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极重(極重)
(1).谓重诛罚。极,通“ 殛 ”。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脣鼓舌,擅生是非……子之罪大极重。”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极当作殛。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2).非常严重;很重。百喻经·二字分财喻:“昔 摩罗国 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 汉 朝,清议极重。”
(3).非常繁重。 明 海瑞 《均徭禀帖》:“在今日,均徭里役,是极重差使。”
《漢語大詞典》:极重不反(極重不反)
同“ 极重难返 ”。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漢語大詞典》:极重难返(極重難返)
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於 景定 ,讫於 洪武 ,而徵科之额,十倍於 绍熙 以前者也。” 郭沫若 《羽书集·武装民众之必要》:“‘九一八’事变以来……形成了目前‘共赴国难’的团结抗战,这实在是国家民族的最大喜事。然而有许多事体极重难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