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双树
【佛学大辞典】
(杂名)娑罗双树之略。佛入灭之处。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鬼摧心。」
双树林下往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事赞所说极乐净土三种往生之一。往生极乐之化土也。双树林为释迦化身之涅槃。故明极乐之化土借之。
药王树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药树王)
药树王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又曰药王树。草木有可以治病者。其中最胜者,称为药王。捺女耆域因缘经曰:「逢一小儿担樵,耆域望视悉见此儿五脏肠胃,缕悉分明。耆域心念,本草经说:有药王树,从外照内见人腹脏,此儿樵中得无有药王耶?」
药树王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应现于六道,救众生苦难之身也。观音玄义上曰:「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闻香触身,无不得益。菩萨亦如是,大悲熏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宝,随意而不穷不尽。菩萨大慈熏身与众生乐,名如意药王身。」法华玄义六曰:「示身轮者,即是示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法华入疏七曰:「五约药树珠王明,观世音譬药树王遍体愈病,普门者譬如意珠王随意所与。」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在六道之中化现的身。
宝树
【佛学大辞典】
(杂名)珍宝之树林也。谓净土之草木。法华经寿量品曰:「宝树多华树,众生所游乐。」观经详说宝树观。
宝树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四,观净土宝树之相也。经曰:「地想成已,次观宝树。(中略)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佛学常见辞汇】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宝树之相。
【三藏法数】
谓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七宝映饰,珠网覆上。行行相当,叶叶相次,生诸妙华,成七宝果。其叶千色,有大光明,照映三千世界,十方国土,悉于中现,是名树观。(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八十六、十四、十里三等之不同。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三千者,大千、中千、小千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觉树
【佛学大辞典】
(植物)世尊于毕波罗树下成菩提,故称其树为菩提树。梵语,菩提。新译曰觉。因云觉树。【又】(譬喻)可开正觉之功德善根譬于树也。
【佛学常见辞汇】
菩提树。菩提华译即是觉。世尊在毕波罗树下成菩提,故称其树为菩提树。
铁树
【佛学大辞典】
(譬喻)金铁之树木,无开花结果之事。碧岩四十则垂示曰:「休去歇去,铁树开花。」同种电钞曰:「宗师家到大休歇处,领铁树花开劫外春,不是尽细识人争得如此乎?」
【佛学常见辞汇】
(喻)无开花结果的希望。
鹤树
【佛学大辞典】
(地名)亦云鹤林。如来出世,说法利生,化缘事讫,于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双树皆悉变白,犹如鹤色,故名鹤树。
观树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释尊成道已,起金刚座,观菩提树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文句五上曰:「感树恩故观察,念地德故经行。」嘉祥义疏四曰:「有人言:此是随从世法,即世界悉檀也。世人思惟凡有二种:一观物思惟。二经行思惟。今随从世法,亦作此二也。」玄赞四曰:「观树喜自道圆,经行思惟利物,又观树心凝妙理,经行想化群生。」
刀山剑树
【俗语佛源】
险恶的情景,谓之「刀山剑树」。《宋史·刘鋹传》载:酷史「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剧《乌龙院》:「纵然是刀山剑树,俺刘唐何惧!」刀山剑树本是佛家所说的地狱中的惨苦境象之一。经中说:「淫为秽恶,死入恶道,刀山剑树,火车炉炭。」(《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谓造邪淫、杀生等恶业的罪人,死受极苦的「报应」,直入阿鼻地狱。那里有一处,山上以刀为树,树上以剑为叶,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剑树间,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剧苦。此说源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也作「剑树刀山」。《五灯会元·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李明权)
祗树有缘
【俗语佛源】
祗树,即祗树园,简称祗园,在古印度舍卫城,与王舍城的竹园同为释迦牟尼时代的两大精舍之一。释迦牟尼在祗园住了二十五年左右,宣讲了许多经典。可参见《大唐西域记》卷六。此外,「祗园」在诗文中又往往泛称佛寺。如唐·白居易《题东武丘寺六韵》诗:「香刹看未远,祗园入渐深。」又如清·姚鼎《鹫峰寺》诗:「寂寂清溪水,萧萧祗树园。」后俗语中用「祗树有缘」指与佛法有缘份,多指入寺为僧。如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自家叫做佛印,生来有些灵性,只为了悟一心,因此削光两鬓。漫言祗树有缘,落得浮萍无定。」(李明权)
铁树开花
【俗语佛源】
铁树,也叫苏铁,热带一种常绿乔木,多年开花一次。比喻极难实现的事情或非常罕见的事物。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焦山师体禅师》:「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俗谚喻事难成叫铁树开花,言铁质树木不能开花,无开花结果之事。宋·圜悟《碧岩录》四十则垂示曰:「休去歇去,铁树开花。」《续传灯录》三一:「淳熙乙亥八月朔出微疾,……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花』。」《种电钞》注释:「宗师家到大休歇处,领铁树花开劫外春,不是尽细识人争得如此乎?」(纯一)
四教──龙树四教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龙树论师乃西天第十三祖。尝立四教判释经论,故云龙树四教也。
〔一、有门〕,谓阿含小乘等经,说一切因果之法,悉皆实有,是为有门。(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
〔二、空门〕,谓大品般若等经,说真空实相之理,荡除众生情执,是为空门。(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三、亦有亦空门〕,谓深密等诸大乘经,说有谈空,互相无碍,是为亦有亦空门。
〔四、非有非空门〕,谓中论等说一切法皆即空之有,是非有;即有之空,是非空;互泯互融,即第一义,是为非有非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