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柔露
软柔
妍柔
柔冶
繁柔
丰柔
柔愿
柔逊
柔细
柔铁
柔茹
柔桨
柔恶
柔调
口柔
《漢語大詞典》:柔露
润湿的露水。 唐 李峤 《二月奉教作》诗:“和风泛紫若,柔露濯青薇。”
分類:润湿露水
《漢語大詞典》:软柔(軟柔)
亦作“輭柔”。 柔软。 宋 梅尧臣 《矮石榴树子赋》:“当革蔓衍之多枝,无若輭柔之不举,勿俾苞苴之流行,勿使吏氓之轻侮。”
分類:柔软
《漢語大詞典》:妍柔
美丽,文雅。旧五代史·晋书·赵延寿传:“ 延寿 姿貌妍柔,稍涉书史,尤好宾客,亦能为诗。”
分類:美丽文雅
《漢語大詞典》:柔冶
柔和艳丽。 清 吴敏树 《书毛西垣〈黔苗竹枝词〉后》:“观是词者,当以谓 西垣 才思艷逸,虽苗俗荒恶,而称之柔冶怢愉,其词朴秀若天成,得古歌謡之意。”
分類:柔和艳丽
《分类字锦》:繁柔
程俱 秋花无几尚有紫薇相对诗 扶疏缀繁柔,无复粉艳光。
分类:紫薇
《漢語大詞典》:丰柔(豐柔)
(1).指厚软的衣服。 唐 柳宗元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日率诸弟具滑甘丰柔,视寒燠之宜。” 明 苏伯衡 《送王彦和赴北平省检校序》:“盖 彦和 有别业在堰上,树艺畜牧,足以具甘旨丰柔为太夫人之奉。”
(2).谓仪态美艳轻柔。 明 陈子龙 《韦园海棠》诗:“难以丰柔矜夜态,好将玉体问昭仪。”
《漢語大詞典》:柔愿
温和朴实。新唐书·外戚传·武士稜:“ 士稜 字 彦威 ,少柔愿,力于田。”
分類:温和朴实
《漢語大詞典》:柔逊(柔遜)
柔和谦逊。明史·孔克仁传:“ 项羽 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 高祖 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漢語大詞典》:柔细(柔細)
柔软纤细。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其为屩,草柔细,环结促密,人争躡之。” 叶圣陶 《火灾·晓行》:“我望那方秧田,柔细而嫩緑的秧生得非常整齐,好似一方绿绒。”
《漢語大詞典》:柔铁(柔鐵)
熟铁。北齐书·方伎传·綦毋怀文:“以柔铁为刀脊。”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
分類:熟铁
《漢語大詞典》:柔茹
柔懦。茹,通“ 懦 ”。韩非子·亡徵:“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参见“ 柔懦 ”。
《國語辭典》:柔懦  拼音:róu nuò
和顺软弱。《韩非子。亡徵》:「怯摄而弱守,蚤见而心柔懦。」《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大事。」
分類:弱小懦弱
《漢語大詞典》:柔桨(柔槳)
指轻柔的桨声。 明 陈子龙 《兰溪》诗:“柔桨绪风外,虚舟阴崖麓。”
分類:轻柔桨声
《漢語大詞典》:柔恶(柔惡)
指外似温柔内心恶劣的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於善,则为刚善;习於恶,则为刚恶。柔的习於善,则为柔善;习於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漢語大詞典》:柔调(柔調)
温和地调治。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窃见当今年少,不復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又何患其不知己矣,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
分類:温和调治
《漢語大詞典》:口柔
以言语媚人;奉承。尔雅·释训:“籧篨,口柔也。” 郭璞 注:“籧篨之疾,不能俯,口柔之人,视人颜色,常亦不伏,因以名云。”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籧篨,巧言好辞,以口饶人,是谓‘口柔’。” 南朝 陈后主 《太建十四年诏》:“而口柔之辞,儻闻於在位;腹诽之意,或隐於具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