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树果(樹果)
(1).亦作“ 树菓 ”。树木的果实。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於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金瓶梅词话》第四五回:“差 玳安 送两张卓面与 乔 家去……俱有高顶方糖时件树菓之类。”
(2).栽种果树。南史·谢灵运传:“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復期度。”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卷下:“树果得实,树棘得刺。”
《漢語大詞典》:果下马(果下馬)
亦称“ 果马 ”。亦称“ 果騮 ”。 一种矮小的马。因乘之可行于果树之下,故名。后汉书·东夷传·濊:“﹝ 濊 ﹞又多文豹,有果下马,海出班鱼,使来皆献之。” 李贤 注:“高三尺,乘之可於果树下行。” 唐 李贺 《马诗》之八:“吾闻果下马,羈策任蛮儿。”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羣材。” 清 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果马三尺高,犦牛一峰独。”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兽语·果下马:“ 罗定 之 罗镜 、 西寧 之 怀乡 产小马,高仅三尺,可骑行树下,名果下马,一名果騮,多海石榴色,骏者有双脊骨,能负重凌高躡险,轻疾若飞。”
《漢語大詞典》:大小年
果树果实产量在年际间出现明显差异的现象。是果树生长与结果、养分积累与消耗不协调的结果。
《漢語大詞典》:黄李
果树名。李树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李﹝集解﹞引 马志 曰:“李有緑李、黄李、紫李、牛李、水李,并甘美堪食。”
《國語辭典》:叶枝(葉枝)  拼音:yè zhī
只长叶子不长果实的枝干。
《漢語大詞典》:再实(再實)
指果树一年两次结实。南史·孝义传上·王虚之:“十三丧母,三十三丧父,二十五年盐酢不入口……墓上橘树一冬再实,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致。”
《漢語大詞典》:都咸
亦称“ 都咸子 ”。 果树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都咸:“﹝ 徐衷 ﹞《南方草物状》曰:‘都咸树,野生。如手指大,长三寸,其色正黑。三月生花色,仍连著实,七八月熟。里民噉子及柯;皮,乾作饮,芳香。出 日南 。’” 石声汉 注:“都咸:本草纲目卷三一有‘都咸子’,引 陈藏器 《本草拾遗》:‘都咸子,生 广南 山谷。’” 宋 唐慎微 《本草·木部中品》:“都咸子及皮叶,味甘平无毒,主渴润肺,去烦除痰,火乾作饮服之。生南方,树如李。”
分類:果树树名
《國語辭典》:佛手柑  拼音:fó shǒu gān
植物名。芸香科柑桔属,为「香橼」之变种。常绿乔木,刺短小而硬。叶互生,长椭圆形,长十至十六公分。花有芳香,白色而厚。柑果前端作手指状分裂,为食品原料,并常供药用,果皮与花均可提取香油,以充香料。也称为「佛手」。
《國語辭典》:山楂  拼音:shān zhā
植物名。蔷薇科蘋果属,落叶乔木。产于台湾全岛及大陆地区南部海拔七百至二千三百公尺的林中。嫩枝具刺,有软毛。冬芽茶褐色,无毛。叶互生,长椭圆形。伞房花序,果实球形,熟时黄红色,多浸渍而后食用。也称为「檕梅」、「查梨」。
《漢語大詞典》:果枝
(1).果树上有花芽而能开花结果实的枝。
(2).指棉花植株上能开花结棉桃的枝。
《漢語大詞典》:歇枝
谓果树在大量结果的次年或以后几年内结果很少,甚至不结果。也称养树。 宋 蔡襄 荔枝谱:“有间岁生者谓之歇枝,有仍岁生者半生半歇也。”
《國語辭典》:园艺(園藝)  拼音:yuán yì
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繁殖相关知识及技术。
《國語辭典》:害鸟(害鳥)  拼音:hài niǎo
以农作物或果实为食物的鸟类。如斑鸠、喜鹊。也有专门吃鱼苗的鸟类。如翠鸟。
《漢語大詞典》:白缘(白緣)
果树名。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白缘树,高丈,实味甘,美於胡桃。”
《漢語大詞典》:雀李
果树名。即郁李。《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鬱及薁” 孔颖达 疏引《本草》:“鬱,一名雀李,一名车下李,一名棣,生高山川谷或平田中,五月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