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1,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松花
万松
松杉
古松
松桂
乔松
松树
松涛
松根
松门
松篁
松子
老松
孤松
松江
《國語辭典》:松花  拼音:sōng huā
1.松树开的花。
2.皮蛋的别名。参见「皮蛋」条。
《漢語大詞典》:松花蛋
用石灰、黏土、盐水、稻壳等搅匀,包在鸭蛋或鸡蛋的壳上,使之凝固变味而制成的蛋。因蛋清上呈现松针形的花纹,所以叫“松花蛋”,亦称“ 松花彩蛋 ”。省称“松花”。俗称“皮蛋”、“变蛋”。
《骈字类编》:万松(万松)
宋 苏轼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自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韵府拾遗 冬韵》:艮岳记寿山西楼曰倚翠青松蔽密布于前后号万松岭
《骈字类编》:松杉
唐 刘得仁 和范校书赠造微上人 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
《韵府拾遗 冬韵》:古松
隋炀帝诗古松惟一树森竦讵成林于邺诗嵩阳饶古松
《骈字类编》:松桂
唐 孟郊 蓝溪元居士草堂 夫君宅松桂,招我栖蒙笼。
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 其九 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
《國語辭典》:乔松(喬松)  拼音:qiáo sōng
1.高大的松树。《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2.松科松属单维管束亚属之一种五叶松。大乔木,高可达七十公尺。针叶五针一束,长十至二十五公分。毬果圆柱形,长十五至二十五公分,种子具长翅。
3.称古代仙人王子乔和赤松子。清。陈曾寿 菩萨蛮。浮天渺渺江流去词:「相见海枯时,乔松难等期!」
《国语辞典》:松树(松树)  拼音:sōng shù
泛指裸子植物松科松属之树种。常绿乔木。枝条轮生、对生或互生。针叶常成束著生。毬花雌雄同株。毬果木质,各果鳞具种子二枚。木材用途甚广,种子可食用、榨油,松脂可提炼松香、松节油。也称为「木公」、「贞木」。
《國語辭典》:松涛(松濤)  拼音:sōng táo
风吹松树所发出像波涛般的声音。元。欧阳玄 漫题四绝之二:「翰长昼闲来啜茗,下帘危坐听松涛。」
《漢語大詞典》:松根
(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
(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漢語大詞典》:松门(松門)
(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禪影,松门听梵音。” 宋 陆游 《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2).指 松门山 。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门山 在 新建县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镜,光明照人。’”
(3).指 松门峡 。 唐 杜甫 《返照》诗:“荻岸如秋水, 松门 似画图。” 仇兆鳌 注:“《十道志》:‘ 松门峡 ,在 夔州 。’”
《漢語大詞典》:松篁
(1).松与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池中起钓臺,池北亭, 郁 墓所在也,列植松篁於池侧。” 前蜀 韦庄 《春愁》诗:“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小鲁亭》词:“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2).比喻坚贞的节操。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壮志清 河 洛 ,交情重 太行 。风涛为砥柱,冰雪见松篁。”
分類:坚贞节操
《國語辭典》:松子  拼音:sōng zǐ
1.松树的种实,芳香可食。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唐。杜甫 秋野诗五首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也称为「松仁」、「松子仁」。
2.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参见「赤松子」条。《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三二:「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韵府拾遗 冬韵》:老松
广志千岁老松子色黄白味似栗可食
分类:老松
《漢語大詞典》:孤松
单独生长的松树。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景繄繄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唐 张说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诗:“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羣。”
《漢語大詞典》:松江
吴淞江 的古称。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松江:“ 唐 人诗文称 松江 者,即今 吴江县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经 吴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县 合 黄浦 入海,亦名 吴松江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娄江 ,一曰 东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