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9,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私善
四格
三准
纹银
帜志
心尺
隐栝
仪钟
额子
轨程
定盘针
筹马
次品
料钞
谐度
《漢語大詞典》:私善
(1).犹私惠。不以法为标准而实行的恩惠。《商君书·君臣》:“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五官分而无常则乱;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不畏刑。”
(2).个人的善行。韩非子·奸劫弑臣:“为私善,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漢語大詞典》:四格
清 代对在京的官吏进行考核的四条标准。《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乃定以四格,一曰守,二曰才,三曰政,四曰年,以别其等而送部。”参见“ 京察 ”。
《國語辭典》:京察  拼音:jīng chá
旧时定期考核京城官吏的制度。如明代每六年考核一次,清代则三年一次。《明史。卷七一。选举志三》:「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岁,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别致仕、降调、閒住为民者有差,具册奏请,谓之京察。」
《國語辭典》:三准(三準)  拼音:sān zhǔn
1.写作文章的三个标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馀于终,则撮辞以举要。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
2.古琴定音的三个标准。古琴将全弦分为十二个段落,每段用金、玉作定位标帜,当做调定音阶的标准,称为「十三徽」,每徽一音。其中,一至四徽称为「上准」,四至七徽称为「中准」;七徽至弦末称为「下准」,合称为「三准」。
《國語辭典》:纹银(紋銀)  拼音:wén yín
中国古代货币单位。成色最佳的银块,铸成马蹄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假如别人将东西去解时,他却把九六七银子,充作纹银。」《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取罐倾了出来,竟是一锭细丝纹银。」也称为「马蹄银」。
《漢語大詞典》:帜志(幟志)
(1).犹典范,标准。 清 吕璜 《与吴仲伦先生书》:“輒翘想先生治古文,以 昌黎 韩 氏为帜志,而不欲舍绳尺以耀其才。”
(2).犹旗帜。 清 曾国藩 《欧阳生文集序》:“当 乾隆 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
《国语辞典》:心尺  拼音:xīn chǐ
以主观意识作为评断的标准。如:「他常以自己的心尺,来论断别人的是非善恶。」
《漢語大詞典》:隐栝(隱栝)
亦作“ 隐括 ”。
(1).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韩非子·难势:“夫弃隐栝之法,去度量之数,使 奚仲 为车,不能成一轮。” 王先慎 集解:“ 张榜 本、 赵 本‘栝’作‘括’。”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揉曲曰隐,正方曰栝。”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俗非 唐 虞 之时,而世非 许由 之民,而欲废法以治,是犹不用隐括斧斤,欲挠曲枉直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木箭必待隐栝而后成为轮矢,人也必须加以人工然后才成为善人。”
(2).引申为标准、规范。 唐 长孙无忌 《进律疏议表》:“撰《律疏》三十卷,笔削已了,实三典之隐括,信百代之準绳。”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下:“虽中庸史官,皆可勉副绳墨,粗就隐括。”
(3).矫正,修正。后汉书·邓训传:“ 训 考量隐括。” 李贤 注引《孙卿子》:“拘木必待隐括蒸揉然后直。”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往者略依 胡母生 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 徐彦 疏:“解云,隐谓隐审,括为检括,绳墨犹规矩也。”
(4).审度;查核。后汉书·邓训传:“ 建初 三年,拜 训 謁者,使监领其事。 训 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李贤 注:“隐审量括之也。”梁书·武帝纪上:“请自今选曹宜精隐括,依旧立簿,使冠履无爽,各实不违。”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五:“阁下宜勉数日之劳,躬往隐括而发之,裁其价以予民。”
(5).概括。儒林外史第一回回目:“説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评〈离骚〉底作者》:“但《离骚》里面的话分明被隐括着的。”
《漢語大詞典》:仪钟(儀鍾)
指音制标准的乐钟。《北史·魏临淮王谭传》:“又有仪钟十四,虚悬架首,初不叩击,今便删废,以从正则。”
分類:标准乐钟
《國語辭典》:额子(額子)  拼音:é zi
1.定额。如:「额子有限」。
2.无顶的头巾。《事物异名录。卷一六。服饰部。巾。额子》:「画史无顶头巾谓之额子。」
3.旧戏剧中,帽子上的一种附属装饰品,为直面半圆形,顶合脑门,包及两腮,沿边饰以绒球。
《漢語大詞典》:轨程(軌程)
经调查统计得出的标准数据。管子·山国轨:“曰:‘田若干?餘食若干?’必得轨程。此调之泰轨也。” 马非百 新诠:“轨程即调查统计所得之标準数据。”
《漢語大詞典》:定盘针(定盤針)
即指南针。比喻衡量是非的标准。 云窝 《教育通论》:“无一言不以古人为护身符,无一事不以古人为定盘针。”
《國語辭典》:筹马(籌馬)  拼音:chóu mǎ
古时投壶计算胜负的器具。今多用于称赌博记数之物。《礼记。少仪》:「不擢马。」唐。孔颖达。正义:「投壶立筹为马,马有威武,射者所尚也。凡投壶每一胜,辄立一马,至三马而成胜。」明。袁宏道〈步小修韵怀景升〉诗:「歌楼夜雨蜡灯红,袖压金卮点筹马。」也作「筹码」。
《國語辭典》:次品  拼音:cì pǐn
比标准品质稍差的产品。
《國語辭典》:料钞(料鈔)  拼音:liào chāo
元初发行的一种纸币,以丝料作为合价标准。后泛称纸币。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滚绣毬〉曲:「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元曲选外编。刘弘嫁婢。第一折》:「人家道那把时节将烂钞你强揣与,巴的到那赎时节要那料钞教他赎将去。」
《漢語大詞典》:谐度(諧度)
合于音律法度标准。 唐 赵宗儒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哀册文》:“六律谐度,四时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