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中和人,字可行,号大峰。孟淳子。唱榜前,成庙即命引见,赐改名稀枝,字桢父。御诗一联,特授检閟,礼遇殊异。壬午生进。间气全才,斥邪扶正,伸救士类。官监司,大司宪。中宗丁卯,赐吊祭。
杨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4—1499 【介绍】: 明山西平定州人,字廷俊,号立斋。成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司经局洗马,充东宫讲读官,与修《大明会典》,未终事而卒。
维基
杨杰,字廷俊,山西太原抚平定州人,军籍。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山西乡试第六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六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八名。
杨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用章。成化十一年进士。授丹徒知县。擢御史,敢直言。弘治初累迁山东按察佥事。卒年四十九。有《弦斋稿》。
维基
杨琎(1444年—1492年),字用章,别号弦斋,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民籍。进士出身。二月初十日生,行二,早年出身县学生,举成化十年河南乡试第六十九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会试第二百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十八名。授丹徒知县,擢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弘治初迁山东按察佥事,因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7—152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德,号默庵。杨守随从弟。成化二十年进士。历官江西参政。有治绩。刘瑾恶守随,并罢守隅官。瑾诛,起复,官终广西布政使。
维基
杨守隅(1447年—1525年),字维德,号西川、默庵,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登进士,授兵部车驾司郎中。后升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在任期间有政绩,裁剪浪费,为刘瑾所恶,勒令致仕。刘瑾被诛后,正德五年(1510年),改陕西布政司左参政。正德六年(1511年),官至广西布政司右布政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16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志仁,号麟洲。杨守陈子。成化十一年进士。历仕湖广、山东副使。弘治七年河决张秋,宦官李兴等以治河为名,威虐百姓,絷辱按察使。茂元上疏乞召还李兴等,反为兴等诬陷下狱。山东父老遮道诉茂元冤。旋得言者交章救,谪长沙同知。后迁广西参政,正德中刘瑾索贿不予,勒令致仕。谨诛,起复,官终刑部侍郎。
甬上耆旧诗·卷十二
字志仁。生能视烈日,久不眩。六岁所读书,一过即诵。客或指铜炉使作破题,应声曰:范金以为体,然火以为用。及长,策名俱高等。授刑部曹,善执法。尚书林公聪倚以为重,凡事关会鞫,俱使兼理,人称为掌三法司。同曹主事杨仕伟以事忤汪直,诬坐受贿,徵其赃。仕伟廉不能输,同曹敛手莫敢顾,公独为代输,且手署曰:刑部主事杨茂元俸银十两。直见之,诧曰:此人大好胆气。仕伟遂得白。出虑江南囚多,释冤狱。后曹录其论,奏为式,由郎中迁湖广副使。弘治二年,改山东,适河决张秋,公乃陈三事各一疏合上。其一言天下事任专则功成,官多则民扰。今河决张秋,事诚至急。皇上既命都御史刘大夏来治,复遣太监李兴、总兵平江伯陈锐同治之。以张秋方掌地,而三大臣群聚于此,费用万亿,此可寒心。臣闻各官初至,祭大河之神,天气阴晦,帛久不然。及将焚,忽结为人形,面目毕具,万人惊骇。此神明特垂警戒。乞朝廷将太监总兵取回,独用大夏。盖大夏不妄费财,不携妻子,不惮劳苦。若朝廷专其任,重其权,自可责以成功。且水阴象也,欲消其变,宜严宫禁,重边防。近闻后戚家威权太盛,其假名号横行河道间,不可胜数,乞稍裁抑。况运道未通,外敌不知,国家有十年之积,恐生觊觎。宜严加堤备,庶使地变可消。后又陈治河诸策,乞命廷臣会议。其二言:近闻明旨,访求天下画工赴京供奉。臣谓自皇上御极,收用名贤,罢传奉之官,塞宝石之门,绝四方贡献,出奇禽异兽于外。时俱谓尧、舜复生。今甫七八年,而明诏及此,使人得窥圣心所向,此魏徵所以献十渐于太宗也。乞皇上挽初心,却小僻,收涣汗于既颁,天下幸甚。其三言:山东连年旱涝相仍,差科繁童,民至不能堪。近又差都知监右监丞李全前来镇守,加派供给,将何所出?况朝廷设官,可谓极备,不知此镇守复理何事?乞皇上即将李全取回,以苏民困。三事前后数千言,后家愤甚。兴锐亦指疏中焚帛数语,斥为妖言。诏遣锦衣百户胡节槛系如京。所至民遮路哭,节马至不前。及陛见,公挺身跪,不伏。上大怒,命系锦衣狱。而胡节独入,与诸中官泣白公冤,且具言遮道状。诸中官俱心动,为之解。上亦察其忠,谪同知长沙。其后河治一如公所策。论者谓公三事疏与文懿讲学听政疏义相表里,而剀切过之,若公可谓不负君父者也。公在官,数以疾乞身,不许,历迁广西参政。时逆瑾擅命使御史出查盘取赂,人谓公若以千金馈御史可免祸。公曰:千金非盗官帑,则下剥民脂。以此自救,是畏无妄之灾,而显犯有名之律,某誓死不为也。瑾遂勒公致仕。公以书寄子曰:昔求之不得,今不求而得之,喜可知矣。即日买舟归里。瑾诛,起迁副都御史,抚贵州,讨平篁子坪诸苗。再晋南刑部侍郎,卒于官。公为人强介独立,见义辄赴,毅然不可回。性孝友天至志成,文懿所未行。拓始祖及五世祖墓地,树碑益田。从弟二人早孤,以文懿所授田分给之,抚恤终其身。值大父母、父母讳辰,必斋素,尽日往吊。有丧者之家,虽数十里不烦其饮食。诸嘉言行,不能尽载。所著有麟洲稿。
维基
杨茂元(1450年—1516年),字志仁,号麟洲,浙江鄞县(今宁波)人,进士出身。礼部尚书杨守陈之子。成化十一年(1475年)登乙未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郎中,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出为湖广按察使副使,改山东副使。弘治七年(1494年)治理黄河决口,因与中官对抗被弹劾,明孝宗下诏逮捕。当地百姓遮道诉节,乞求归还。朝议上,杨茂元坚持不跪,明孝宗大怒,置之入诏狱。当地百姓多次诉冤,加上言官论救,改为长沙同知,之后谢病归还。数年后,起用为安庆府知府,升广西左参政。正德四年(1509年)刘瑾派监察御史孙迪索贿不成,被勒令致仕。刘瑾被诛杀后,起任为云南左布政使,再以右副都御史担任贵州巡抚,改负责南京都察院,官至刑部右侍郎。
杨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1—1525 【介绍】: 明河南原武人,字廷佩,号静轩。杨铎子。弘治三年进士,授兵部主事。正德中累迁长芦都转运盐使,驻沧州。以镇压刘六、刘七,升山东布政使右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2—1525 【介绍】: 明江西丰城人,字方震,号畏轩。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庶吉士,弘治三年授南京户科给事中。五年以灾异上疏言六事,请召用言事迁谪官,治两浙、三吴水患,停额外织造。正德间为顺天府尹,出为南京礼部侍郎。世宗时迁礼部尚书。与罗钦顺善,为居敬穷理之学,文必据六经,博通礼乐、钱谷、星历、算数,学者称月湖先生。卒谥文恪。有《月湖集》、《大学衍义节略》、《皇明名臣言行录》等。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廉字方震,丰城人。成化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南户科给事中。改刑科,再改南兵科,历南光禄少卿、太仆少卿、顺天府尹,擢南礼部侍郎,进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恪。有《月湖集》四十八卷。
维基
杨廉(1452年—1525年),字方震,号月湖,一号畏轩,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人。成化丁酉解元,丁未进士。嘉靖初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父杨崇曾受业于吴与弼门人胡九韶,杨廉幼承家学,以文行著称。成化十三年(1477年)中式丁酉科江西乡试第一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会试第三名,登三甲第二百零二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南京给事中,历官南京光禄寺少卿。正德间,改太仆寺卿,历顺天府尹。累官南京礼部侍郎,嘉靖初迁礼部尚书。乞休归。家居二年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少保,谥文恪。《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4—1530 【介绍】: 明镇江府丹徒人,祖籍云南安宁。字应宁,号邃庵。成化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弘治时巡抚陕西,留意边事,严禁奸民以私茶易马,选卒练兵,加强武备。武宗即位,命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后以忤刘瑾去官。安化王朱真璠叛,复起清为总制三边军务,讨平之。与张永合谋诛瑾,擢户部尚书,寻迁吏部,入参机务。嘉靖三年调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再掌三边总制。寻继费宏为内阁首辅。后遭张聪诬陷,落职,疽发背死。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应宁,云南安宁州人。成化壬辰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山西提学佥事,累拜左副都御史,巡抚陜西,历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襄。有石淙槁。
维基
杨一清(1454年12月24日—1530年9月5日),字应宁,号邃庵,学者称石淙先生,云南安宁人,湖广巴陵籍。明朝政治家、文学家。进士出身,此后历任山西、陕西官员,担任首任陕甘总督,并平定安化王朱寘鐇谋反,与张永除掉宦官刘瑾干政,官吏部尚书。嘉靖初年,其在大礼议中支持明世宗立生父为皇考,担任内阁首辅,晚年因与张璁、桂萼不合而致仕。卒谥文襄。
杨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4 【介绍】: 明保定府新城人,字宗渊,号紫泉。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书,累迁大理寺少卿。时刘瑾柄政,潭屡逆其意,瑾怒而罚之。后官至户部尚书,乞归卒。
维基
杨潭(1455年—1534年),字宗渊,号紫泉,锦衣卫官籍直隶保定府新城县(今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成化末进士,正德末年官户部尚书。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中式丙午科顺天乡试第六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联捷丁未科二甲八十七名进士。初授刑部主事,擢光禄寺丞,升少卿。正德元年(1506年),转南京大理寺丞。次年改北京大理寺左丞,进少卿。正德四年(1509年),升光禄寺卿。正德六年(1511年),升户部右侍郎,总理仓场,两年后转左侍郎。正德十三年(1518年),升户部尚书。正德十六年(1521年)乞归。嘉靖十三年(1534年)卒,朝廷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8—154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君谦。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好读书,每得意则手舞足蹈,不能自禁,人称“颠主事”。以多病,致仕居支硎山下,课读经史。性狷介,胸襟狭隘,好持人短长。武宗南巡至南京,召赋《打虎曲》称旨,令改武人装,随从左右,常使为乐府、小令,以俳优待之。循吉以为耻而辞归。晚年落寞,更坚癖自好。有《松筹堂集》及杂著多种。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君谦吴人官仪制
明诗纪事·丙签·卷八
循吉字君谦,吴人。成化甲辰进士,授礼部主事,以病乞归。有《松筹堂集》十二卷、《都下赠僧诗》一卷、《菊花百咏》一卷、《斋中拙咏》一卷、《灯窗末艺》一卷、《攒眉集》一卷。 (《艺苑卮言》:杨君谦为仪部主事,与郎中不相得,因谢病归。久之,病良已,起复除原官。君谦多病而好读书,最不喜人间酬应。尝开卷至得意,因起踔掉不休,人遂相目呼「颠主事」云。复官弥月,再乞病告,吏部以格不可,曰:「郎病已,复病耶?安得告?而可为者,致仕耳!」君谦恚曰:「吾难致仕何!」即自劾罢,时仅三十馀。既以归,益亡复问外事,而踪迹益诡怪寡合,出敝冠服赢舆马,故以起人易而更侮之。又好缘文章语中伤人。正德末,君谦老且贫,尝识伶臧贤,为上所幸爱,上一日问:「谁为善词者,与偕来。」贤顿首曰:「故主事杨循吉,吴人也,善词。」上趣为诏起。郡邑守令心知故,强前为君谦治装,见君谦冠武人冠,韎韐戎锦,已怪之,又乘势语多侵守令。已见上毕,上每有所幸燕,令君谦应制为新声,咸称旨受赏,亡异伶伍。又不授君谦官与秩,间谓曰:「若娴乐,能为伶长乎?」君谦愧悔,汗洽背,谋于贤,乃以他语恳上放归。益不自怿,诸后进少年非薄之,亡礼问者,而其文亦渐落,不复进。卒穷老以死。所著《奚囊杂纂》,未成书。 《续吴录》:家君尝云,杨君谦先生过,大父令题家君扇,语以当扩大其意,遂题云:「山人扪摸胸次笑,烟水万顷云千层。」又题一画扇云:「一竿竹,一笠蓑,知是陆鲁望,知是张志和。醉醒张眼问人世,我是何人识得么?」又题云:「蚕豆香生涧水深,溪边闲立听风吟。有人识得寒山子,直到天台寺里寻。」此皆过家君时顷刻书,故载之。 《笔精》:吴郡杨循吉初授官即致仕归。读书支硎山南华寺,沈石田赋诗以美之云:「到手功名赋《子虚》,深山长谷觅安居。读书已足功名事,更读人间未见书。」「都门祖帐百花飞,多见龙钟赋《式微》。较取柳条千万折,不曾送一少年归,」 谈迁《枣林杂俎》:武宗南巡,于北固山上见杨循吉留题,因召见行在,见上不能对,遂罢遣归。忌者因以为伶人臧贤所荐,不知此际循吉贫不能糊口,其赴召也,典衣为装,恶从市伶人?王元美轻信,笔其事于《卮言》,因而传播天下,冤哉!徐文贞云:世庙初年欲起君谦,闻其颠而止。杨公实颠,不以伶人事也。愚按:正德十六年癸未发京师,是日即杖臧贤等于午门,戍边。安得从南巡荐循吉也?又江宁徐子仁霖亦曰臧贤所荐。是年十二月,上至南京,贤死久矣。流闻之谬如此。 田按:君谦才力富赡,徒以不受古人检束,取易晓于里夫竖子,故体多近俳,然集中合作如《咏阳山云泉庵大石》、《永石假山》诸篇,未尝不叹为奇宝也。)
维基
杨循吉(1458年—1546年),字君卿,一作君谦,号南峰,直隶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市)人。明朝官员。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进士。授礼部主事,累官郎中。不久以病辞归,结庐于支硎山(今观音山)下,专事著述。自言:“君以我乐山林耶?我非忘世爱陇亩。衙门晨入酉始出,力不能支空叹愀。”明世宗嘉靖年间,曾献《九庙颂》和《华阳求嗣斋仪》。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年八十九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8—1513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名父,号柳塘。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昆山、常熟等县。擢吏部考功司主事。陈边务十二策。弘治时大开言路,于器所陈多见施行。累官河南右参政以终。
人物简介
杨子器(一四五八—一五一三),字名父,号柳塘,明浙江慈溪人。成化进士。弘治时任常熟知县,有政声,后升为吏部考功司主事,官至河南左布政。工诗文,曾与常熟人桑瑜等纂修《常熟县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名父,慈溪人。成化丁未进士,知昆山高平常熟三县历吏部验封郎中终河南左布政使有柳塘遗槁
维基
杨子器(1458年—1513年),字名父,号柳塘。浙江慈溪县(今宁波市境)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举人,为《》经魁。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联捷丁未科进士,历官昆山县、高平县知县。弘治九年(1496年)任常熟县知县。擢吏部考功司主事,上陈边务十二事。当时孝宗广开言路,子器多有建白。官至河南布政使。正德八年卒(1513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9—1529 【介绍】: 明四川新都人,字介夫,号石斋。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检讨。性沈静详审,为文简畅,好考究掌故边事民情,弘治时侍皇太子讲读。正德二年以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八年,为首辅。时武宗耽于游乐,宦官恣横不法,廷和虽有所谏而不能裁禁。武宗卒,无子,廷和请立武宗堂弟厚熜,并以遗诏尽罢一切弊政,中外大悦。及议世宗生父母礼仪,与帝意不合,乞休归。后竟削职为民。隆庆初复职,追谥文忠。有《杨文忠公三录》。
明诗纪事·丙签·卷七
廷和字介夫,新都人。成化戊戌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历修撰、侍读、中允、春坊大学士、少詹、詹事,入东阁典诰敕,迁南吏部侍郎,进南户部尚书。召还,除户部尚书,进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改吏部,屡加少保、太子太保、少傅、太子太傅、少师、太子太师,进武英殿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华盖殿,以议礼削职为民。隆庆初复官。赠太保,谥文忠。有《石斋集》八卷。
维基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 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庐陵。明朝中期重臣、内阁首辅。杨廷和早年登进士,入翰林,参与修撰《明宪宗实录》、《大明会典》。正德年间,进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明武宗后期担任内阁首辅,加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与刘瑾、江彬等宦官宠臣势力对抗,并逐步清除武宗时期政弊。武宗驾崩后无嗣,杨廷和与内阁大臣依宗法《皇明祖训》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并出台了一系列政弊改革方略。嘉靖初年,杨廷和与其子杨慎在大礼议事件中,因极力反对明世宗追尊生父,被迫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维基
杨旦(1460年—1530年),字晋叔,福建建安县(今属福建建瓯市)人。内阁首辅杨荣曾孙。弘治庚戌进士。累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福建乡试第四十六名。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二甲第一名进士,由吏部主事、郎中历太仆寺、太常寺少卿。因得罪权阉刘瑾,左迁至浙江温州府知府,因治理有佳,升任浙江提学副使。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伏诛,调应天府府尹。累升至南京礼部右侍郎,改户部侍郎,监督京师等地的粮仓,并出使甘肃处理兵饷事务。回朝后,晋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讨伐平定番禺、清远、河源等地瑶民叛乱。嘉靖年间,迁南京吏部尚书。当时恰逢吏部尚书乔宇被罢免,皇帝命杨旦代任,未抵达,其就被给事中陈洸弹劾,被勒令致仕,卒于家。
杨玮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玮(1462年—?),字伯玉,号玉峰,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匠籍。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进士。历官光禄寺丞,正德二年(1507年)闰正月被调外任,遂调为山西隰州同知,累升南京工部署郎中,六年九月升广西布政司左参议,十年二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3—1541 【介绍】: 明陕西西安左卫人,字希仁,号容堂。初为诸生,通经史,负才气。嗣世职为本卫指挥使。弘治初掌卫事。练士马,均力役,抑豪强,军政清肃。嘉靖初充总兵官督漕运,对漕政败坏者多所厘正。进署都督同知。淮安大饥,疏请节民力,宽商税,弛盐茶,减漕运,以苏民困。有《漕运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