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田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舞水人。工画道释人物,笔法劲健,傅染轻淡。
卫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人。为赵伯驹、赵伯骕家皂隶,亦工画。多获赵氏遗稿,曲尽其著色用墨之妙,临摹二赵图画皆能乱真。
张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人,字如松。光宗朝隶画院。作山水、花鸟俱精致,小景更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字永年。赵令穰弟。官右武卫将军、□州团练使。工画水墨花果及山水,尤以画狗得名于当时。
全宋诗
赵令松(《宋诗纪事补遗》卷九二作穰,误),字永年,太祖五世孙。官至右武卫将军、隰州团练使,赠徐州观察使。事见《宣和画谱》卷一四。
赵孟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福王赵与芮从子。元兵驻绍兴,谋举兵,事泄被执至临安,不屈死。
郑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乐安人,字特立。曾续修邵雍《皇极经世书》,起宋开国至金亡,书法严谨。入元不仕,隐居布水谷以终。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曹汝弼,字梦得,号松萝山人,休宁(今属安徽)人。隐居不仕,真宗景德、大中祥符间与种放、魏野、林逋交游(《瀛奎律髓》卷四七)。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人物·隐逸传》。有《海宁集》,已佚。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晓聪(?~一○三○),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俗姓杜。少依云门寺得度,周游荆楚,至洞山依诠禅师。真宗大中禅符三年(一○一○),嗣继诠禅师。仁宗天圣八年卒。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一。一说为青原下九世,文殊真祥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偈、颂四首。
全粤诗·卷二一
释晓聪(? — 一○三○),俗姓杜,韶州曲江(今韶关)人。少依云门寺得度,周游荆楚,至洞山依诠禅师。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一○一○),嗣继诠禅师。宋仁宗天圣八年卒。事见释惠洪《禅林僧宝传》卷一一。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作青原下九世,文殊应真禅师法嗣。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一
禅师名晓聪。生杜氏。韶州曲江人。少依云门寺得度。头骨峣然。一帔阅寒暑。周游荆楚。饫厌保社。与众作息。无有识之者。在云居时。传僧伽在维扬。于是禅者立问曰。既是泗州僧伽。因什么扬州出现。聪婆娑从旁来。众戏使对之。聪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众目笑之。莲花峰祥庵主。闻此语惊曰。云门儿孙犹在耶。夜敷坐具。望云居拜之。丛林遂知名。至洞山依诠禅师。大中祥符二年。诠移住栖贤。以聪继席。果嗣文殊应天真禅师。真见圆明密。云门四世孙也。聪见僧来有所问。辄瞋目视之曰。我击虎术汝不会去。一日自荷柴登山。僧逆之问曰。山上住。为什么山下担柴。答曰山上也要柴烧。云居舜老夫。时年少。聪使乞食鄂渚。有居士问。古镜未磨时如何。曰黑如漆。曰磨后如何。曰照天照地。居士笑曰。道人不自洞山来耶。舜默惭。驰归举似聪。聪代前语曰。此去汉阳不远。代后语曰。黄鹤楼前鹦鹉洲。舜因悟其旨。聪示众曰。一大藏教是个之字。祖师西来是右字(或作手)。作么生是正义。良久曰。天晴盖却屋。趁闲打却禾。输纳王租了。鼓腹自高歌。手植万松于东岭。而诵金刚般若经。山中人名其岭。曰金刚。方植松。而宝禅师至。时亲自五祖来。聪问。上岭一句作么生道。实曰。气急杀人。聪拄钁呵曰。从何得此随语生解阿师。见问上岭。便言气急。佛法却成流布。宝请代语。聪曰。何不道。气喘杀人。逍遥问。岭在此。金刚在什么处。聪指曰。此一株松。是老僧亲栽。初比部郎中许公式。出守南昌。过莲花峰。闻祥公曰。聪道者在江西。试寻访之。此僧人天眼目也。许公既至。闻聪住山家风。作诗寄之曰。语言浑不滞。高蹑祖师踪。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镜分金殿烛。山答月楼钟。有问西来意。虚堂对远峰。天圣八年六月八日示疾。持不食七日。集道俗曰。法席当令自宝住持。因与门人叙透法身说偈曰。参禅学道莫忙忙。问透法身北斗藏。余今老倒尪赢甚。见人无力得商量。唯有锄头知我道。种松时复上金刚。言卒而化。又七日阇维。得五色舍利。塔于西阿。 赞曰。聪答所问两句耳。而莲华祥公。便知是云门儿孙。古人验人。何其明也如此。予留洞山最久。藏中有聪语要一卷。载云水僧楚圆请益。杨亿大年百问语。皆赴来机。而意在句语之外。圆即慈明也。初受汾阳。祝令更见聪。故慈明参扣馀论。尚获见之。呜呼。聪为莲华峰汾阳所知。则其人品要。当从玄沙。棱道者辈中求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洞山晓聪禅师。韶州曲江人。生杜氏。见文殊应天真和尚。初游庐山。莫有知者。时云居法席最盛。师作灯头。闻僧众谈泗州僧伽。近于扬州出现。有设问者曰。既是泗州大圣。为何向扬州出现。师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一众大笑。后僧。举似莲华祥庵主。主大惊曰。云门儿孙犹在。遥望云居拜之。师名遂重丛林。次依洞山诠禅师。为首座。及诠迁栖贤。以师嘱檀那及其众。众从之。请于州。州从之。以大中祥符三年。师出世洞山。上堂曰。祖师西来。特唱此事。自是上座。不荐所以。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既是祖师西来。特唱此事。又何必更对众。叨叨珍重。师见僧来有所问。辄瞋目视之曰。我击虎术汝不会去。一日自荷柴登山。僧逆之问曰。山上住。为何山下担柴。师曰。山上也要柴烧。示众曰。一大藏教是个之字。祖师西来是右字。如何是正义。良久曰。天晴盖却屋。趁閒打却禾。输纳王租了。鼓腹自高歌。师于山之东北。手植松可万。松凡植一株。坐诵金刚经一卷。自称栽松比丘。岭名金刚岭。或间。岭在此。金刚在何处。师指曰。此一株松。是老僧亲栽。汾阳尝谓慈明曰。云门下儿孙。我已遍参。独以未见聪为恨。汝当见之。故慈明虽已罢参。犹获觐颜色而闻馀论矣。师一曰不安。上堂辞众。述透法身颂曰。参禅学道莫茫茫。问透法身北斗藏。余今老倒尪羸甚。见人无力得商量。复曰。法席当令自宝住持。言卒而化。阇维得舍利。塔于金刚岭。先是。比部郎中许公式。出守南昌。过莲华峰。闻祥公曰。聪道者。在江西。试寻访之。此僧人天眼目也。许既至。闻师住山家风。作诗寄之。有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之句。将访之。师已逝矣。
黄梦松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七年(1014)任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9—1071 【介绍】: 宋蜀州新津人,字次功,一作次公,自号黄松子。张商英兄。少攻苦读书,至经岁不知肉味。仁宗庆历三年进士。调谷城令,开古黄渎渠,溉田千顷,作《谕民》十篇以譬风俗。代还,改著作佐郎。英宗立,转秘书丞、太常博士,上《慎始书》。神宗即位,擢殿中侍御史里行。帝方励精图治,急于用人,唐英荐王安石。有史才。有《唐史发潜》、《仁宗政要》、《宋名臣传》、《蜀梼杌》等。
全宋诗
张唐英(一○二六~一○六八),字次功,一作次公(《东都事略》卷一○二《张商英传》),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商英兄。仁宗庆历三年(一○四三)进士。荐试贤良方正不就,调谷城令。监阆州税。神宗即位,擢殿中侍御史。熙宁元年卒,年四十三。事见《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四《宁魂》及《张御史唐英墓志铭》,《宋史》卷三五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五三○
张唐英(一○二六—— 一○六八),字次功,自号黄松子,新津(今四川新津)人,商英兄。庆历三年进士,初调渝州南平决曹掾,再调归州狱掾,移襄州谷城令。代还,改著作佐郎。英宗即位,转秘书丞、太常博士,迁屯田员外郎,特除殿中侍御史里行。熙宁元年六月卒,年四十三。善议论,有史才,著《兴王正议》五十篇、《唐史发潜》六卷,《仁宗政要》四十卷、《嘉祐名臣传》五卷、《蜀梼杌》十卷(存二卷)等,又有文集若干卷。见张商英《张御史唐英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四)、《宁魂》(《成都文类》卷五○),《宋史》卷三五一《张商英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松,字不凋,称王四十郎,金陵(今江苏南京)人,设质库于清化寺中。哲宗元祐间曾从荣天和学诗(《藏海诗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每棹小舟游长桥,往来波上,扣舷饮酒,酣歌自得。哲宗绍圣中,闽人潘裕遇而异之,劝之仕。不从,鼓枻而去。

人物简介

简介
崇宁元年(1102)任淮南路转运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德操,号倚松道人。曾为曾布客,后投书曾布论新法是非,不合,遂落发为僧,更名如璧。初在灵隐,晚主襄阳天宁寺。以博学能文见称,尤长于诗。有《倚松老人集》。
全宋诗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隐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八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老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尝为曾布客,投书布论新法非是,不合。后为僧,法名如璧,挂锡灵隐,晚主襄阳之天宁寺。诗入江西派,今存《倚松老人集》二卷。事迹见《嘉泰普灯录》卷一二《倚松如璧禅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