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却来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却入同。洞家之举唱向正位(从假入空)为向去,自正位来偏位(从空出假)为却来。
却来首座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为大方之尊宿人退位而就首座之职也。
【佛学大辞典】
(职位)虽大方之尊宿,若住持能以礼致之,亦可充此职。是云退位为人。退位为人谓之却来首座。却来者,洞家之奉唱。向正位为向去,自正位来偏位,为却来。祖庭事苑八曰:「首座即古之上座也,梵语悉替耶,此云上座。(中略)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今禅门所谓首座者,即其人也。必择其己事已办,众所服从,德业兼备者充之。」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阇那崛多译。佛在祇园,东方之最胜灯王如来遣菩萨至此,使说神咒。
来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言来世,未来之生报也。
来世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未来之世也。法华经曰:佛告舍利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曰华光王。
来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菩萨自极乐来迎念佛之行者也。观无量寿经曰:「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会法事赞曰:「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是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之誓愿也。然净土门中净土真宗之一流不敢期此来迎。(参见:来迎不来迎)
【佛学常见辞汇】
佛菩萨从极乐世界前来迎接念佛的人。
来迎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弥陀佛来迎众生时之印相也,举右手比之于佛,垂左手比之于众生是也。寻常之立像印相也。
来迎三尊
【佛学大辞典】
(图像)弥陀观音势至三尊作来迎状之形像也。
来迎不来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有来迎引接之愿,故净土门之念佛者,多要临终之正念以期佛之来迎。然在净土真宗以期来迎为修诸行之杂修杂行期。专修念佛之行人,于闻信之一念,往生之行事成办,故不期终之正念佛之来迎。是念佛门中独特之宗旨也。末灯钞曰:来迎者,为诸行往生,自力之行者故。临终者,谓诸行往生之人,未得真实之信心故。(中略)真实信心之行人,以摄取不舍故,住于正定聚之位,是故无临终,无来迎,信心定,则往生定也。
来迎引接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于念佛之行者临终时来接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来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来世之果报也。
【佛学常见辞汇】
来世的果报。
来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应他之请而来也。楞严经一曰:「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奇光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小乘经所显释尊以外之唯一现在佛,过东方七恒河沙之佛土所出现者。增一阿含经二十九曰:「目连礼世尊足,即于如来前没不现,往诣东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彼土。」
空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故谓为空。非谓真如之体是无也。大乘止观一曰:「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
【三藏法数】
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能起之心,亦不可得;是名空如来藏。
【三藏法数】
空如来藏者,含摄万法而无所积聚也。即诸佛所證清净法身之体,烦恼荡尽,应用无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西方阿弥陀之修法。与金刚智译之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经一卷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