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1,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下一页
一尘不染
染污无知
转染依净
染净心
本觉随染二相
染心六种
熏染不断
三德──翻三染成三德
五种染──治五种染
染污无知
不染污无知
剃发染衣为僧宝
对治杂染
业杂染
佛类词典(续上)
离染服一尘不染
染污无知
转染依净
染净心
本觉随染二相
染心六种
熏染不断
三德──翻三染成三德
五种染──治五种染
染污无知
不染污无知
剃发染衣为僧宝
对治杂染
业杂染
离染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释氏要觉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衣服)袈裟之异名。释氏要觉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一尘不染
【佛学常见辞汇】
(喻)六根清净。
【俗语佛源】
十分清洁,谓之「一尘不染」。如赵大年《公主的女儿》:「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一尘不染」。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脱俗,廉洁高尚。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又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尘」即「尘境」,包括眼所对的色、鼻所对的香、耳所对的声、舌所对的味等,即色、香、声、味、触、法,统称「六尘」。「六根」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佛家称为「尘劳」。《普曜经·论降神品》云:「闻大法声,消除一切尘欲之难。」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染,即为「一尘不染」。
(喻)六根清净。
【俗语佛源】
十分清洁,谓之「一尘不染」。如赵大年《公主的女儿》:「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一尘不染」。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脱俗,廉洁高尚。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又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尘」即「尘境」,包括眼所对的色、鼻所对的香、耳所对的声、舌所对的味等,即色、香、声、味、触、法,统称「六尘」。「六根」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佛家称为「尘劳」。《普曜经·论降神品》云:「闻大法声,消除一切尘欲之难。」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染,即为「一尘不染」。
染污无知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烦恼,以无明为体,执著一切事理,其性不净,故名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谛的真理,故名无知,台学叫做见思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都能断除。
一切烦恼,以无明为体,执著一切事理,其性不净,故名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谛的真理,故名无知,台学叫做见思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都能断除。
转染依净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皆由业造。而一切业,皆是染污,兹明出世。须明清净,清净非他,不染即得。故须转染,实依于净。所言染者,染垢染污,不洁不净,是谓之染。净者清净离垢,是谓之净。即爱著之念,及所爱著之法,曰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曰净。
前言世间,皆由业造。而一切业,皆是染污,兹明出世。须明清净,清净非他,不染即得。故须转染,实依于净。所言染者,染垢染污,不洁不净,是谓之染。净者清净离垢,是谓之净。即爱著之念,及所爱著之法,曰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曰净。
染净心
【佛学次第统编】
心净则佛土净,心染则国土秽。净土秽土,悉依一心染净而现。
【三藏法数】
谓人一念之心,于法既审知是善是恶,则染净自然而分,是名染净心。
心净则佛土净,心染则国土秽。净土秽土,悉依一心染净而现。
【三藏法数】
谓人一念之心,于法既审知是善是恶,则染净自然而分,是名染净心。
本觉随染二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一、智净相者 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二、不思议业相者 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一、智净相者 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二、不思议业相者 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染心六种
【佛学次第统编】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净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染心者有六种:
一者、执相应染 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二者、不断相应染 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 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明方便地究竟离故。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 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 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 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义,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
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净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染心者有六种:
一者、执相应染 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二者、不断相应染 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 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明方便地究竟离故。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 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 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 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义,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
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熏染不断
【佛学次第统编】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著,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著,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三德──翻三染成三德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翻即翻转之义。三染者,谓苦、惑、业也;以其皆能染污本性,不得清净故也。三德者,谓法身、般若、解脱,皆具常乐我净之德,名为三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常也,离生死苦乐也,自在谓之我也,惑尽谓之净也。)
〔一、翻苦身成法身德〕,谓于生灭无常之身,若能观察五蕴本空,不生不灭,即成法身,故名翻苦身成法身德。(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翻烦恼成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于意根所起诸惑,若能观察惑体本空,自性不实,于一切法无不了达,即成智慧,故名翻烦恼成般若德。
〔三、翻结业成解脱德〕,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于身口所作诸业,若能观察其性本空,则无系缚之相,于一切法无不自在,即成解脱,故名翻结业成解脱德。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翻即翻转之义。三染者,谓苦、惑、业也;以其皆能染污本性,不得清净故也。三德者,谓法身、般若、解脱,皆具常乐我净之德,名为三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常也,离生死苦乐也,自在谓之我也,惑尽谓之净也。)
〔一、翻苦身成法身德〕,谓于生灭无常之身,若能观察五蕴本空,不生不灭,即成法身,故名翻苦身成法身德。(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翻烦恼成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于意根所起诸惑,若能观察惑体本空,自性不实,于一切法无不了达,即成智慧,故名翻烦恼成般若德。
〔三、翻结业成解脱德〕,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于身口所作诸业,若能观察其性本空,则无系缚之相,于一切法无不自在,即成解脱,故名翻结业成解脱德。
五种染──治五种染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持戒治破戒染〕,谓修菩萨行者,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制伏过非,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
〔二、入禅治贪欲染〕,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三、神通治邪归依染〕,妙用不测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若诸众生归依邪师邪行者,菩萨能以神通摄化,令其舍邪归正,则无邪妄归依染也。
〔四、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五、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四无色定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若诸外道,以有漏心,妄修邪定,以求解脱者,菩萨能以此四无色定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證解脱,则无妄修解脱之染也。
(出华严经疏)
〔一、持戒治破戒染〕,谓修菩萨行者,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制伏过非,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
〔二、入禅治贪欲染〕,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三、神通治邪归依染〕,妙用不测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若诸众生归依邪师邪行者,菩萨能以神通摄化,令其舍邪归正,则无邪妄归依染也。
〔四、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五、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四无色定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若诸外道,以有漏心,妄修邪定,以求解脱者,菩萨能以此四无色定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證解脱,则无妄修解脱之染也。
染污无知
【三藏法数】
染污无知者,即见、思惑也。以无明为体,谓见、思惑能染污真性,无所明了也。
染污无知者,即见、思惑也。以无明为体,谓见、思惑能染污真性,无所明了也。
不染污无知
【三藏法数】
不染污无知者,即尘沙惑也。以劣慧为体,谓此惑是他人分上见、思之惑,种数多故,如尘若沙,名为尘沙。既是他人之惑,不能染污我之真性。菩萨智慧广大,能令他人断见、思惑,于菩萨分上,即是断尘沙惑。二乘之人,智慧狭劣,不能令他断见、思惑,是名不染污无知。(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不染污无知者,即尘沙惑也。以劣慧为体,谓此惑是他人分上见、思之惑,种数多故,如尘若沙,名为尘沙。既是他人之惑,不能染污我之真性。菩萨智慧广大,能令他人断见、思惑,于菩萨分上,即是断尘沙惑。二乘之人,智慧狭劣,不能令他断见、思惑,是名不染污无知。(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剃发染衣为僧宝
【三藏法数】
剃发染衣者,谓剃除须发,著染色衣,即世间之僧,以能流通佛法,是为僧宝也。
剃发染衣者,谓剃除须发,著染色衣,即世间之僧,以能流通佛法,是为僧宝也。
对治杂染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修善去恶,必有对治之法。如心散乱,则以禅定之法治之也;如心贪染,则以不净观法治之。乃能息妄归真,得入正道,是名对治杂染。
谓修行之人,修善去恶,必有对治之法。如心散乱,则以禅定之法治之也;如心贪染,则以不净观法治之。乃能息妄归真,得入正道,是名对治杂染。
业杂染
【三藏法数】
业杂染者,谓或因烦恼所生,或因烦恼缘助,动身口意,造作恶业,皆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故也。
业杂染者,谓或因烦恼所生,或因烦恼缘助,动身口意,造作恶业,皆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