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4,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嘉卉
拔木
禅枝
树丛
托庇
青杨
小枝
生木
重林
秀木
丛木
尺木
萧飕
寒条
蚴蟉
《漢語大詞典》:嘉卉
美好的花草树木。《诗·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汉 张衡 《西京赋》:“嘉卉灌丛,蔚若 邓林 。”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臺榭罗嘉卉,城池敞丽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刘 ( 刘大观 )《率郡人种花》云:‘锄云植嘉卉,人力助天工。’”
《漢語大詞典》:拔木
大风拔起树木。古人以为灾异之变。语出书·金縢:“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汉书·刘向传》:“ 高宗 、 成王 亦有雊雉、拔木之变,能思其故,故 高宗 有百年之福, 成王 有復风之报。”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厥灾风雨雾,风拔木,乱五穀。”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弘治异变:“ 苏 、 常 、 镇 三府,风雨骤作,拔木飘瓦,潮水泛滥。” 清 龚自珍 《礼龙树斋结鬘都序》:“偈曰:‘没迴避处,由法身遍,拔木毁舍,是谁知见?’”
《漢語大詞典》:禅枝(禪枝)
寺庙禅堂周围的树木。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药树永繁稠,禪枝詎凋槭。”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石镜山精怯,禪枝怖鸽栖。” 唐 杜甫 《游修觉寺》诗:“禪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國語辭典》:树丛(樹叢)  拼音:shù cóng
丛聚生长的树木。也称为「树林」。
《國語辭典》:托庇(託庇)  拼音:tuō bì
依托著别人的庇护。《红楼梦》第二六回:「家父倒也托庇健康。」也作「托福」、「托福」。
《國語辭典》:青杨(青楊)  拼音:qīng yáng
植物名。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三十公尺,全体无毛。叶卵形或狭卵形,长五至十公分,表面绿色,背面呈白色。花为柔荑花序,雄花序长五至六公分。蒴果卵状,先端渐尖,三至四瓣裂。
《漢語大詞典》:小枝
(1).树木细枝。庄子·逍遥游:“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唐 白居易 《东涧种柳》诗:“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宋 杨万里 《梅花》诗:“大枝开尽花如雪,小枝未开更清絶。”
(2).指庶子。韩非子·说疑:“无孽适子而尊小枝。”
(3).即小支。 唐 王起 《辕门射戟枝赋》:“是用出雄戟射小枝,既从容而諭旨,亦慷慨而兴辞。”参见“ 小支 ”。
《漢語大詞典》:小支
即胡,戈戟之刃曲而下垂的部分。后汉书·吕布传:“ 布 弯弓顾曰:‘诸君观 布 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鬭。’” 李贤 注:“周礼·考工记曰:‘为戟博二寸,内倍之,胡参之,援四之。’ 郑 ( 郑众 )注云:‘援,直刃;胡,其孑也。’小支,谓胡也。即今之戟傍曲支。” 北周 庾信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弯弓则戟破小支,抽剑则泉飞枯井。”
《漢語大詞典》:生木
活的树木。墨子·耕柱:“譬若匠人然,知槁木也,而不知生木。”
分類:生木树木
《漢語大詞典》:重林
犹层林。常指远望中众多的树木。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
《漢語大詞典》:秀木
秀美的树木。 晋 陆机 《招隐》诗:“激楚佇兰林,回芳薄秀木。” 明 刘基 《九难》:“秀木修森以夏凉。”
分類:秀美树木
《國語辭典》:丛木(叢木)  拼音:cóng mù
灌木。《尔雅。释木》宋。邢炳。疏:「木丛生者为灌,即上灌木丛木也。」
《漢語大詞典》:尺木
(1).古人谓龙升天时所凭依的短小树木。 汉 王充 论衡·龙虚:“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当与卿共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问 慈 曰:‘……﹝卿﹞天下智士也,但所託未得其人。射钩斩袪,古人不嫌。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出教曰:‘龙欲腾翥,先阶尺木者也。’” 唐 刘禹锡 《薛公神道碑》:“文馆入仕,幽龙未光,尺木为阶,啾然欲翔。”或谓“尺木”是龙头上如博山形之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2).比喻登仕的凭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苏参政简 登科时, 宋尚书 白 为南省主文;后七年, 宋 为翰林学士承旨,而 苏 相继入院,同为学士。 宋 尝赠诗云:‘昔日曾为尺木阶,今朝真是青云友。’”
《漢語大詞典》:萧飕(蕭颼)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宋 文天祥 《先两国初忌》诗:“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颼。” 元 周权 《夏日偕友晚步饮听泉轩》诗:“青松如高人,含风自萧颼。” 明 高启 《满江红·客馆对雪》词:“窗竹里似风非雨,萧颼骚屑。” 清 钱谦益 《谢于昭远寄庙后茶次东坡和钱安道韵》:“睡魔迸散暑气退,松风萧颼白日永。”
《漢語大詞典》:寒条(寒條)
秋冬树木的枝条。 晋 陶潜 《归鸟》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唐 戴叔伦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诗:“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 唐 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六出花飞处处飘,黏窗著砌上寒条。”
《漢語大詞典》:蚴蟉
亦作“ 蚴虯 ”。
(1).蛟龙屈折行动貌。 汉 贾谊 《惜誓》:“苍龙蚴虬於左驂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俄而赤蜺电出,蚴虯神驤。”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闪红惊蚴虬,凝赤耸山岳。”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2).树木盘曲纠结貌。 宋 苏轼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之二:“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 清 李邺嗣 《得杖》诗:“山魈不敢争,空潭戏蚴蟉。”
(3).书法夭矫飞动貌。法书要录卷四引 唐 张怀瓘 《文字论》:“僕今所制,不师古法……务於飞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 清 钱谦益 《渡淮闻何三季穆之讣以代哀诔》诗:“江山胸鬱蟠,蛇龙笔蚴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