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归怨(歸怨)
把怨恨归于某人或某个方面。《汉书·匈奴传下》:“归怨於 汉 ,因以自絶,终无北面之心。” 清 林则徐 《会札刘蒋二丞传谕义律饬令空趸等船开行》:“是飢饿本由自取,何得归怨於师船之多乎?”
《國語辭典》:公推  拼音:gōng tuī
共同推举。如:「我们公推学长为本届校友会会长。」
《國語辭典》:影射  拼音:yǐng shè
1.藉此说彼,暗指某人某事。《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2.蒙混、冒充。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不问仓实仓虚,假饶清官廉吏,被我影射片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京都大栅栏的同仁堂,本来是几百年的老铺,从来没有人敢于影射他招牌的。」
3.掩饰。《水浒传》第八四回:「那天山勇在马上把了事环带住,趱马出阵,教两个副将在前面影射著,三骑马悄悄直趱至阵前。」
4.想像中的人。小说中特指姘头。《水浒传》第二四回:「西门庆道:『乾娘,相陪我吃个茶。』王婆哈哈笑道:『我又不是你影射的!』」《金瓶梅》第九七回:「我又不是你影射的,怎么可在你心上?」
《漢語大詞典》:手上
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一章:“不说我上代人,光说我罢,从 光绪 手上推叽咕车,推到而今。”
《國語辭典》:熟识(熟識)  拼音:shú shì
素来认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那中间人,我都熟识,丝毫不得走作的。」《文明小史》第五六回:「船上都是熟识的,为什么要换别家呢?」
《漢語大詞典》:自毁
火箭在发射后,尤指在试验中主动炸毁;亦指设备或资料的销毁(防其落入敌人手中)
某人或某种东西的自我毁灭
《國語辭典》:影带(影帶)  拼音:yǐng dài
录影带的简称。参见「录影带」条。
《漢語大詞典》:推爱(推愛)
(1).谓滥施其爱,溺爱。韩非子·六反:“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
(2).因爱某人而兼及其有关的人。 鲁迅 《集外集·通信》:“先生大概年纪还青,所以竟这样愤慨,而且推爱及我,代我发愁,我实在不胜感谢。”
《漢語大詞典》:请来
用信、电报等或派专人邀请某人来,召唤。例如:把孩子的妈妈请来。
派人去叫。例如:请来医生。
《漢語大詞典》:齐德(齊德)
谓与某人的德行齐等。文选·张衡〈东京赋〉:“登封降禪,则齐德乎 黄轩 。” 薛综 注:“齐其功德。”三国志·魏志·刘晔传:“陛下虽齐德 有虞 ,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
《漢語大詞典》:近身
(1).跟随身边,贴身。 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不想 小梅 这妮子年二十岁,婆婆为他精细,着他近身扶侍老夫,如今腹怀有孕,未知是箇女儿小厮儿。”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今日早间圣人赐老夫一女……近身伏侍老夫,尚不知夫人意下如何,未敢便收留他。”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我与你娶一箇年纪小的、生的好的,近身扶持你。若是得一男半女,可不好那。”
(2).紧挨身体。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袒衣衵服》:“裼袒衣,盖近身之衣。”
(3).靠近身体。镜花缘第七九回:“弓是直开直放,弓梢并未近身,所以弓弦离怀甚远。”
(4).指接近某人。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则爱他的师傅,一近身时就潇洒快乐了许多。”
《漢語大詞典》:时反(時反)
(1).谓天时转为对某人或某事有利。国语·越语下:“ 蠡 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 韦昭 注:“言天未成 越 ,当守天时,天时反,乃可以动。”
(2).即时返回。 晋 王羲之 《东书堂帖》:“想佳卿以得速还,欲令今早去时反也。”
《漢語大詞典》:事儿
指某人正在作的事情。例如:他们主要的事儿是谈论他们过去曾经如何如何以及往后又将如何如何。
使人关心的事;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这可不是我的事儿。
《漢語大詞典》:令状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的文件。例如:收回被侵占土地的令状。
合法当局授权某人做某事的令状或命令书
《國語辭典》:飞地(飛地)  拼音:fēi dì
指行政上隶属于甲地,而所在却在乙地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