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松叶(松葉)
(1).松树的叶。 唐 王绩 《黄颊山》诗:“几看松叶秀,频值菊花开。”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华初晓镜光寒。”
(2).指松叶酒。 唐 李商隐 《饮席戏赠同舍》诗:“唱尽《阳关》无限叠,半盃松叶冻颇黎。”参见“ 松叶酒 ”。
分類:松叶松树
《漢語大詞典》:松叶酒(松葉酒)
酒名。用松叶酿成。 北周 庾信 《赠周处士》诗:“方欣松叶酒,自和《游仙》吟。” 唐 王绩 《采药》诗:“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叶酒,治十二风痹不能行……松叶六十斤,细剉,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米五斗,酿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饙饭,泥酿封头,七日发,澄饮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众。”
《漢語大詞典》:松叶酒(松葉酒)
酒名。用松叶酿成。 北周 庾信 《赠周处士》诗:“方欣松叶酒,自和《游仙》吟。” 唐 王绩 《采药》诗:“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叶酒,治十二风痹不能行……松叶六十斤,细剉,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米五斗,酿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饙饭,泥酿封头,七日发,澄饮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众。”
《国语辞典》:松叶牡丹(松叶牡丹)  拼音:sōng yè mǔ dān
植物名。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茎叶多肉质,茎略带紫红色。叶互生,肥厚,圆柱形,长二至三公分。夏日开花,单一或簇生枝顶,单瓣或重瓣,具各种颜色。可用插枝或播种法繁殖,一般供观赏用,若将全草捣碎,则可敷治肿毒。也称为「半枝莲」、「洋杜鹃」、「大花马齿苋」。
《国语辞典》:松叶蕨(松叶蕨)  拼音:sōng yè jué
植物名。松叶蕨科松叶蕨属,多年生草本,高十至五十公分。为现存最简单的维管束植物。不具根,地下茎匍匐,地上茎密集二叉分枝,绿色。叶片小,鳞片状。孢子囊三个合生,黄色。主供观赏。
《漢語大詞典》:龙髯(龍髯)
亦作“ 龙髥 ”。
(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峤 《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 ,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 鼎湖 龙髯安可攀?” 清 顾炎武 《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 清 叶方蔼 《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诗:“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髥恨不廻。”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而 文宗 显皇帝 ,復为 英 法 联军所迫,北狩 热河 , 鼎湖 一去,龙髯不返。”
(2).帝王之须。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3).喻松叶;松。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
《漢語大詞典》:松钗(松釵)
松叶。因其双股如钗状,故名。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松五粒》:“凡松叶皆双股,故世以为松釵。” 宋 汪藻 《龟山上方》诗:“僧盂收柏子,樵径扫松釵。”
分類:松叶双股
《國語辭典》:松毛  拼音:sōng máo
松叶锐细如毛,故称为「松毛」。
分類:松叶繁盛
《漢語大詞典》:松髯
指松叶。因其针状如髯,故称。 明 刘基 《为祝彦中题山水图》诗:“松髯拂天藤蔓垂,枯根瘦石相因依。”
分類:松叶
《国语辞典》:针形叶(针形叶)  拼音:zhēn xíng yè
其身细长,其端尖锐似针的叶子,如松叶。也称为「针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