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植树
瘣木
散栎
木瘿
木怪
腐木
空木
地物
倒拔
枝杪
青幢
树瘿
庭园
木材
丘木
《國語辭典》:植树(植樹)  拼音:zhí shù
种树。如:「大量植树,可绿化环境,调节空气。」
《漢語大詞典》:瘣木
有病瘿肿,枝叶不荣的树木。尔雅·释木:“瘣木符娄。” 郭璞 注:“谓木病,尫傴癭肿无枝条。”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且 魏 之代 汉 ,非积德之由,风泽既微,六合未一,而凋翦枝干,委权异族,势同瘣木,危若巢幕。”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是以寝席伏枕, 任氏 之悼泽兰;瘣木枯荄, 潘令 之哀金鹿。”
《漢語大詞典》:散栎(散櫟)
不成材的树木。比喻无用之人。 明 唐顺之 《天宁寺尘外楼》诗之三:“已甘散櫟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参见“ 散木 ”。
《國語辭典》:散木  拼音:sǎn mù
无用的木材。《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也称为「散材」。
《漢語大詞典》:木瘿(木癭)
树木外部隆起的瘤状物。可因其天然形状,雕刻成用具或工艺品。 宋 陆游 《夏日》诗之三:“竹根断作枕云眠,木癭刳成贮酒樽。”
《漢語大詞典》:木怪
(1).旧指树木变成的妖怪。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水石之怪为龙罔象,木之怪为躨魍魎。”景德传灯录·智封禅师:“ 秀师 问曰:‘汝名 降魔 。此无山精木怪,汝翻作魔邪?’”
(2).指树木生枝、开花、结果等方面的异常现象。清史稿·灾异志三:“《洪范》曰:‘木曰曲直。’木不曲直,则为咎徵。凡恆雨、狂人、服妖、鷄祸、鼠妖、木冰、木怪、青眚、青祥,皆属之於木。”
《漢語大詞典》:腐木
腐烂的树木或木材。《汉书·刘辅传》:“里语曰: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化腐木而含彩,集枯草而藏烟。”
《漢語大詞典》:空木
(1).传说 尧 死后用中空之木作棺。后因以为棺的代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昔 尧 之葬者,空木为櫝,葛藟为缄。” 晋 陶潜 《拟挽歌辞》之一:“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2).光秃的树木。 唐 陆龟蒙 《子夜四时歌·冬歌》:“南光走冷圭,北籟号空木。”
《漢語大詞典》:地物
(1).土地所生之物。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国语·周语下:“度之天神则非祥也,比之地物则非义也。”
(2).分布在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如树木、建筑物等,作战时多利用之。 毛泽东 《抡持久战》七十:“为了保存自己……于是利用地形地物,采取跃进运动,疏开队形。” 吴组缃 《山洪》三二:“但利用地物和在地上打滚的一套,他的身手显得不如别人灵巧。”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九章:“他是一个老兵,利用地形地物异常熟练,一切坡坎、灌木丛、小坑小洼,都成了他隐身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倒拔
谓树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南史·何胤传:“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
谓背转着身子借助腰部的力量拔取东西。《水浒传》第七回回目有“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漢語大詞典》:枝杪
树木枝条的梢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塔侧生一大树,縈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四向下垂,如百子帐。” 唐 罗让 《梢风》诗:“叶光閒泛灧,枝杪静氛氲。”
《漢語大詞典》:青幢
(1).青色的旗幡或车盖。古时官员出行时的仪仗之一。 唐 白居易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紫綬黄金印,青幢白玉珂。”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六:“絳节夹青幢,鸣珂愉且闲。”
(2).喻枝叶浓密,树冠如盖的树木。 唐 韩愈 《楸树》诗:“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綵笼。”
《漢語大詞典》:树瘿(樹癭)
树木因受到真菌或害虫的刺激,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 唐 张鷟 游仙窟:“金盏银盃,江螺海蜯;竹根细眼,树癭蝎唇。”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一夕,有神光降于树,在两河之间,人即其所而候之,树乃生癭,若怀姙状,自是光常见。越九月又十日而树癭裂,得婴儿者五,土人收养之。”
《國語辭典》:庭园(庭園)  拼音:tíng yuán
房屋周围的空地,通常可种植花木,作为休閒活动的场所。
《國語辭典》:木材  拼音:mù cái
截断的柴木。为供建筑及制作器物用的材料。
《國語辭典》:丘木  拼音:qiū mù
种在坟地的树。《礼记。曲礼下》:「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吴札结信于丘木,展季效贞于门女。」
分類:墓地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