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枯梧
枯莲
枯风
石枯
枯颅
枯涧
枯寒
下枯
枯花
枯梗
枯葑
枯皮
枯索
枯榆
枯骴
《漢語大詞典》:枯梧
枯萎的梧桐。列子·说符:“人有枯梧树者,其邻父言,枯梧之树不祥。其邻人遽而伐之。” 唐 陆龟蒙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诗:“人吟侧景抱冻竹,鹤梦缺月沉枯梧。”
分類:枯萎梧桐
《漢語大詞典》:枯莲(枯蓮)
指枯老的莲叶。亦指莲实。 唐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乱丛縈弱蕙,坠叶洒枯莲。” 元 贡师泰 《河决》诗:“顷筐摘餘穗,小艇收枯莲。”
分類:莲叶莲实
《漢語大詞典》:枯风(枯風)
干燥的风。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九:“冷露多瘁索,枯风饶吹嘘。”
分類:干燥
《骈字类编》:石枯
唐 刘长卿 杂曲歌辞 太行苦热行 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漢語大詞典》:枯颅(枯顱)
(1).秃顶,光头。 宋 朱松 《九日送僧归龙山》诗:“枯颅一任君披拂,寄语 龙山 落帽风。”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二:“摇齿復牢堪决肉,枯颅再茁已胜簪。”
(2).指骷髅。 苏曼殊 《遯迹记》:“不慧諦观,累累白骨,的的枯颅,与月争光而已。”
《漢語大詞典》:枯涧(枯澗)
干涸的溪涧。 唐 王昌龄 《遇薛明府谒聪人》诗:“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既而忽下一悬崖,忽得枯涧,遂得践石而行。” 郭沫若 《恢复·述怀》诗:“但你说我已经老了,不会再有诗了;我已经成为了枯涧,不会再有流泉。”
分類:干涸溪涧
《漢語大詞典》:枯寒
指贫苦的山野生活。 清 魏源 《武林纪游十首呈钱伊庵居士》诗之八:“非避城市喧,非逐枯寒乐,水云幽絶处,中有古魂託。”
《骈字类编》:下枯
易林见上荣下
《漢語大詞典》:枯花
枯萎的花。 元 何中 《游夫容山》诗之一:“崖杉老絳叶,石椶垂枯花。”
分類:枯萎
《漢語大詞典》:枯梗
枯萎的梗茎。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文成终愧君,铅刀值枯梗。” 明 陆采 《明珠记·宫怨》:“恨浮尘偏掩日光晶,想春风何日吹枯梗。囚鸞槛凤,人意怎平。”
分類:枯萎
《漢語大詞典》:枯葑
枯槁的菰葑。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扶杖凌圮阯,刺船犯枯葑。”
分類:枯槁
《漢語大詞典》:枯皮
指老年人干瘦粗糙的皮肤。 宋 梅尧臣 《中伏日永叔遗冰》诗:“念我老且病,赤疿生枯皮。” 宋 梅尧臣 《戏作嫦娥责》诗:“又将清光射我腹,但觉軫粟生枯皮。”
《國語辭典》:枯索  拼音:kū suǒ
枯萎而无生气。汉。王充《论衡。顺鼓》:「蝗虫时至,或飞或集,所集之地,谷草枯索。」
《漢語大詞典》:枯榆
(1).木名。周礼·秋官·壶涿氏“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橭,读为枯。枯榆,木名。”一说即姑榆。
(2).枯老的榆树。 宋 苏辙 《木冰》诗:“枯榆老柳变精妍,细梢如苗麄如椽。” 宋 张耒 《己未早春有感》诗:“雪抽宿麦晴来叶,雨长枯榆烧后枝。”
(3).干枯的榆荚。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
《漢語大詞典》:枯骴
肉未烂尽的尸骸。亦泛指尸骸。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过半黑头死,阴虫食枯骴。” 元 柳贯 《尊经堂诗》:“党同护朽竹,攻弱击枯骴。” 明 宋濂 《慈孝庵记》:“自世道既降,而相墓巫之説兴。谓枯骴足以覆燾乎后昆,谓福祸贵贱尽繫乎冈峦之离合。”
分類:尸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