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0,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邯郸枕
拍枕
枕间
春枕
惊枕
共枕
门枕
瓦枕
藤枕
木枕
枕中书
宝枕
秋枕
枕囊
枕河
《漢語大詞典》:邯郸枕(邯鄲枕)
唐 沈既济 枕中记载: 卢生 于 邯郸 客店中遇道士 吕翁 ,翁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就枕入梦,历尽人间富贵荣华。梦醒,店主蒸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枕”喻虚幻之事。 宋 苏轼 《送安节》诗:“一杯归诵此,万事 邯郸 枕。” 金 元好问 《送杜招抚归西山》诗:“ 邯郸 枕上人初觉,《秋水篇》中物已齐。”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入梦》:“愁中欲借 邯郸 枕,悽惻神鷄不可听。”
《韵府拾遗 寝韵》:拍枕
郝经诗不如睡着东风恶拍枕江声总不闻
《骈字类编》:枕间(枕间)
南史刘灵哲传灵哲所生母尝病灵哲躬自祈祷梦见黄衣老公与药曰可取此食之疾立可愈灵哲惊觉于枕间得之如言而疾愈药似竹根于斋前种叶似𦳓茈
《漢語大詞典》:春枕
犹春眠。 宋 陆游 《丙寅元日》诗:“春枕方浓从卖困,社醅虽美倦治聋。” 元 张雨 《遵道竹枝》诗:“惊破幽人春枕梦,一窗斜月半梢横。”
《漢語大詞典》:惊枕(驚枕)
枕名。能使人睡而保持警觉。惊,通“ 警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又以圆木为惊枕,少睡则枕转而觉。”
《国语辞典》:共枕  拼音:gòng zhěn
同床而眠。如:「常言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分类:同床
《骈字类编》:门枕(门枕)
周贺 送韩评事诗 门枕平湖秋景好,水烟松色两相依。
《漢語大詞典》:瓦枕
陶制的枕头。 宋 苏轼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之二:“暂借藤牀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宋 杨万里 《题西湖僧房》诗:“书画随宜遮四壁,閒欹瓦枕小藤牀。”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鸡鸣枕:“ 偶武孟 为 武岗州 幕官,因凿渠得一瓦枕。”
分類:枕头
《分类字锦》:藤枕
元史李谦传至元十五年升待制扈驾至上都赐以银壶藤枕
分类:
《漢語大詞典》:木枕
木制的枕头。北齐书·循吏传·郎基:“﹝ 郎基 ﹞性清慎,无所营求,曾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於此事。’”《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分類:木制枕头
《国语辞典》:枕中书(枕中书)  拼音:zhěn zhōng shū
1.秘藏不肯轻意示人的书籍。如:「据说他的枕中书不乏绝版的古书,只可惜不能窥探究竟。」
2.书名。晋葛洪撰,一卷。记载神仙道术之事,多与陶宏景真灵位业图合。也称为「元始上真众仙记。」
《漢語大詞典》:宝枕(寶枕)
指 三国 魏 甄后 的玉镂金带枕。 曹植 持此枕,至 洛水 ,思 甄后 而作《感甄赋》,即《洛神赋》。见《文选·曹植〈洛神赋〉》 李善 题注。 唐 李贺 《春怀引》:“宝枕垂云选春梦,鈿合碧寒龙脑冻。”《花月痕》第十五回:“正是:宝枕赠 陈思 , 汉 佩要 交甫 。为歌《静女》诗,此风亦已古。”
《骈字类编》:秋枕
唐 刘兼 梦归故园二首 其一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漢語大詞典》:枕囊
枕心。 宋 黄庭坚 《观王主簿家酴醾》诗:“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 宋 陆游 《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诗:“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参见“ 枕幃 ”。
《漢語大詞典》:枕帏(枕幃)
即枕心。 宋 黄庭坚 《见诸人唱和酴醾诗辄次韵戏咏》:“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幃。” 任渊 注:“《韵书》曰,幃,囊也。今人或取落花以为枕囊。” 金 元好问 《酴醾》诗:“枕幃餘韵最清真,梦里犹来著莫人。”参见“ 枕心 ”。
《漢語大詞典》:枕河
(1).临河。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之十四:“半城斜出树,长林直枕河。” 唐 杜荀鹤 《送人游吴》诗:“君到 姑苏 见,人家尽枕河。”
(2).指临银河。《星经》卷下:“左右旗各九星并在牛北,枕河,主军鼓。”《星经》卷下:“螣蛇二十三星在室北,枕河。”
分類: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