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萧山人,字子繇。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天启间官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在礼部尝为崔呈秀父请封典,中有“在天之灵”语。编修倪元璐疏争,宗道笑谓:“渠何事多言,词林故事,止香茗耳!”意谓翰林官不必问政治。时人因称宗道为“清客宰相”。崇祯时入逆案,坐赎徒为民。
维基
来宗道(1571年—1638年),字子繇,号路然,浙江萧山人,祖籍河南鄢陵,同进士出身。隆庆五年(1571年)十月三日生。出身浙江萧山望族来氏。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累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明熹宗朝充经筵讲官,受其重用。天启年间,与魏忠贤党人有来往,天启六年(1626年),与杨景辰等编成《三朝要典》,把东林党人打倒。崇祯元年,翰林院编修倪元璐请求毁去《三朝要典》,庚午,毁《三朝要典》。东林人士纷上疏弹劾来宗道,壬子,来宗道、杨景辰致仕。倪元璐屡疏争时事,宗道笑曰: “渠何事多言,词林故事,让香茗草。”当时朝野说他是“清客宰相”。崇祯二年(1629年)被列入逆案。晚年居家。有子来咨诹,娶陈洪绶之妹。
《國語辭典》:来路(來路)  拼音:lái lù
1.向这里来的道路。如:「他爬到树上一看,看到来路上多了几辆卡车。」
2.来历。《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人来路甚奇,少卿兄何不去看看?」《文明小史》第四回:「想这四人来路古怪,不要是什么歹人闯到我家,那却如何是好?」
3.来源收入。《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虎送亲》:「我自小靠爹娘过活,没处赚得一文钱,家中来路又少,也怪爹娘不得。」《文明小史》第四八回:「不但圈住我们自己的利源,还可以杜绝他们的来路!到这时候,国家还愁没有钱办事吗?」
《漢語大詞典》:来路不明
来历未验明。例如:来路不明的飞机;该政府有其来路不明的情报。
分類:来历
《國語辭典》:来路货(來路貨)  拼音:lái lu huò
不是本地所造的货品。如:「她擦的粉是来路货,价钱非常贵。」也作「来头货」。
《國語辭典》:从来(從來)  拼音:cóng lái
从以前到现在。《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洛阳从来无杜鹃,今忽来至,必有所主。」《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邹师父是从来不给人赢的,今日一般也输了。」
《國語辭典》:閒钱(閒錢)  拼音:xián qián
生活必需费用以外剩下的钱。《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你自己算计,可有这些閒钱陪著打这样的恶官司?」《红楼梦》第五七回:「在这里吃惯了,明年家去,那里有这閒钱吃这个。」
《漢語大詞典》:宝路(寶路)
宝贵的来路,重要的来源。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文学曰:‘山海者,财用之宝路也……宝路开则百姓赡而民用给,民用给则国富。’”
《漢語大詞典》:窕货(窕貨)
来路不正的财物。韩非子·难二:“无山林泽谷之利而入多者,谓之窕货。” 陈奇猷 集释:“窕货者,淫货也,淫货者,不正当之货也。”
分類:来路财物
《國語辭典》:歪行货(歪行貨)  拼音:wāi háng huò
贱货、坏东西。《平妖传》第一六回:「这没来历的歪行货,那个勾引来的,你快快说!」
《漢語大詞典》:邪财(邪財)
横财;来路不正之财。 老舍 《骆驼祥子》五:“卖力气挣钱既是那么不容易,人人盼望发点邪财。”
分類:来路
《國語辭典》:不义之财(不義之財)  拼音:bù yì zhī cái
以不正当手段所获取的钱财。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一。母仪。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总是做申兰这些不义之财不著,申兰财物来得容易,又且信托他的,那里来查他细帐,落得做人情。」
《國語辭典》:来历不明(來歷不明)  拼音:lái lì bù míng
人或事物的来由不清楚,常用于提示人谨慎小心。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一九出:「你要买就买不是来历不明的。」《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一时错把她认作了一个来历不明之人,加上一番防范。」也作「来路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