄’。”
《骈字类编》:秋栗
唐 鲍溶 山中冬思二首 其二 拾薪煮秋栗,看鼎书古字。
《骈字类编》:栗橡
明 杨基 送陈资深归广 田园虽荒芜,果实罗栗橡。
《骈字类编》:栗圃
谢灵运山居赋见杏坛下
《漢語大詞典》:栗阶(栗階)
相传 周 代下见上登阶之礼的一种。栗,通“ 歷 ”。仪礼·燕礼:“凡公所辞皆栗阶。凡栗阶,不过二等。” 郑玄 注:“其始升,犹聚足连步;越二等,左右足各一发而升堂。” 贾公彦 疏:“《曲礼》云‘涉级聚足连步以上’, 郑 注云:‘涉等聚足,谓前足躡一等,后足从之併;连步谓足相随不相过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仪礼:“栗阶即歷阶也。古栗、歷声近而通。”
分類:登阶
《國語辭典》:栗爆  拼音:lì bào
握拳或屈指,用突出的中指节敲打头的动作。元。无名氏《黄花峪》第四折:「我去你秃头上直打五十个栗爆!」也作「栗暴」。
《漢語大詞典》:严栗(嚴栗)
(1).严肃而使人敬畏。礼记·大学“瑟兮僴兮者,恂慄也” 汉 郑玄 注:“恂字或作峻……言其容貌严栗也。”书·皋陶谟“宽而慄” 唐 孔颖达 疏:“故性宽弘而能矜庄严栗,乃成一德。”
(2).犹严谨,严密。 章炳麟 《〈初步梵文典〉序》:“佛典自 东汉 初有译録……乃 唐 玄奘 、 义浄 诸师,所述始严栗,合其本书。”
《漢語大詞典》:危栗
恐惧战栗。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中岁,其子 景石 别驾夭丧,门户危栗。”
亦作“危慄”
分類:恐惧战栗
《漢語大詞典》:危慄
恐惧战栗。 汉 焦赣 《易林·需之节》:“一呼三颠,摇动东西,危慄不安,疾病无患。”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将相有纤介,中外为危慄。”
分類:恐惧战栗
《韵府拾遗 质韵》:煮栗
唐彦谦诗丁宁速赊酒煮栗试砂瓶
《漢語大詞典》:悼栗
见“ 悼慄 ”。
《漢語大詞典》:悼慄
亦作“ 悼栗 ”。 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分類:惊恐战栗
《漢語大詞典》:怖栗
亦作“ 怖慄 ”。害怕得发抖。汉书·尹翁归传:“ 翁归 至,论弃 仲孙 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后汉书·马援传:“卒被三夫之言,横遭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慄。”新唐书·李绅传:“ 錡 召 绅 作疏,坐 錡 前。 绅 阳怖栗,至不能为字。” 唐 张九龄 《应道侔伊吕科对策第一道》:“盛德大业,孰与归乎?其怖慄尘埃,栖栖非得言之地;慷慨禾莠,惓惓因献策之时。何敢望焉,尽心而已。”
分類:害怕发抖
《骈字类编》:橙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 中盘进橙栗,投掷倾脯酱。
《漢語大詞典》:怵栗
见“怵慄”。
《骈字类编》:红栗(红栗)
唐 陈陶 空城雀 近村红栗香压枝,嗷嗷黄口诉朝饥。
《骈字类编》:好栗
何晏九州论中山好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