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32,分216页显示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9  80  81  8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孔琳之(彦琳、彦林 )
沈林子(敬士 汉寿县伯 怀伯 )
常爽(仕明 儒林先生 )
郭希林
释智林
释宝林
王广之(士林、林之 应城县公 )
李秀林( 榼 )
僧宝唱( 义林、续法轮论 )
李皦(景林 宣 )
萧昭业( 齐郁林王 别称 齐废帝 元尚 法身 南郡王 )
朱选之( 巽之 处林 )
萧咨(世恭 武林侯 )
僧林
昙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9—423 【介绍】: 南朝宋会稽山阴人。字彦琳。好文义,解音律,能弹琴,善草隶。家素贫,不治产业。晋安帝元兴间,桓玄专政,以为西閤祭酒,反对以谷帛为币、复肉刑之议。入宋,为御史中丞,明宪直法,无所屈挠,奏劾尚书令徐羡之。官至祠部尚书。
全宋文·卷二十七
琳之字彦林,会稽山阴人,晋光禄大夫安国从孙。元兴中辟本国常侍,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义熙初除司徒左西掾,寻为司马休之会稽内史府长史,历太尉主簿、尚书左丞、扬州治中从事史,迁尚书吏部郎。又为武帝平西长史大司马琅邪王从事中郎。又除武帝平北征西长史,迁侍中。宋台建,除宋国侍中,出为吴国太守。公事免。永嘉二年为御史中丞,领本州大中正,迁祠部尚书。景平元年卒,追赠太常,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7—422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敬士。沈田子弟。少有大度,博览群书,留心文义。东晋末,从刘裕破孙恩、卢循,杀徐道覆,征讨刘毅、司马休之。安帝义熙十二年,又从裕北伐。次年兵进潼关,威震关中。累官镇西咨议,建威将军、河东太守。及刘裕代晋建宋称帝,封汉寿县伯,除府咨议参军。卒谥怀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河内温人,字仕明。少聪明,研习《五经》百家。其先避西晋末世乱,居凉州,太武帝西征,投诚东归,帝嘉之,拜宣威将军。时战争频繁,贵家子弟无暇学术,而爽置馆于温水之右,教授门徒七百余人,立训严厉,教授有方。崔浩、高允称之。时人号为儒林先生。
全后魏文·卷三十二
爽字仕明,河内温人,魏太常卿林六世孙。居凉州。太武西征归款,拜宣威将军。
郭希林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7—433 【介绍】: 南朝宋武昌人。郭翻曾孙。少守家业,隐居不仕。徵召一无所就,卒。
释智林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全齐文·卷二十六
智林,高昌人,宋泰始初入京,住灵基寺,齐永明末还本国,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高昌人。史亡其氏。师事亮公落发。即诣长安博究经律。尤善杂心。亮坐罪窜岭外。林与同学十二人。同往至南荒。日讲授。远人慕其高义。宋明帝诏至京师住灵基寺。学者益盛。时立二谛义。有三宗各不同。汝南周颙作三宗论成。畏讥谤不传林以书劝之。其略曰窃闻三宗之论。钩深索隐。尽众生之情。廓而通之。尽佛之意。使法灯有种。胜利无穷。借使国城妻子之施。何以逮此施哉。传者以为檀越畏讥评。故欲中辍。岂可特缠疑障。自发见行乎。颙得书矍然而悟。此论遂传于世。 林长八尺。词音清彻。还高昌而化。寿七十九。著二谛论杂心记并解十二门论中论等。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智林。高昌人。初出家为亮公弟子。幼而崇理好学。负帙长安振锡江豫。博采群典特善杂心。及亮公被摈。弟子十二人皆随之岭外。林乃憩踵番禺。化清海曲。至宋明之初。敕在所资给发遣下京止灵基寺。讲说相续禀服成群。申明二谛义有三宗不同。时汝南周颙又作三宗论。既与林意相符。深所欣迟。乃致书于颙曰。近闻檀越叙二谛之新意。陈三宗之取舍。声殊恒律。虽进物不速。如贫道鄙怀。谓天下之理唯此为得焉。不如此非理也。是以相劝速著纸笔。比见往来者闻作论已成。随憙充遍特非常重。又承檀越恐立异常时干犯学众。制论虽成定不必出。闻之惧然不觉兴卧。此义旨趣似非初开。妙音中绝六十七载。理高常韵莫有能传。贫道年二十时。便忝得此义。常谓藉此微悟可以得道。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既犯越常情。后进听受便自甚寡。传过江东略无其人。贫道捉麈尾以来四十馀年。东西讲说谬重一时。其馀义统颇见宗录唯有。此途白黑无一人得者。贫道积年乃为之发病。既痾衰末命加复旦夕西旋。顾惟此道从今永绝不言。檀越机发无绪独创方外。非意此音猥来入耳。且欣且慰实无以况。建明斯义使法灯有终。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德。虽复国城妻子施佛及僧。其为福利无以相过。既幸以诠述。想便宜广宣使赏音者见也。论明法理当仁不让岂得顾惜众心以夭奇趣耶。若此论已成遂复中寝。恐檀越方来。或以此为巨障。往言恳。然非戏论矣。想便写一本为惠。贫道赍以还西使处处弘通也。比小可牵。故入山取叙深企付之。颙因出论焉。故三宗之旨传述至今。林形长八尺天姿瑰雅。登座震吼谈吐若流。后辞还高昌。齐永明五年卒。春秋七十有九。著二谛论及毗昙杂心记。并注十二门论中论等。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十四
宝林,京师龙光寺沙门,时人号曰游玄生。
王广之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5—497 【介绍】: 南朝齐沛郡相人,字士林,一字林之。好弓马,有勇力。初为马队主。随刘勔征殷琰,克合肥。后以征伐功,位给事中、冠军将军,封宁都县子。萧道成(齐高帝)废苍梧王,出广之为徐州刺史、钟离太守。沈攸之事起,广之预平石头。入齐,进爵为侯。齐武帝即位,累迁右卫将军散骑常侍,前军将军。萧鸾(齐明帝)害诸王,遣征安陆王子敬于江阳。进封应城县公,为江州刺史。明帝建武二年,魏围司州,督军征讨,解围。累迁侍中、镇军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赵郡平棘人,小名榼。李顺族人。性耿直。孝文帝太和中自中书博士为顿丘相,豪右畏之。宣武帝景明初守博陵郡,抑强扶弱,治政威严。官至定州大中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僧。吴郡人,俗姓岑。年十八,投僧祐出家,住庄严寺。梁武帝天监中为新安寺主。掌华林园宝云殿经藏,博学能文,名冠当时,后不知所终。著有《经律异相》、《饭圣僧法》、《华林佛殿经目》、《续法轮论》、《名僧传》、《比丘尼传》等。
全梁文·卷七十四
宝唱俗姓岑,吴郡人。师事僧祐,齐建武中入闽,天监中还京,往新安寺,又住庄严寺,有《名僧传》三十卷。
续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初
释宝唱。姓岑氏。吴郡人。即有吴建国之旧壤也。少怀恢敏清贞自蓄。顾惟只立勤田为业。资养所费终于十亩。至于傍求。佣书取济。寓目流略便能强识。文采铺赡义理有闻。年十八。投僧祐津师而出家焉。祐江表僧望多所制述。具如前传纪之。唱既始陶津。经律咨禀。承风建德有声宗嗣。住庄严寺。博采群言酌其精理。又惟开悟土俗。要以通济为先。乃从处士顾道旷吕僧智等。习听经史庄易。略通大义。时以其游涉世务。谓有俗志。为访家室执固不回。将及三十天荫既崩。丧事云毕。建武二年摆拨常习。出都专听。涉历五载又中风疾。会齐氏云季。遭乱入东。远至闽越。讨论旧业。天监四年便还都下。乃敕为新安寺主。帝以时会云雷远近清晏。风雨调畅百谷年登。岂非上资三宝中赖四天下藉神龙。幽灵叶赞方乃福被黔黎歆兹厚德。但文散群部难可备寻。下敕。令唱总撰集录以拟时要。或建福禳灾。或礼忏除障。或飨接神鬼。或祭祀龙王。部类区分近将百卷。八部神名以为三卷。包括幽奥详略古今。故诸所祈求帝必亲览。指事祠祷多感威灵。所以五十许年。江表无事兆民荷赖。缘斯力也。天监七年。帝以法海浩汗浅识难寻。敕庄严僧旻。于定林上寺。缵众经要抄八十八卷。又敕开善智藏缵众经理义。号曰义林。八十卷。又敕建元僧朗。注大般涅槃经七十二卷。并唱奉别敕。兼赞其功。纶综终始缉成部帙。及简文之在春坊。尤耽内教。撰法宝联璧二百馀卷。别令宝唱缀纰区别。其类遍略之流。帝以佛法冲奥近识难通。自非才学无由造极。又敕唱自大教东流。道门俗士。有叙佛理著作弘义。并通鸠聚。号曰续法轮论。合七十馀卷。使夫迷悟之宾见便归信。深助道法无以加焉。又撰法集一百四十卷。并唱独断专虑。缵结成部。既上亲览。流通内外。十四年。敕安乐寺僧绍。撰华林佛殿经目。虽复勒成未悏帝旨。又敕唱重撰。乃因绍前录。注述合离甚有科据。一帙四卷。雅悏时望。遂敕掌华林园宝云经藏。搜求遗逸皆令具足。备造三本以用供上。缘是又敕撰经律异相五十五卷。饭圣僧法五卷。帝又注大品经五十卷。于时佛教隆盛。无德称焉。道俗才笔互陈文理。自武帝膺运。时三十有七。在位四十九载。深以庭癊早倾。常怀哀感。每叹曰。虽有四海之尊。无由得申罔极。故留心释典。以八部般若为心良。是诸佛由生。又即除灾涤累故。收采众经躬述注解。亲临法座讲读敷弘。用此善因崇津灵识。频代二皇。舍身为僧给使。洗濯烦秽仰资冥福。每一舍时地为之震。相继斋讲不断法轮。为太祖文皇。于钟山北涧。建大爱敬寺。糺纷协日临睨百丈。翠微峻极流泉灌注。钟鲸遍岭𨥜凤乘空。创塔包岩壑之奇。宴坐尽林泉之邃。结构伽蓝同尊园寝。经营彫丽奄若天宫。中院之去大门。延袤七里。廊庑相架檐霤临属。旁置三十六院。皆设池台周宇环绕。千有馀僧四事供给。中院正殿有栴檀像。举高丈八。匠人约量晨作夕停。每夜恒闻作声。旦视辄觉功大。及终成后乃高二丈有二。相好端严色相超挺。殆由神造屡感徵迹。帝又于寺中龙渊别殿。造金铜像举高丈八。躬伸供养每入顶礼。歔欷哽噎不能自胜。预从左右无不下泣。又为献太后。于青溪西岸建阳城门路东。起大智度寺。京师甲里爽垲通博。朝市之中途。川陆之显要。殿堂宏壮宝塔七层。房廊周接华果间发。正殿亦造丈八金像。以申追福。五百诸尼四时讲诵。寺成之日。帝顾谓群后曰。建斯两寺。奉福二皇。用表罔极之情。以达追远之思。而不能遣蓼莪之哀。复于中宫起至敬殿景阳台。立七庙室。崇宇严肃郁若卿云。粉壁珠柱交映相耀。设二皇座。具备诸礼冠蕴奁箧。举目兴慕晨昏如在。衣服轻暖随时代易。新奇芳旨应时日荐。帝又曰。虽竭工匠之巧。殚世俗之奇。水石周流华树杂沓。限以国务不获朝夕侍食。惟有朔望亲奉馈奠。而无所瞻仰。内心崩溃如焚如灼。又作联珠五十首。以明孝道。又制孝思赋。广统孝本。至于安上治民移风易俗。度越终古无德而称。故元帝云。伏寻我皇之为孝也。四运推移。不以荣枯迁贸。五德更用。不以贵贱革心。临朝端默。过隙之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洁斋宗廊虔事郊禋。言未发而涕零。容不改而伤恸。所谓终身之忧者是也。盖虞舜夏禹周文梁帝。万载论孝。四人而已。广如绎所撰金楼子述之。又以大通元年。于台城北。开大通门。立同泰寺。楼阁台殿拟则宸宫。九级浮图回张云表。山树园池沃荡烦积。其年三月六日。帝亲临幸。礼忏敬接。以为常准。即舍身之地也。虽亿兆务殷。而卷不辍手。披阅内外经论典坟。恒以达曙为则。自礼记古文周书左传庄老诸子论语孝经。往哲所未详悉。皆为训释。又以国学员限隔于贵贱。乃更置五馆。招引寒俊。故使孔释二门荣茂峙列帝前后集百有馀卷。著通史书苑数千卷。唱当斯盛世。频奉玺书预参翻译。具如别传。初唱天监九年先疾复动。便发二愿。遍寻经论使无遗失。搜括列代僧录创区别之。撰为部帙。号曰名僧传三十一卷。至十三年。始就条列。其序略云。夫深求寂灭者。在于视听之表。考乎心行者。谅须丹青之工。是万象森罗立言之不可以已者也。大梁之有天下也。威加赤县功济苍生。皇上化范九畴神游八正。顶戴法桥伏膺甘露。窃以外典鸿文布在方册。九品六艺尺寸罔遗。而沙门净行独亡纪述。玄宗敏德名绝终古。拥叹长怀靡兹永岁。律师释僧祐。道心贞固高行超邈。著述集记振发宏要。宝唱不敏。预班二落。礼诵馀日捃拾遗漏。文广不载。初以脚气连发。入东治疗。去后敕追。因此抵罪谪配越州。寻令依律以法处断。僧正慧超任情乖旨摈徙广州。先忏京师大僧寺遍方徙岭表永弃荒裔。遂令鸠集为役多阙。昼则伏忏。夜便缵录。加又官私催遍惟日弗暇。中甄条流文词坠落。将发之日遂以奏闻。有敕停摈令住翻译。而此僧史方将刊定。改前宿繁更加芟定。故其传后自序云。岂敢谓僧之董狐。庶无曲笔耳。然唱之所撰。文胜其质。后人凭据揣而用之。故数陈赏要。为时所列。不测其终。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岑。吴郡人。少怀恢敏。勤田为业。至于傍求。佣书取济。寓目疏略。便能强识。年十八。投僧祐律师。而出家焉。经律咨禀。有声宗嗣。住庄严寺。博采群言。酌其精理。又惟开悟士俗。要以通济为先。乃从处士顾道旷。吕僧智等。习听经史庄易。会齐氏云季。遭乱入东。远至闽越。讨论旧业。天监四年。便还都下。乃敕为新安寺主帝以时会云雷。远近清晏。风雨调畅。百谷年登。上资三宝。福被黔黎。下敕令唱。总撰集录。以拟时要。或建福禳灾。或礼忏除障。或飨接神鬼。或祭祀龙王。部类区分。近将百卷。八部神名。以为三卷。包括幽奥。详略古今。故诸所祈求。帝必亲览。天监七年。帝以法海浩浣浅识难寻。敕庄严僧旻。于定林上寺。缵众经要抄。八十八卷。又敕开善智藏。缵众经理义。号曰义林。八十卷。又敕建元僧朗。注大般涅槃经。七十二卷。并唱兼赞其功。纶综终始。缉成部帙。及简文之在春坊。尤耽内教。撰法宝联璧。二百馀卷。令宝唱缀比区别其类遍略之流。帝以佛法冲奥。近识难通。又敕唱详叙佛理弘义。号曰续法轮论。合七十馀卷。又撰法集。一百三十卷。上既亲览。流通内外。十四年。敕安乐寺僧绍。撰华林佛殿经目。未惬帝旨。又敕唱重撰。遂敕掌华林园宝云经藏。搜求遗逸。备造三卷。以用供上。又敕撰。经律异相五十五卷。饭圣僧法五卷。帝又注大品经五十卷。于时佛教隆盛。无得称焉。自武帝应运。时年三十有七。在位四十九载深以太后早倾。常怀哀感叹曰。虽有四海之尊。无由得申罔极。故留心释典。以八部般若。为心良田。是诸佛由生。又即除灾涤累。收采众经。躬述注解。亲临法座。讲读敷弘。用此善因。崇津灵识。频代二皇舍身为僧给使。每一舍时。地为之震。相继斋讲不断法轮。为太祖文皇于钟山竹涧。建大爱敬寺。经营雕丽。奄若天宫。周宇环绕。千有馀僧。四事供给。中院正殿。有栴檀像。举高丈八。又于寺中龙渊别殿。造金铜像举高丈八。躬申供养。每入顶礼。歔欷哽噎。不能自胜。预从左右。无不下泣。又为献太后。于青溪西岸。建阳城门。路东起大智度寺。京师夹里。爽垲。通博。朝匝之中途。川陆之显要。殿堂宏敞。宝塔七层。正殿亦造丈八金像。以申追福。五百诸尼。四时讲诵。寺成之日。帝顾谓群后曰。建斯两寺。奉福二皇。用表罔极之情。以达追远之思。而不能遣蓼莪之哀。复于中宫。起至敬殿。景阳台。立七庙室。设二皇座。具备诸礼。冠蕴奁箧。举目兴慕。晨昏如在。衣服轻煖。随时代易。斯奇芳旨。应时日荐。帝又以国务。不获朝夕侍食。惟有朔望。亲奉馈奠。而无所瞻仰。内心崩溃。如焚如灼。又作联珠五十首。以明孝道。又制孝思赋广统孝本。至于安上治民移风易俗度越终古。无得而称。故元帝云。伏寻我皇之为孝也。四运推移。不以荣枯。迁贸五德。更用不以贵贱革心。临朝端默。过隙之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洁斋宗庙。虔事郊禋。言未发而涕零。容不改而伤恸。所谓终身之忧者是也。盖虞舜。夏禹。周文。梁帝。万载论孝四人而已。又以国学员限。隔于贵贱。乃更置五馆。招引寒俊。故孔释二门。荣茂峙列。唱当斯世。频奉玺书预参翻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0—526 【介绍】: 北魏赵郡平棘人,字景林。初除奉朝请,累官廷尉少卿、殷州大中正。卒谥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3—494 【介绍】: 即齐废帝。南朝齐皇帝,字元尚,小字法身。武帝长孙。初封南郡王,武帝因长子萧长懋先死,立昭业为皇太孙。武帝死,即位后,生活奢糜,极意赏赐,未及一年,武帝聚敛之财挥霍殆尽。朝政大权由辅政大臣萧鸾控制。未几为萧鸾所杀,废为郁林王。在位不及一年。
全齐文·卷五
王讳昭业,字元尚。文惠太子长子,小名法身。武帝即位,封南郡王。太子死,立为皇太孙。以永明十一年七月即位,明年,改元隆昌。在位一年,明帝废之为郁林王,见弑。
朱选之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巽之。南朝齐吴郡钱唐人,字处林。朱谦之兄。有志节。顾欢见其文异之,以女妻之。谦之为朱恽所杀,选之又刺杀恽,齐武帝赦之。官至江夏王参军。著《辩相论》。
萧咨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0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世恭。萧范弟。位卫尉卿,封武林侯。梁武帝大同七年,为交州刺史,以严刻失和,土人李贲连结数州豪杰同时反,咨输赂,得还越州。简文帝即位后,侯景防卫转严,外人莫得见,咨与王克、殷不害以文弱得出入卧内,与帝讲论六艺。及南康王萧会理谋袭景事败,克、不害惧祸自疏,咨犹不忍离帝,朝觐无绝。景恶之,使人刺杀于广莫门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吴人。大同中。游蜀至潼州。居豆圌山神祠中。山西北。去城百四十里。神尤灵异。民所祭谒。林每禅默。一日有巨蟒。蟠屈绳床前。举首俯仰。如揖让状。林为受三归已。即去。自尔稍加构辟安帖。卒无他。 蜀山多猿。独此山之北。涪水之阳。素无有。及林居之。俄两猿不知何许来。栖托久不去。岁月淹迈。孚乳既繁。数盈百十。偶林出山。则群送至龙门口。又伫望其回。物情之感慕如此。未几宿留赤水。岩而旧居屋宇尽倾摧。归因露坐丛薄中。虎踞前。视林若有所待。林为说法乃去。竟卒于潼。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僧林。吴人。深有德素。行能动物。梁大同中。上蜀至潼州。城西北百四十里有豆圌山上有神祠。土民敬之。每往祭谒。林往居之禅默累日。忽有大蟒萦绳床前。举头如揖让者。林为授三归。受已便去。因尔安怗卒无灾异。其山北涪水之阳。素来无猿。自林栖托已来。便有两头依林而住。有初见者云度水来。及后林出山门。猿还洄度。如此非一。年月淹久孚乳产生。乃有数十。有时送林至龙门口。伫望而返。后往赤水岩故寺中。屋宇并摧止有丛林。便即露坐。有虎蹲于林前。低目视林。乃为说法。良久便去。尔后孤游雄悍不避恶狩。常行仁济。感化极多。末卒于潼部。
神僧传·卷第四
释僧林。吴人。深有德素行能动物。梁大同中上蜀。至潼州城西北百四十里有豆图山。上有神祠。土民敬之。每往祭谒。林往居之。禅默累日。忽有大蟒。萦绳床前。举头如揖让者。林为授三归。受已便去。自尔安帖卒无灾异。其山北涪水之阳素来无猿。自林栖托已来便有两头。依林而住。有初见者云度水来。及后林出山门。猿还泅渡。如此非一。年月淹久孚乳产生。乃有数十。有时送林至龙门口。伫望而返。后住赤水岩故寺中。屋宇并摧止有丛林。便即露坐。有虎蹲于林前低目视林。乃为说法。良久便去。尔后孤游雄悍不避恶兽。常行仁济感化极多。末卒于潼郡。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六十
昙林,兴和中邺,城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