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曲柄
曲轴的弯曲部分
轴的弯曲部分或用链固定在轴端部的直角臂,由它或使它产生圆周运动,或由它将往复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或相反
《漢語大詞典》:失柄
丧失统治权力。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失柄之败,由於不严也。”
《国语辞典》:柄政  拼音:bǐng zhèng
柄,握柄、掌握。柄政指掌理政权。如:「贤人柄政,则国事可图。」
《漢語大詞典》:柄授
授予权柄。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 贞元 十五年, 刘逸淮 死。军中皆曰:‘此军司徒所树,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今见在人,莫如 韩 甥,且其功最大,而材又俊,即柄授之,而请命於天子。”
分類:授予权柄
《國語辭典》:笑柄  拼音:xiào bǐng
可藉以取笑的题材。如:「他上次在机场出糗的事情,一直是公司里的笑柄。」
《漢語大詞典》:戎柄
军权。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天子播越,亲卫戎柄,皆付大阉。”
分類:军权
《國語辭典》:朝柄  拼音:cháo bǐng
国家的政权。《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昔晋有六卿,齐有田、崔,卫有孙、𡩋,鲁有季、孟,常掌国事,世执朝柄。」
分類:朝廷权力
《漢語大詞典》:德柄
指旧时以谦恭为德柄。语本易·繫辞下:“谦,德之柄也。” 孔颖达 疏:“言为德之时以谦为用,若行德不用谦,则德不施用。是谦为德之柄,犹斧刃以柯柄为用也。” 高亨 注:“谦虚始能执德。” 南朝 梁 萧子云 《雍雅》之一:“济济羣公,恭为德柄。”
分類:谦恭
《漢語大詞典》:寸柄
喻微小的权力。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第四回:“寸柄毫无惟受制,宛似孤儿把主跟。”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九回:“我辈书生,手无寸柄,有什么法子呢?”
分類:微小权力
《骈字类编》:帚柄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 税屋待车音,扫门亲帚柄。
《漢語大詞典》:阿柄
喻权柄。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有逐小人之权,而反为小人倒持阿柄,使善治败于垂成,奇勛反为祸首。”《花月痕》第四二回:“气燄生於积威,权势倾於偏重,以此阿柄持自两人, 员 逆转成疣赘。” 梁启超 《萃报叙》:“ 启超 又痛 中国 互市数十载,交涉之策,一误再误,授人阿柄,自陷棘淖。”参见“ 太阿倒持 ”。
分類:权柄
《國語辭典》:太阿倒持  拼音:tài ē dào chí
太阿,宝剑名。太阿倒持指手持剑刃,以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权柄,反受其害。《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下强上弱,曰尾大不掉;上权下夺,曰太阿倒持。」也作「倒持泰阿」。
《漢語大詞典》:专柄(專柄)
(1).不待请命而行事的权柄。 唐 元稹 《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盖先王之懋典,授之专柄。”
(2).独揽权柄。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 秦太师 专柄十二年,只成就得一 胡邦衡 。”清史稿·高宗纪:“九月乙巳朔,署 广西 提督 谭行义 以 安南 郑氏 专柄, 清化镇 邵郡公 及 黎鷟 起兵与 郑氏 内哄,奏闻。”
《骈字类编》:斧柄
诗伐柯如何匪斧不克传柯斧柄也 淮南子见鼓旗下
分类:斧柄
《漢語大詞典》:天柄
天子的权柄。 明 宋濂 《广薛季昶对张柬之语》:“但 武后 倒持天柄二十有一年,生杀废置皆自其手出。”
分類:权柄帝王
《骈字类编》:得柄
古词君子行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