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3,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鹦鹉杯
茶杯
为杯
山杯
杯香
杯盏
杯面
杯影
杯满
两杯
杯来
一杯羹
渡杯
贪杯
照杯
《國語辭典》:鹦鹉杯(鸚鵡杯)  拼音:yīng wǔ bēi
用鹦鹉螺制成的杯子。明。朱权《卓文君》第四折:「我见他玉手高擎鹦鹉杯。」
《國語辭典》:茶杯  拼音:chá bēi
装茶饮用的杯子。《儒林外史》第二回:「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里有两枚生红枣,其馀都是清茶。」《红楼梦》第四一回:「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分类字锦》:为杯(为杯)
尔雅羸小者蜬注螺大者如斗出日南涨海中可以为酒杯疏赢与螺音义同
分类:蠃贝
《漢語大詞典》:山杯
以竹节、葫芦等制作的粗陋饮器。 北周 庾信 《奉报越王惠酒》诗:“野炉然树叶,山杯捧竹根。” 唐 杜甫 《送惠二归故居》诗:“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春。” 清 朱彝尊 《古藤书屋饯梁孝廉》诗:“山杯深洼匏,野簌脆嚼菌。”
《骈字类编》:杯香
唐 祖咏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漢語大詞典》:杯盏(杯盞)
酒杯。借指酒。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身名判作梦,杯盏莫相违。” 唐 元稹 《琵琶歌》:“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工夫人不知。”
分類:杯盏酒杯
《国语辞典》:杯面(杯面)  拼音:bēi miàn
以纸杯或保丽龙杯装盛乾制面料的简速食品。将开水冲入杯中即可食用。如:「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杯面的口味日趋多元。」
《漢語大詞典》:杯影
指僧人的行踪。杯, 杯渡 ,借以美称僧人。 唐 许浑 《送无梦道人先归甘露寺》诗:“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羣。”参见“ 杯渡 ”。
《國語辭典》:杯渡  拼音:bēi dù
1.小说中法术高强者以杯渡河,故以杯渡比喻法力高强。明《照世杯。卷三。走安南玉马换猩绒》:「五蕴皆空,展施杯渡。」
2.南朝宋一位高僧的法号。不知其姓名,常乘木杯渡河。见《高僧传。卷一○。杯渡》。
《骈字类编》:杯满(杯满)
杜牧 宣州留赠诗 当春离恨杯长满,倚柱关情日渐曛。
《骈字类编》:两杯(两杯)
唐 白居易 劝酒寄元九 一杯驱世虑,两杯反天和。
《骈字类编》:杯来
唐 张说 奉萧令嵩酒并诗 乐奏天恩满,杯来秋兴高。
《漢語大詞典》:一杯羹
一杯浓汤。桮,亦作“ 盃 ”、“ 杯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 曰:‘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汉书·项籍传》作“一盃羹”。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下:“ 武宗 朝,宰相 李德裕 奢侈极,每食一杯羹,费钱约三万。”参见“ 分我杯羹 ”。
《國語辭典》:分我杯羹  拼音:fēn wǒ bēi gēng
项羽以烹食刘邦之父为要胁,想迫使刘邦退兵,刘邦不但不受胁迫,反而请项羽分他杯肉羹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以分我杯羹比喻自他人处获得一份利益。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分類:即若
《漢語大詞典》:渡杯
释 杯渡 (亦作 杯度 ), 晋 宋 时僧人,不知姓名。相传其常乘一木杯渡河,因号曰 杯渡 。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杯渡。后以“渡杯”泛指僧人云游所携之物。 唐 苏味道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 唐 刘长卿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过法崇禅师故居》诗:“惆悵 湘江 水,何人更渡杯。”
《國語辭典》:贪杯(貪杯)  拼音:tān bēi
贪恋杯中之酒。指爱喝酒。如:「他这人就是贪杯,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
分類:好酒
《漢語大詞典》:照杯
干杯后,倾杯示人。以相酬酢。 清 洪升 《长生殿·惊变》:“妃子乾一杯,[作照乾介]……[又作照杯介]妃子,再乾一杯。”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随即喝乾了那杯,向他姊妹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