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1—1764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字学圃。年十三为圣祖御前侍卫。雍正初擢内务府总管,署工部尚书。乾隆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为军机大臣,进太子太傅。能知人,舒赫德征伊犁,以粮尽误军机,高宗遣内使斩之,来保力救得免。善相马,高宗尝以《相马歌》赐之。卒谥文端。
来秀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来秀(1819年—1873年),原名文锦,字实甫,号子俊,一号鉴吾,蒙古尔济氏或伍尧氏,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顺天乡试举人(隶内务府正黄旗蒙古全义管领下),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后官山东青州府同知、曹州府知府、河南卫辉府知府、盐运使。著有《扫叶亭咏史诗集》四卷(同治十二年刻本)、《扫叶亭花木杂咏》、《望江南词》。
《國語辭典》:来文(來文)  拼音:lái wén
送来或寄来的文件。《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郭世广使人赍至三大王府里,辩看了来文,又差人来监视。」
分類:来文公文
《國語辭典》:奉此  拼音:fèng cǐ
旧式公文用于引叙上级机关来文之后,承接「等因」的用语,以引起下文。
《漢語大詞典》:内开(内開)
公文用语,援引来文时用之。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 嘉靖 三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节该钦奉勅书内开将来海防一应合行事务,尔有所知见,查照兵部原题条奏以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致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的照会》:“我谨收到您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九日照会,内开……”
《漢語大詞典》:等情
旧时公文、文契用语。常用于叙述下级机关等的来文终了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募家丁》:“载明籍贯人氏,并来歷不明,投充卖身旗下,公私过犯等情。”
《國語辭典》:案据(案據)  拼音:àn jù
旧式公文用语,为叙述下级官署来文的引起词。
《漢語大詞典》:等由
旧时公文用语。各种事由之义。凡叙述平行官署的来文到末了,常用“等由”二字以终结。
《國語辭典》:案奉  拼音:àn fèng
旧式公文用语,为叙述上级官署来文的引起词,义谓此案奉到某某官署的公文。平级官署用「案准」,下级官署用「案据」。
《國語辭典》:案准  拼音:àn zhǔn
旧式公文用语,为叙述平行官署来文的引起词。
《国语辞典》:代拆代行  拼音:dài chāi dài xíng
代拆,代为拆阅来文。代行,代为签发公文。代拆代行指官吏不在时,由受委托人代阅公文及代为签行。《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其时抚台请病假,各事都由藩台代拆代行。」
《國語辭典》:等因奉此  拼音:děng yīn fèng cǐ
等因,用来结束所引来文。奉此,用来引起下文。等因奉此为旧公文用语。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漢語大詞典》:等情据此(等情據此)
旧时公文套语。在引述下级或平行机关来文之后用此四字,下接如何办理等文字。