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盘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盘(1521年—?),字道徵,号松川,大宁都司营州中屯卫官籍直隶徐州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顺天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五名,三甲第八十五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授河南固始县知县,三十六年(1557年)调嘉定县知县。三十八年(1559年)升户部主事,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苏松(1528年—?年),字真卿,号皛山,四川顺庆府广安州人,民籍。六月十九日生,行一,治《易经》,由州学生中式乙卯科(1555年)四川乡试第三十五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九名,年三十二岁中式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廷试第三甲第六十九名进士。刑部观政,授湖广麻城县知县,四十三年复除直隶长垣县,四十四年升户部主事,隆庆二年(1568年)升员外、升户部署郎中,三年正月升云南按察司佥事,六年闰二月代郭天禄为浙江布政司左参议。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真觉。号百松。苏之昆山人。姓王氏。已蓄妻矣。偶逐方僧游杭。遂入锅子山祝发。居月馀。往吴门受具戒。其时。议锋已不可当。未几。谒千松于湖州。听讲位下以敏出。为听众所抑。首座道元怜之。为言于千松。录置下座。后出世。遂为千松拈香而嗣焉。嘉靖甲子。受天台之请。远近向风。趋赴如不及。所讲楞严若干座。法华若干座。妙宗钞若干座。惟法华玄义。一座而已。所得檀施。辄缘手尽。真寔居士云。妙峰师梵相奇古。身不踰中人。而言论风采。如大火轮。不可撄触。于是。江南有二法师。师与东禅月亭得师。师出东禅之门。东禅不专贤首。而师独精天台。遂有同异。然其妙辩纵横。凌厉千众。俱东南无畏光明幢也。
王尚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尚直(1524年—?),字举之,号松坡,北直隶永平府昌黎县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顺天府乡试第七十八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四十三名进士。礼部观政,授山西襄垣县知县,三十八年擢工部主事,三十九年升员外,四十一年升郎中,四十四年疏请养病。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杞溪人。字止叔。号松塘、退忧堂。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如松(1525年—?),字子茂,号少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军籍。山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十五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授山东德州知州,卒。
李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松(1525年—1598年),字子节,别号小峰,顺天府霸州大城县人,民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十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历任浙江归安县知县,四十五年左迁深州判官,调河南邓州判官,山东滕县知县,工部虞衡司主事,兵部武选司主事,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隆庆五年(1571年)九月升山东按察司佥事、整饬辽东宁前兵备(简称“辽东宁前兵备佥事”),历升宁前兵备参议、兵备副使、兵备参政,万历七年(1579年)加山东按察使衔,十年十一月升山东右布政使,依旧兵备宁前,数日后再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十一年六月以军功升右副都御史,照旧巡抚,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十二月叙辽东大捷功,加兵部右侍郎衔,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照旧巡抚,荫一子锦衣卫百户。十三年五月录辽东沈阳战功,加兵部左侍郎衔,巡抚如故,升其子锦衣卫百户李烯旸副千户世袭。不久因继母王氏去世,丁忧去职,十四年二月被南京科道纠拾,令在藉听用。十五年因家人殴辱县官徐东渐,为顺天抚按弹劾,革职为民。

人物简介

维基
滕伯轮(1526年—1589年),字汝载,号少松,福建建宁府瓯宁县人,军籍。福建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三十四岁中式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二名,三甲第一百五十一名进士。授番禺令,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隆庆五年(1571年)六月升贵州按察司副使,六年十一月调浙江副使、提调学政,三年三月升右参政,五年正月升广东按察使,六年八月升浙江右布政使,八月正月考察去职。万历十一年十月以荐起广东右布政使,十三年十一月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十五年改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浙江巡抚。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月卒官,年六十四,赠兵部左侍郎。
张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博(1526年—?),字子约,号仰松,山阴县人,浙江绍兴府会稽县军籍。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九十二名进士。刑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常熟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行取,九月升南刑部主事,四年五月改刑部,十二月改工科给事中,五年十二月升刑科右,六年七月降合阳县丞,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升应山知县,四年八月升太仓州知州,六年十二月升淮府右长史,八年正月致仕。
樊垣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樊垣(1529年—1613年),字伯师,号松坪,四川叙州府宜宾县人,民籍。治《诗经》,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五十五名。年二十五岁中式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第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兵部观政,授南直隶句容知县,升南户部主事,升员外、郎中。隆庆二年(1568年)出任湖广常德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执礼(1529年—?),字子敬,号华松,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二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十六名进士。兵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建宁府推官,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南刑部主事,五年四月调刑部,终养。万历十年(1582年)七月复除礼部,十一月改尚宝司丞,十四年五月升南光禄寺少卿,十六年十月升南大理寺丞,十七年十一月升应天府府丞,十八年二月养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一作金华人,字少君,号破瓢道人、嫩和尚、玄铁、元道人、赤松山道人。家本富有,中年妻死,弃其产,购法书名画,游江湖间。好《离骚》、《老》、《庄》,长于鉴别古物。工诗,善画鸡鹜水鸟。后居僧寺,隆庆末卒。
槜李诗系·卷十四
孺子,字少君,号玄铁,兰溪人,性高僻,有腴田顷许,尽易硗瘦。凿沟引山泉,绕入玉雪厨铜池中,曰:如此庶不辱,自亲釜灶耳。以此破家及妻子。丧遍游江湖,所至率萧寺及名流韵士。家好采寿藤瘿株,为几杖,槃盂、尊壶罍洗之属,手自摩挲,光泽可鉴。客稍谛视,辄不听,曰:勿令为俗尘所触。尝以数缣市一大瓢,过荆溪,盗碎之,抱而泣者累日,王元美作破瓢道人歌。有一绿萼梅杖,名紫玉。又有一红斑竹,形制奇古,皆三代物也。按孺子游屐半海内,而吾郡尤数数往还。始客,于项氏、戚氏,或姚氏、钟氏、梅溪、李氏、海盐钱氏及释戒襄处最久,后终于梁溪。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少君,兰溪人。嘉隆中以黄冠游吴楚间有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松(1529年—?),字惟乔,号参峰,河南河南卫军籍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河南乡试第三十七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四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进士。刑部观政,本年八月授山阳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刑部主事,三年闰六月改山西道御史,巡视皇城,同年十一月因处理宦官案件牵连,谪山西布政司照磨。六年七月,神宗即位,擢庐州府推官,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升工部主事,二年二月升员外,十一月升湖广佥事,五年二月历山西右参议,八年正月升山西副使,四月丁忧归。十一年九月复除陕西副使,卒。《明史》有传。
朱一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朱一松(1529年—1590年),字应秀,号云岳,直隶宁国府宁国县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九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联捷乙丑科三甲第二百零六名进士。工部观政,本年十二月授襄阳府推官,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升大名府同知,五年三月升南户部员外郎,六年九月降台州府通判,万历二年(1574年)二月升许州知州,十二月升漳州府同知,八年三月升江西佥事,十一年二月升参议,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1—1588 【介绍】: 明僧。浙江乌程人,号月亭,又号千松。尝至中竺谒万松禅师,松化去,改事祗园法师。后还经山,力参数年得悟。居嘉兴东禅寺,以传法为己任。
大明高僧传·卷第四 解义篇第二之四
释明得号月亭。以绍万松林禅师法嗣故又号千松。湖州乌程周氏子也。师生即颖异岐然不凡。髫时随父入西资道场。遂指壁间画罗汉像问父曰。僧耶俗耶。父曰僧也。师慨然曰。吾愿为是矣。于是力求出家。父母不听。至年十三始投郡之双林庆善庵。从僧真祥习瑜珈教。越四载祝发。闻有向上事乃首参百川海公。不契。因而单衣芒屩遍游丛席。匍匐叩请备历艰辛。自念般若缘薄。拟投天竺哀恳观音大士祈值明师。道经中竺。闻万松说法先入礼谒。万松问曰。大德何来欲求何事。对曰。欲叩普门求良导耳。松竖一指曰。且去礼大士却来相见。师泫然再拜求决生死大事。松曰。子欲脱生死。须知生死无著始得。师闻罔然。依受具足戒。自尔朝参夕叩久无所入。松不得已授以楞严大旨。于是苦心研究。至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处。恍然若云散长空寒蟾独朗。遂作偈呈曰。楞严经内本无经。觌面何须问姓名。六月炎天炎似火。寒冬腊月冷如冰。松颔之嘱曰。汝既悟教乘。异日江南讲肆无出尔右。向上大事藉此可明。松住径山。师为众负米采薪不惮劳苦。偶行林麓间有虎踞道。师卓锡而前。虎遁去。尝阅枣伯合论至十地品。中宵隐几而坐。梦游兜罗绵世界。登座阐华严奥旨。至于结座乃说偈曰。从本已来无。今日何曾有。一毛头上现。虚空笑开口。咄一咄下座。寤白松。松抚之曰。此圣力之冥被耳。非惟吾道之将行。清凉一宗亦大振矣。无何松化去。师悬铛守塔三载。闻佛慧祇园法师讲席之盛戴笠投之。祇园亦默识而爱重。其弟子沙泉颇自负不籍师名。师遂挂锡报先寺。报先与佛慧咫尺之间。故晨则持钵。午则听讲。夕则与同参十馀人敷其义趣。于是众日渐益香积不继。师阴祷于伽蓝神曰。倘吾与圣教有缘。神其无吝诃护。移时有外道自云间来施米百石。自是报先之盛过于佛慧。开堂之日祇园命侍僧奉以衣拂。而谢还之。瓣香为万松拈出。已而孑身复径山凌霄峰。为碍膺未破又力参三年。一夕初夜趺坐。豁尔心境冥会疑滞冰释。乃跃然说偈曰。千年翠竹万年松。叶叶枝枝是祖风。云岳高岑栖隐处。无言杲日普皆同。趋礼万松塔曰。老汉不我欺也。自此道誉益隆学者辐辏。四方交聘岁无虚日。开堂灵隐。门庭严峻无赖。僧彻空天然辈睨视不敢近。竟以不测事诬师。不终日事白天然坐诬遁。馀党笞死者二十人。师南游赤城。外道归化者不可胜纪。台郡教乘之被实师始也阐玄谈于大中庵。三日庵灾。独师之丈室岿然无恙。讲圆觉疏钞于法海。地产白莲华。紫芝生于厕。五台居士因匾其堂曰涌莲。师居东禅夜梦。文殊跨狮出。乃遗狮乘空而去。狮忽化为童子。师故问曰。尔方狮今童耶。试开口。童子启颊口如丹朱。师抚其背曰。尔犹狮也。童曰。师口何如。师张口示之。童踊入咽。师惊觉而汗。且喜曰。文殊大智在我腹中矣。不数月五台陆公率众命讲华严大钞。众常千指妙峰觉法师入室弟子也。遥宗四明弘天台教观之道。以师阐贤首未谙台衡故。质六即蛣蜣之义。师曰。天台六即在行人迷悟之分耳。如我在名字则十界皆名字。我證究竟则十界皆究竟。若我蛣蜣十界皆蛣蜣也。非蛣蜣上别有六即。觉曰。不然。天台六即不论世出世间有情无情。物物皆具随举一法六即在焉。何必以我迷悟观彼优劣哉。师曰。圣人设教诚为汲引迷涂。若云随举一法六即在焉是为惟谈世谛成于戏论。学人何有哉。前五即置所弗论。如云究竟一究竟则一切皆究竟。如金出矿。似璧离璞。是故如来初成正觉观于九界。一切众生同时成佛。非惟九界正报。全体遮那则九界依报无非寂光。所以叹云。奇哉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乃因妄想不自證得。岂非以我成佛观彼皆成佛也。果如子言。其究竟蛣蜣永无成佛日矣。一切众生而无一人发菩提心。所谓十法界都为一队无孔铁锤。若言究竟蛣蜣容有成佛。如来何日复迷而作众生金重为矿其失孰大。觉曰。究竟蛣蜣非是说也。以其心体本具故曰理即。色相已成方称究竟。一界既尔。界界总然。当界而论。六即自备。何必以其成佛不成佛难耶。师笑曰。子去做一个究竟蛣蜣也。闻者无不高其论。吴俗尚崇事玄武。比丘亦有披僧伽衣而礼者。师见故逆而问曰。汝奚为而来。曰礼祖师也。师叱曰。汝身为比丘心实外道。其玄武北方一水神耳。教中所谓毗娑门天王是也。彼以神力为佛外护。称其为祖师。乃披七佛衣拜之。不亦谬且倒乎。遂毁其像易事达磨之像。谓其僧曰。此尔祖师也。凡所过名兰精舍有事玄武三官尽去之。俾学人专心正道。其护教概如此也。师为人脩干孤高性度刚毅。以传法为已任。故祸患不避其身而欣戚不形乎色。至于登座则慈云霭然。七众无不渥其沛泽。白椎则三千炳著八万森严。室中虽不横施棒喝。闻毒鼓而心死者众矣。万历丁亥秋告众曰。吾为汝等转首楞严法轮作再后开示。无复为汝更转也。冬示疾。尤谆谆嘱以教乘事。明年正月望后二日吉祥而逝。世寿五十有八。腊四十有六。荼毗塔于径山。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号月亭。以绍万松林禅师法嗣。故又号千松。湖州乌程周氏子也。生即颖异。岐然不凡。髫时随父入西资道场。遂指壁间𦘕罗汉像。问父曰。僧耶俗耶。父曰。僧也。慨然曰。吾愿为是矣。年十三。投郡之双林庆善庵。从僧真祥习瑜珈教。越四载祝发。闻有向上事。乃首参百川海公不契。因而单衣芒屩。遍游丛席。备历艰辛。自念般若缘薄。拟投天竺。哀恳观音大士。祈值明师。道经中竺。闻万松说法。先入礼谒。万松问曰。大德何来。欲求何事。对曰。欲叩普门。求良导耳。松竖一指。曰且去礼大士。却来相见。师泫然。再拜。求决生死大事。松曰。子欲脱生死。须知生死无著始得。师闻罔然。依受具足戒。自尔朝参夕叩。久无所入。松不得已。授以楞严大旨。于是苦心研究。至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处。恍然若云散长空。寒蟾独朗。遂作偈呈曰。楞严经内本无经。觌面何须问姓名。六月炎天炎似火。寒冬腊月冷如冰。松颔之。嘱曰。汝既悟教乘。异日江南讲肆。无出尔右。向上大事。藉此可明。松住径山。师为众。负米采薪。不惮劳苦。偶行林麓间。有虎踞道。师卓锡而前。虎遁去。常阅枣柏合论。至十地品。中宵隐几而坐。梦游兜罗锦世界。登座阐华严奥旨。至于结座说偈。窹白松。松抚之曰。此圣力冥被耳。非惟吾道将行。清凉一宗。亦大振矣。无何松化去。师守塔三载。闻佛慧祇园法师讲席之盛。戴笠投之。祇园亦默识而爱重。其弟子沙泉。颇自负不籍师名。师遂挂锡报先寺。报先与佛慧。咫尺之间。故晨则持钵。午则听讲。夕则与同参十馀人。敷其义趣。于是众日渐益。香积不继。师阴祷于伽蓝神曰。倘吾与圣教有缘。神其无吝诃护。移时有外道。自云间来。施米百石。自是报先之盛。过于佛慧。开堂之日。祇园命侍僧奉以衣拂。师谢还之。瓣香为万松拈出。已而孑身复径山凌霄峰。为碍膺未破。又力参三年。一夕初夜趺坐。豁尔心境冥会。疑滞冰释。乃跃然说偈曰。千年翠竹万年松。叶叶枝枝是宗风。云岳高岑栖隐处。无言杲日普皆同。趋礼万松塔曰。老汉不我欺也。自此道誉益隆。学者辐辏。四方交聘。岁无虚日。开堂灵隐。门庭严峻。无赖僧彻空天然辈。睨视不敢近。竟以不测事诬师。不终日事白。天然坐诬。遁。馀党笞死者二十人。师南游赤城。外道归化者。不可胜纪。台郡教乘之被。实师始也。阐玄谈于大中庵。三日庵灾。独师之丈室。岿然无恙。讲圆觉疏钞于法海地。产白莲华。紫芝生于厕。五台居士因匾其堂曰。通莲。师居东禅。夜梦文殊跨狮出。乃遗狮。乘空而去。狮忽化为童子。师故问曰。尔方狮。今童耶。试开口。童子启颊。口如丹朱。师抚其背曰。尔犹狮也。童曰。师口何如。师张口示之。童跃入咽。师惊觉而汗。且喜曰。文殊大智。在我腹中矣。不数月。五台陆公。率众命讲华严大钞。众常千指。妙峰觉法师入室弟子也。遥宗四明。弘天台教观之道。以师阐贤首。未谙台衡。故质六即蛣𧏙之义。师曰。天台六即。在行人迷悟之分耳。如我在名字。则十界皆名字。我證究竟。则十界皆究竟。若我蛣𧏙。十界皆蛣𧏙也。非蛣𧏙上。别有六即。觉曰不然。天台六即。不论世出世间。有情无情。物物皆具。随举一法。六即在焉。何必以我迷悟。观彼优劣哉。师曰。圣人设教。诚为汲引迷途。若云。随举一法。六即在焉。是为惟谈世谛。成于戏论。学人何有哉。前五即置弗论。如云究竟。一究竟则一切皆究竟。如金出矿。似璧离璞。是故如来初成正觉。观于九界一切众生。同时成佛。非惟九界正报。全体遮那。则九界依报。无非寂光。所以叹云。奇哉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乃因妄想不自證得。岂非以我成佛观彼皆成佛也。果如子言。其究竟蛣𧏙。永无成佛日矣。一切众生。而无一人发菩提心。所谓十法界。都为一队无孔铁锤。若言究竟蛣𧏙。容有成佛。如来何日复迷。而作众生。金重为矿。其失孰大。觉曰。究竟蛣𧏙。非是说也。以其心体本具。故曰。理即色相已成。方称究竟。一界既尔。界界总然。当界而论。六即自备。何必以其成佛不成佛难耶。师笑曰。子去做一个究竟蛣𧏙也。闻者无不高其论。万历丁亥秋。告众示疾。谆谆嘱以教乘事。明年正月望后二日。吉祥而逝。世寿五十有八。腊四十有六。茶毗塔于径山。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明得。号月亭。以绍万松禅师法。又号千松。乌程周氏子。幼歧嶷不凡。尝随父赴西资佛会。指𦘕像问曰。是非僧耶。父曰然。遂求出家。依庆善庵祝发。初习瑜伽佛事。知非而弃之。谒海百川求出世。法机不契。遍参名宿。备历艰辛。益发愤厉志。诣武林上竺哀吁大士。求值明师。乃遇万松于中竺。问以来意。以礼普门对。万松。竖一指曰。汝去见了观音来。师方下顿有所省。再拜。求了生死之诀。万松授以摄心念佛法。因留侍左右。朝夕参承。凡十载。一日阅楞严。至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豁然契入。又入径山。结茆凌霄峰绝顶。独坐三年。四方禅侣。接踵而来。师随机响应。无不迎刃而解迁传衣庵。讲楞严。既游天台。彼中缁素。邪正淆混。师为讲华严等经。化外道以千计。讲甫毕。堂内宝花遍生。今扁为涌莲堂云。比归。司寇韫庵吴公。时为杭守。延师演法于灵隐。佥宪东溟管君。以天池请。仪部观颐沈君。延主圆證寺。五台陆公。复延讲华严于秀水之东禅。师乐其雅僻。乃相与葺法云堂以居。遂为师示寂之所矣。师为人。修干玉立。性度。高简伉直。以道自重。遇公卿。未尝降礼。作卑谄态。群小或憎诟之。百折不回。保护正法。毅然不为身谋。其寓天池日。有豪贵挟妓游僧寮。师会众逐之。无所顾惮。世方崇事真武。师以彼不过玄武之神主。治一隅耳。何至奔走天下若狂也。我薄伽梵。为天人师。何不易彼事此耶。往往改像设而更庙貌。性喜汲引后学。而视外道如雠。同衣有过。讥弹不少借。以故招忌者之口。非有诸缙绅。为之金汤。几不免矣。以万历十六年归寂。寿仅五十有八。师与五台公。有法喜深缘。而为铭王村之塔曰。惟师以苦行得见地。以强毅任永法。余获交师三十年。所受教益非一。期晚年相与修东林故事。而师先化去。谁为余作莲邦指南车耶。塔。后迁于径山。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释明得,字月亭,以绍万松林法,故又号千松,乌程周氏子也。生即颖异,岐然不凡。髫时随父入西资道场,遂指壁间画罗汉像,问父曰:“是何人耶?”父曰:“僧也。”因慨然曰:“吾愿为是矣。”于是力求出家,父母不听。至年十三,始投郡之双林庆善庵,从僧真祥习瑜伽教,越四载祝发,闻有向上事,乃首参百川海,不契,因而单衣芒屩,遍游丛席,匍匐叩请,备历艰辛。自念般若缘薄,拟投天竺哀恳观音大士,祈值明师。道经中竺,闻万松说法,先入礼谒。万松问曰:“大德何来?欲求何事?”对曰:“欲叩普门,求良导耳。”松竖一指,曰:“且去礼大士,却来相见。”得泫然再拜,求决生死大事。松曰:“子欲脱生死,须知生死无著始得。”得闻罔然。依受具足戒,自尔朝参夕叩,久无所入。松不得已,授以《楞严大旨》,于是苦心研究,至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处,恍然若云散长空,寒蟾独朗,遂作偈曰:“《楞严经》内本无经,觌面何须问姓名。六月炎天炎似火,寒冬腊月冷如冰。”松颔之,嘱曰:“汝既悟教乘,异日江南讲肆无出尔右,向上大事藉此可明。”松住径山,得为众负米采薪,不惮劳苦。偶行林麓间,有虎踞道,得卓锡而前,虎遁去。尝阅枣伯《合论》至《十地品》,中宵隐几而坐,梦游兜罗绵世界,登座阐《华严》奥旨,至于结座,乃说偈曰:“从本已来无,今日何曾有。一毛头上现,虚空笑开口。”寤白松,松抚之曰:“此圣力之冥被耳,非惟吾道之将行,清凉一宗亦大振矣。”无何,松化去,得悬铛守塔三载。闻佛慧祇园法师讲席之盛,戴笠投之,祗园亦默识而爱重之。其弟子沙泉颇自负,不籍得名,遂挂锡报先寺。报先与佛慧咫尺之间,故晨则持钵,午则听讲,夕则与同参十馀人敷其义趣,于是众日渐益,香积不继,得阴祷于伽蓝神曰:“倘吾与圣教有缘,神其无吝诃护。”移时,有外道自云间来,施米百石,自是报先之盛过于佛慧。开堂之日,祇园命侍僧奉以衣拂,得谢还之,瓣香为万松拈出。已而孑身登径山凌霄峰,为碍膺未破,又力参三年。一夕初夜趺坐,豁尔心境冥会,疑滞冰释,乃跃然说偈曰:“千年翠竹万年松,叶叶枝枝是祖风。云岳高岑栖隐处,无言杲日普天同。”趋礼万松塔曰:“老汉不我欺也。”自此道誉益隆,学者辐辏,四方交聘,岁无虚日。开堂灵隐,门庭严峻,无赖僧彻空、天然辈睨视不敢近,竟以不测事诬得,不终日事白。天然坐诬遁,馀党笞死者二十人。得南游赤城,外道归化者不可胜纪,台郡教乘之被,实得始也。阐玄谈于大中庵,三日庵灾,独所居丈室无恙。讲《圆觉疏钞》于法海,地产白莲华,紫芝生于前,五台居士因匾其堂曰“涌莲”。得居东禅,夜梦文殊跨狮出,乃遗狮乘空而去,狮忽化为童子,得故问曰:“尔方狮,今童耶,试开口?”童子启颊,口如丹朱,得抚其背曰:“尔犹狮也。”童曰:“师口何如?”得张口示之,童跃入咽,得惊觉而汗,且喜曰:“文殊大智在我腹中矣。”不数月,五台陆公率众命讲《华严大钞》,众常千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