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七宝树林
【佛学大辞典】
(杂名)净土庄严中,七宝合成之园林也。
十八檀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檀林)
檀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栴檀之林,寺院之尊称也。李绅诗曰:「世人遥礼二檀林。」西域记叙曰:「业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室。」观佛三昧经说念佛之功德曰:「如伊兰林,四十由旬有一科牛头栴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华果发狂,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道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
【佛学常见辞汇】
旃檀之林,即寺院的尊称。
人林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人树之林也。阿毗昙论一曰:「人林果形如人。」
大林精舍
【佛学大辞典】
(寺名)大竹林精舍之略称。(参见: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
【佛学大辞典】
(堂塔)梵名Ven!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兰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兰陀长者归佛以竹园奉佛而立精舍,是为印度僧园之嚆矢。(参见:迦兰陀)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竹园,为频婆娑罗王建筑以供佛说法的道场,在王舍城,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庙。
【三藏法数】
大智度论云:竹林精舍在耆阇崛山中,其地平坦,严净胜于馀处。佛曾于中说法,故有精舍,或云迦兰陀竹园。是也。(梵语耆阇崛,华言灵鹫。迦兰陀,无翻。)
大寒林
【佛学大辞典】
(杂名)西国谓墓所为尸陀。译为寒林。使人怖而寒之义也。(参见:尸多婆那)
尸多婆那
【佛学大辞典】
(地名)S/ita-vana,(参见:尸陀林)
大寒林难拿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罗睺罗于寒林中多为鬼恼。佛为说难拿陀罗尼。难拿者欢喜之义,言此陀罗尼有安乐欢喜之功德也。
尸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尸陀林之略称。
尸陀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又作尸陀林,尸多婆那Slta-vana,尸多译曰寒,婆那者林也。弃死尸之处是曰寒林。玄应音义七曰:「尸陀林,正音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同十八曰:「尸陀林。」有部毗奈耶杂事十四曰:「深摩舍那,是弃死尸处,云尸陀者讹也。」亦名恐畏林、安陀林、昼暗林,西域记谓如来在日,葬比丘于尸陀林。
刃叶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剑叶林。十六游增地狱中矛刃增三种林之一。(参见:地狱)
木瓜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优楼频螺迦叶Urvilva%ka%syapa之译名。法华文句一曰:「优楼频蠡,亦优楼毗,亦优为,此翻木瓜林。」
少林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嵩山之少室。后魏孝文帝为天竺佛陀禅师建之。初祖达磨在此面壁九年。文苑汇志地理志曰:「龙鱼河图云:五岳中岳嵩山,三十六峰,东谓大室,西少室,相去十七里,嵩者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有石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洛阳伽蓝记曰:「少林寺在少室北麓,后魏孝文帝建之。」续高僧传十六(佛陀传)曰:「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大明一统志二十九曰:「河南府少林寺在登封县西少室北麓,后魏时建,梁时达磨居此面壁九年。」
【佛学常见辞汇】
在嵩山的少室,梁时禅宗的祖师达摩,曾在此面壁九年。
少林武艺
【佛学大辞典】
(杂语)白醉璅言曰:「少林寺当黄巾之乱,众僧惶惧欲散,忽一火头老僧自庖中出曰:公等勿忧,老僧一棒驱之。众笑其妄,僧运三尺棍,径入黄巾队中,遭者辟易,遂散去。僧归,以其法授众僧而隐,乃紧那罗佛显化也。由此少林以武勇闻,唐初王世充之败,僧与有功,而不愿官爵。太宗遥授以将军之号。」樵书九曰:「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其次为伏牛,伏牛亦学于少林者,其次为五台,五台之传,本于杨氏女,所传杨家鎗者是也。」清一统志曰:「或云天竺迦佛陀禅师隋时至中国,隋帝于嵩山为起少林寺(或云:少林寺,后魏太和年建,隋文帝改为陟岵,唐复名少林,在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后其徒昙宗等佐唐太宗平王世充,有功者十三人。僧徒常习武事,故技击有少林派。」田雯游少林寺记曰:「六祖手植柏,柯叶贞萋,蔽亏曦景。左右碑以百数,汉以前者率漫漶不可读,自晋迄唐,完毁半焉。一碑刊唐太宗为秦王时讨王世充,赐寺僧御劄。盖当时僧之立武功者十三人,惟昙宗授大将军,其馀不欲官,赐紫罗袈裟各一袭,此可补唐书之阙矣。」案学佛者,当专修佛道不应兼习武艺。
牛角娑罗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沙罗双树林之别称。双树并立四方犹如牛角,又拘尸那城译为角城,沙罗林在此地,故曰牛角。辅行一之一曰:「以牛角表双,以沙罗名树。沙罗西音,此云坚固。坚固之名,称树德也。故知牛角表双,义兼三角,此即最后说涅槃处。」
牛角娑罗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摄于中阿含经四十八。舍利弗与阿难共说发起此林之法。佛赞之。
申怒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参见:申瑟知林)
申瑟知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Yas!t!i-vana,又作申怒林,申怒波林,杖林名。竹杖外道于此量佛之身量。释迦方志下曰:「申瑟知林,言杖林也。满山谷,昔有人以丈六竹杖量佛,而恒出杖表。因投杖去,遂生根被山。」玄应音义十八曰:「申怒亦言申怒波,此译云实森,谓贞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