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天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天栋,湖广承天府京山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任丹阳县知县。
陈良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良栋(1551年—1610年),字用隆,四川叙州府宜宾县人,民籍。六月十五日生,行二,治《诗经》,由府学附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年二十七岁中式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七十四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名进士。七年任浙江仁和知县。历升刑部郎中,二十年三月升广东罗定道练兵佥事。
王之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之栋(1553年—1610年),字养隆,号柱石,直隶宁晋县人。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顺天乡试第二名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联捷癸未科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万历十三年(1585年),擢福建道监察御史,巡视东城、宣大、淮扬。不久告归。再入京,补江西道御史。陆光祖荐赵锦为刑部尚书,王之栋上疏反对,谪交城县尉,不久升潞安府推官,再升礼部主事,改吏部。闻父病重,辞官归里。安贫数载,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伯任,一字可庵。万历五年进士。除新建知县,征授工科给事中。请尽免天下欠赋,格不行。吴中粮运为累,民承役辄破产。栋请由民出资助漕船附载,不纳。后为兵科给事中,上疏劾去南京兵部尚书张西铭等。有《可庵书牍》。
维基
张栋,字伯任,号可庵,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昆山市)人,民籍,官至兵科都给事中。因参与“国本之争”撤职。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联捷丁丑科进士。除新建县知县。十一年八月,征授工科给事中,十三年五月,为广西考试官。十四年正月,擢本科右给事中。累官兵科都给事中。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神宗长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馀人等夺俸半年。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神宗将弘绪调职南京,羽正及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给事中叶初春,各自上疏救。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李献可、钟羽正、李弘绪除名。张栋之母去世,张栋时年已六十,哀毁守墓,不久卒。天启年间,赠太常寺少卿。张栋与吴之佳、叶初春均为苏州府人,史称「吴中三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3—1632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初名家栋,字白民,号西空老人。画竹师法文、梅两家,韵致洒落。工古文词,博学闳览。尤邃于《》。著有《建文书法拟》、《名山游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家楝,字白民,吴人。有青浮子、髯籁。
林欲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林欲栋,字世隆(仕隆),号翀汉,福建晋江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三年乙未联捷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补户部河南司主事。转广东司员外郎,湖广司郎中、补浙江司郎中,擢四川参政。后迁湖广按察使、江西右布政、左布政使,之后担任南京光禄寺卿,晋工部尚书。因病辞职归乡。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一
张栋,化州人。明神宗万历间贡生,官台州府通判。事见清光绪《化州志》卷八。
裴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裴栋,山西大同府蔚州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西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联捷辛丑科进士,授中牟令,调东明,风裁卓越,有经济才,卒于官。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二二
梁维栋,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贡生,后任陕西同州州同,两视州篆,政绩大著。将不次擢,遽谢病归。寻幽山水间,吟咏自适,以寿终。有《水阁诗钞》。民国《恩平县志》卷一九有传。
郑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郑栋,字子厚,号鸿脩,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郎中,出为绍兴府知府,四十年升浙江按察副使,被巡抚高举索贿,郑栋不应,遂被黜职。
李良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良栋,字启隆,号台垣,浙江湖州府长兴县人。少孤,随母钱氏育外家,贫不能举火,拮据教之成立。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浙江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次年授泉州府推官,摄郡事,识拔多英俊。三十五年考察降职。三十七年补任湖广按察司经历,三十八年升鄱阳县知县,四十一年考察去职。归乡后力田课子,身后遗书万卷而已。墓在卞山天井岭东。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栋朝,号梦苍,云南鹤庆府剑川州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云南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知湘乡县,丁巳大水,形家谓县治有“水洗左胁” 之嗟,杨栋朝将大堂改作后堂。天启二年四月考选,授南礼科给事中,三年五月巡视南京甲字等九库并光禄寺钱粮。条议开路通滇。四年巡视南京营务。疏纠京堂冒滥四人:偏沅巡抚李仙品、宣府巡抚王之臣、太常寺卿李应魁、顺天府府丞杨廷筠。值魏珰祸起,屡疏抗劾,不避斧钺,削夺归里。后起补吏科,崇祯五年十月迁光禄寺少卿,其劾珰疏载在明史,与杨涟、左光斗争光焉。

人物简介

维基
梁之栋,四川保宁府剑州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初授中书舍人,泰昌元年八月考选,授贵州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缉获通夷提塘官刘保。二年巡视榆关、居庸、山海等关,条陈八议:一核军实、一增兵饷、一精选练、一申功令、一修险隘、一严侦探、一核抚夷、一选战将。寻任辽东监军,三年二月巡按河南,以平妖功,赏赐金币。迁任大理寺丞,崇祯元年起用。梁之栋家仆王承祖,张献忠据蜀,之栋子田璧知不免,止一五岁儿名绳武,召承祖夫妇嘱之曰:一线之脉尽托于汝,其善保之。梁氏一家俱遇害,承祖负绳武以逃,贼追急,遂弃己子而匿绳武岩穴间得脱。后贼复起知绳武在,欲索之,承祖又负之逃,丐食山中,及盗贼平息,为之经营婚娶,延师以教,庚子举于乡。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嘉栋,字隆宇,河南开封府陈州西华县军籍。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初授武昌府推官,加意菁莪,出其门下者皆知名士。行取南京吏部主事,三十六年擢兵科给事中,弹劾所及,冢宰为之敛容。三十九年京察以浮躁。熊廷弼经略辽东,四十八年起用为辽阳监军道,为言者所劾。熊廷弼奏嘉栋等无罪,仍复官任事。会廷弼与中朝士大夫相攻讦,帝御讲筵,忽问曰:嘉栋立功赎罪,何在天津?盖左右谮之,以中廷弼也。后孙杰又劾用嘉栋为罪,而廷弼愤甚,遂有封疆门户之疏。廷弼下狱,袁应泰经略辽东,嘉栋仍为监司。辽阳败没,应泰死,嘉栋与高出、韩初命、牛象乾、邢慎言,时称同逃五监军。二年被逮治罪,后罢职为民归乡。居乡多善行,如重建学宫,修社稷坛,筑护城堤以卫负郭田,不受水患,至今赖之。后裔蕴和,字筠圃,处乡党仁让相尚,周恤存心。乾隆四年秋大水围城,粮米断市,和慨然出粮,减价平籴,邑人籍此以举火者甚多,大中丞雅给匾旌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为襄阳推官,居官守正。二十九年与湖广佥事冯应京同被税监陈奉诬陷,下狱。襄阳人赴阙诉冤,不听。及出狱,削籍归,家居十七年。天启初起南京兵部主事。辽阳陷落后,自请募兵往援,进太仆少卿,充军前赞划。以疏论熊廷弼、王化贞功罪,被劾下诏狱,谪戍滁阳。崇祯初复官,致仕卒。有《明祖四大法》、《南音》、《徂东草》、《摄园草》。
人物简介
何栋如(1572年-1637),字充符,一字子极,号天玉。无锡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襄阳推官,居官守正,天启间,累官太仆少卿,因考察京官,用清朋党,朝贵大恨,下诏狱,戍滁阳,崇祯初,复官致士。有《明祖四大法》、《南言》、《徂东草》、《摄园草》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极,无锡人。万历戊戌进士,由推官擢兵部主事升太仆少卿有南音摄园二集
维基
何栋如(1572年—1637年),字充符,一字子极,号天玉,南京留守左卫军籍常州府无锡县人,明代官员,同进士出身。何栋如之先祖世居江苏无锡,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徙居京师(今南京市),祖父何汝健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父何湛之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何栋如出生于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初八,随父寄寓山寺读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甲午科应天乡试,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戊戌科进士,三代皆为进士,后来他被任命为湖广襄阳府推官,与张宾王等素有往来。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九月二十二,因被陈奉诬陷“击杀天子税使”,皇帝下诏“星夜扭解来京究问”,襄阳人赴阙为何栋如诉冤,三十五年十二月出狱后削籍回乡。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后金兵连克开原、铁岭(今辽宁铁岭),何栋如上《越缨疏》请筹兵,自称“系常州府无锡县军籍”人。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十一,起用为南京兵部主事,到杭州一带招募新兵,获得六千七百余人。此时广宁失陷,何栋如继续请求出关考查形势。乃进太仆少卿,充军前赞画。天启二年(1622年)至山海关,稳定军民情绪,重新布置防线,后金兵未敢妄动,但所召新兵惧怕出关,多逃亡。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六日,因上《清诛奸党疏》得罪魏忠贤,以侵吞军饷罪被逮进京,“五彪”之一的许显纯对他滥施酷刑,他宁死不屈,最后被发配滁阳。崇祯时,魏忠贤伏诛,何栋如赦还,闲居南京。崇祯六年(1633年),何栋如上《恢复辽东六议》;崇祯十年(1637年)又上《留都增设城垣疏》,受到兵部尚书范景文的重视,刘宗周亦为推荐。然而不久后,何栋如终病逝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